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具有越来越高的屏占比,全面屏由于具有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显示效果,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设备,往往正面需要设置常用的前置摄像头、指纹识别器件等电子感光器件的预留空间,但是这些感光器件由于是设置在显示设备的正面位置,相应位置形成非显示区,从而降低显示设备的屏占比。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显示设备的屏占比,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开设高透光区来放置光学电子元件(例如摄像装置),即在显示屏幕下方设置一个过孔来容置光学电子元件。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常常为触控显示面板,即在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而位于该高透光区上方的部分触控层包括的触控单元的数量越多,受影响的触控单元的数量就越多,位于该高透光区上方的部分触控层的触控灵敏度越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降低了过孔对位于光学电子预留区内的触控灵敏度的影响,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周围的非显示区,其中,所述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以及/n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组感应电极块组,每组所述感应电极块组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感应电极块块;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组驱动电极组,每组所述驱动电极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驱动电极块;相邻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块之间通过连接电极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之间通过跨桥电极连接,其中,所述感应电极块块、所述驱动电极块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周围的非显示区,其中,所述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以及
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组感应电极块组,每组所述感应电极块组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感应电极块块;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组驱动电极组,每组所述驱动电极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驱动电极块;相邻两个所述感应电极块块之间通过连接电极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驱动电极块之间通过跨桥电极连接,其中,所述感应电极块块、所述驱动电极块以及所述连接电极位于同一层,所述跨桥电极与所述连接电极位于不同层;其中,相邻两个感应电极块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对角线的延伸线,以及与所述相邻两个感应电极块块均相邻的两个驱动电极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对角线的延伸线,所围成的区域构成一个触控单元;
所述触控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的第一触控区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除所述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的其他区域的第二触控区,其中,在单位面积内,所述第一触控区的镂空区域占比大于所述第二触控区的镂空区域占比;
多个所述触控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呈第一阵列分布的第一触控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呈第二阵列分布的第二触控单元;
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M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单元以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N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单元构成一个第一子触控区,所述第一子触控区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位于所述第一投影内;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0,所述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长长度为L1;
其中,F*L0≤L1≤(F+1)*L0,F为整数;所述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落入到F+1个所述第一触控单元的正投影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为L2,所述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长长度为L3;
其中,H*L2≤L3≤(H+1)*L2,其中H为整数;所述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落入到H+1个所述第一触控单元的正投影范围内。
技术研发人员:张欢喜,宋先保,塔乐,敦栋梁,夏志强,周瑞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