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隐蔽工程内部多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90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隐蔽工程内部多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在待检测混凝土结构的裸露表面布置传感器;步骤b、用脉冲锤在待检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施加一冲击荷载;步骤c、建立混凝土结构的扩展有限元动力数值分析模型;步骤d、计算混凝土结构在相同力锤作用下的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时程;步骤e、基于动力响应均方误差之和构建目标函数;步骤f、进行不同缺陷位置时正反析计算测点的响应;步骤g、反演出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缺陷数量、位置及大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隐蔽工程内部多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能够结合现场测试得到结构动力响应,快速找到结构内部缺陷的数量、位置及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隐蔽工程内部多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隐蔽工程内部多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属于土木、水利工程结构损伤检测

技术介绍
我国建造了许多混凝土结构,如混凝土坝、水闸、泵站、船闸、地铁隧道、码头和船坞等。这些结构(全部或部分)大多属于地下的隐蔽混凝土工程,一方面在工程结束验收时需要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检测验收,另一方面这些工程在使用中若发生漏水或渗水,也急需快速找出裂缝位置,以便迅速采取有关补救措施。由于问题的复杂性,以及施工、测试技术手段的限制,常规的混凝土裂缝检测手段一般很难快速找到结构内部的缺陷(裂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结合现场测试得到结构动力响应(位移或速度等)快速找到结构内部缺陷(裂缝)的数量、位置及大小的混凝土隐蔽工程内部多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隐蔽工程内部多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在待检测混凝土结构的裸露表面布置若干加速度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隐蔽工程内部多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a、在待检测混凝土结构的裸露表面布置若干加速度传感器或者速度传感器;/n步骤b、用脉冲锤在待检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施加一冲击荷载,方向垂直于待检测混凝土结构表面,测量待检测混凝土结构的有关测点的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时程;/n步骤c、建立混凝土结构的扩展有限元动力数值分析模型;/n步骤d、计算混凝土结构在相同力锤作用下的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时程;/n步骤e、基于真实结构的动力响应与反演过程中所建立模型的动力响应均方误差之和构建目标函数;/n步骤f、基于扩展有限元理论进行结构的缺陷反演,进行不同缺陷位置时正反析计算测点的响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隐蔽工程内部多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待检测混凝土结构的裸露表面布置若干加速度传感器或者速度传感器;
步骤b、用脉冲锤在待检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施加一冲击荷载,方向垂直于待检测混凝土结构表面,测量待检测混凝土结构的有关测点的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时程;
步骤c、建立混凝土结构的扩展有限元动力数值分析模型;
步骤d、计算混凝土结构在相同力锤作用下的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时程;
步骤e、基于真实结构的动力响应与反演过程中所建立模型的动力响应均方误差之和构建目标函数;
步骤f、基于扩展有限元理论进行结构的缺陷反演,进行不同缺陷位置时正反析计算测点的响应;
步骤g、通过人工鸡群智能优化算法不断更新缺陷位置,使目标函数最小化,直至达到收敛精度,反演出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缺陷数量、位置及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隐蔽工程内部多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设结构中可能存在的最大缺陷数量为M,每个缺陷待反演参数个数为N,则传感器的布置数量应等于或大于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隐蔽工程内部多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现场勘查待检测建筑物,确定传感器的测点位置,若无法预知缺陷的位置,传感器测点在隐蔽结构的裸露表面等间距布置,在各测点位置涂抹石膏作为粘合剂,安装加速度或速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成斌田新冉江守燕金立成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