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材料内部夹杂的弹性模量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6584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材料内部夹杂的弹性模量测定方法,将材料内部夹杂利用化学蚀刻显现出来,消除应力,探针在夹杂表面精确定位,对夹杂进行加载卸载实验,使之压入样品表面,当载荷达到最大值时,移除外载;通过测量压痕的深度和几何尺寸,结合测得的载荷值和位移值,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定位精准,测量数据准确可靠,填补了技术空白;相对于静态拉伸法,能对微纳尺度对象进行测试,而对样品形貌尺寸无特殊要求,测试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材料内部夹杂的弹性模量测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测试领域,具体涉及材料内部夹杂的弹性模量测定方法。利用本专利技术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可对材料内部夹杂的弹性模量进行测定。
技术介绍
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原料不纯或者设备原因或者环境气氛等原因,会在材料或部件内部形成夹杂。这些夹杂虽然量少,但是对材料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比如,材料会优先在夹杂部位形成裂纹,夹杂位置是材料失效的主要部位;另外夹杂也是材料发生腐蚀的主要部位,比如某些材料的氢腐蚀就优先发生在夹杂之处;另外由于在夹杂和基体界面存在化学势差,也是发生电化学腐蚀的优先之处。因而,夹杂的存在及其性能对材料或部件的服役性能评估至关重要。表征材料内部的夹杂性能是研究材料断裂失效或腐蚀行为的前提,是材料或部件的模拟仿真研究的基础输入和关键数据。杨氏模量是材料的一种重要参数之一,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重要物理量,它反映了材料弹性形变与应力的关系,是材料研制和性能评价的重要参量。一般采用静态法和动态法测量。静态法采用拉伸-引伸计法测定。动态法是通过波在金属中传播引起材料的共振,通过测量共振频率来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材料内部夹杂的弹性模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nS1 将含有夹杂的样品处理成光滑表面,/nS2 通过化学蚀刻将夹杂显现出来,将样品清洗干净;/nS3 采用电化学或离子蚀刻方法,消除夹杂应力;/nS4 将含有夹杂的样品置于纳米压痕探针下,利用显微镜寻找并定位夹杂;/nS5 对夹杂进行纳米压痕探针实验,施加载荷,当载荷达到最大时,保持载荷2s,然后卸载载荷,收集数据,获得夹杂的纳米压痕响应曲线;/nS6 对获得的夹杂纳米压痕响应曲线进行分析,判断实验过程是否合格;如果实验过程合格,对响应曲线的卸载阶段进行拟合,求取斜率,获得纳米压痕模量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材料内部夹杂的弹性模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S1将含有夹杂的样品处理成光滑表面,
S2通过化学蚀刻将夹杂显现出来,将样品清洗干净;
S3采用电化学或离子蚀刻方法,消除夹杂应力;
S4将含有夹杂的样品置于纳米压痕探针下,利用显微镜寻找并定位夹杂;
S5对夹杂进行纳米压痕探针实验,施加载荷,当载荷达到最大时,保持载荷2s,然后卸载载荷,收集数据,获得夹杂的纳米压痕响应曲线;
S6对获得的夹杂纳米压痕响应曲线进行分析,判断实验过程是否合格;如果实验过程合格,对响应曲线的卸载阶段进行拟合,求取斜率,获得纳米压痕模量Er:


参数定义
式中:
S:施加载荷时位移最大值hm时的斜率,定义为接触刚度;
β:与压头形状常数,具有轴对称的压头,β=1;
A:压痕的投影接触面积;
S7通过下列公式将纳米压痕模量换算成杨氏模量Es:


式中:Es,νs分别为样品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Ei,νi分别为压头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材料内部夹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文法涛莫川申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