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煤灰熔融性及粒度影响的煤粉锅炉结焦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671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煤灰熔融性及粒度影响的煤粉锅炉结焦预测方法,以煤粉中低熔煤灰的熔融温度高低、煤灰含量百分比,以及煤灰粒度三个因素对煤粉锅炉结焦性进行预测,具体过程为制样、密度分离、指标测定、按照密度分组、灰熔融性测定、将灰熔融性相近的合并为一组、计算低熔部分灰分占原煤百分比、粒度分布测定以及预测煤粉燃烧结焦性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考虑了煤灰颗粒大小对换热器表面沉积的影响,通过对煤粉中低熔煤灰所占百分比以及煤灰粒度分布进行测量和计算,进一步提高了煤粉锅炉结焦预测的准确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煤灰熔融性及粒度影响的煤粉锅炉结焦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粉燃烧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煤灰熔融性、灰分含量及粒度大小影响的煤粉锅炉结焦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燃煤锅炉结焦对电厂运行经济效益和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发生结焦时,换热效率下降,导致炉膛烟温升高、锅炉排烟温度升高,导致锅炉经济性下降;如果结焦、结焦严重,会导致锅炉出渣困难、冷灰斗堆渣、堵塞出渣口以及大块结焦掉落引起的炉膛压力波动、汽包水位大幅波动,影响锅炉正常运行,严重时可引起锅炉停运,甚至爆炸。因此,正确判断燃煤结焦倾向,及时进行合理地调整,避免锅炉出现严重结焦可以显著地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国内外提出很多方法来预测煤粉燃烧结焦情况,主要有煤灰熔融温度(AFT)、热机械分析法(TMA)、煤灰烧结强度、煤灰成分酸碱比(B/A)、硅比Sp等。这些方法本质上都是基于煤灰整体熔融性来判断的,即假定煤灰成分均匀一致,每个煤灰颗粒的熔融性和煤灰整体熔融性一致。这一假定符合块煤或型煤燃烧炉的燃烧情况,但与当前广泛使用的煤粉锅炉燃烧情况不符,从而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煤灰熔融性及粒度影响的煤粉锅炉结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制样:将煤样进行破碎、粉磨到一定细度,制成煤粉;/nS2、密度分离:将S1得到的煤粉分离成不同高低密度的子煤样;/nS3、指标测定:按照国标GB/T 212-2008测定S2中不同高低密度的子煤样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nS4、按照密度分组:将S2得到的不同密度的子煤样,按照不同密度级进行分组;/nS5、灰熔融性测定:按照国标GB/T219-2008测定S4中各密度组子煤样的灰熔融性,得到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半球温度(HT)和流动温度(FT);/nS6、按照灰熔融性分组:将S5中灰熔融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煤灰熔融性及粒度影响的煤粉锅炉结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样:将煤样进行破碎、粉磨到一定细度,制成煤粉;
S2、密度分离:将S1得到的煤粉分离成不同高低密度的子煤样;
S3、指标测定:按照国标GB/T212-2008测定S2中不同高低密度的子煤样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
S4、按照密度分组:将S2得到的不同密度的子煤样,按照不同密度级进行分组;
S5、灰熔融性测定:按照国标GB/T219-2008测定S4中各密度组子煤样的灰熔融性,得到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半球温度(HT)和流动温度(FT);
S6、按照灰熔融性分组:将S5中灰熔融性相近的合并为一组;
S7、计算低熔部分灰分占原煤百分比:根据低熔部分灰分×低熔部分在全煤中产率,计算出低熔部分灰分占原煤百分比;
S8、粒度分布测定:测定S4中各密度组子煤样的粒度分布;
S9、预测煤粉燃烧结焦性:根据低熔煤灰的熔融温度高低及百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锁贞张洪程健林王庆松伦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