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开利公司专利>正文

制冷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566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该制冷设备包括用于循环制冷剂主流的主回路以及润滑支路,该润滑支路包括:润滑入口,其被构造成从穿过主回路的供应部分进行循环的主流中导出润滑流;以及润滑出口,用于向压缩机供给用于润滑的润滑流。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冷设备进一步包括:过冷却支路,其包括过冷却入口和过冷却出口,该过冷却入口连接到主回路的蒸发器以便导出过冷却流,该过冷却出口连接到蒸发器以将过冷却流重新引入主流;以及过冷却热交换器,其被定位在蒸发器的外部并且被构造成用于使得能够在过冷却流与润滑流之间进行热交换,如此使得能够通过过冷却流在过冷却热交换器内对润滑流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以及所述制冷设备的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制冷剂实施热力循环以产生制冷效果的机器的领域。
技术介绍
从EP1400765A2已知一种制冷设备,其包括制冷剂通道,该制冷剂通道包括螺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该已知的设备包括旁路流通道,该旁路流通道在所述制冷剂通道的一部分处、在冷凝器与膨胀阀之间分支,通过节流装置引导制冷剂,并且与螺杆压缩机的转子腔室连通。转子腔室的润滑是通过在通道中也用作制冷剂的相同流体实现的,并且流体不含油。为了成功地润滑转子腔室,必须确保到达转子腔室的大部分制冷剂处于液态。当制冷设备在高负荷(特别是对应于制冷剂的高流量)下运作时通常是这种情况。当制冷设备在满负荷下运作时,由冷凝器排放的制冷剂通常完全处于液态,或者处于两相状态,在两相状态,很少比例的制冷剂处于气态。然而,如果对制冷的需求较低,则设备可以在低负荷(特别是包括较小流量的制冷剂)下运作。在设备的低负荷运作期间,可能发生:通过旁路流通道进行循环的制冷剂不完全处于液态,并且含有不可忽略的比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主回路(1),所述主回路包括:/n-压缩机(2),所述压缩机包括压缩机入口(12)和压缩机出口(13),/n-冷凝器(4),所述冷凝器包括连接到所述压缩机出口(13)的冷凝器入口(14),以及冷凝器出口(15),/n-膨胀阀(6),所述膨胀阀包括连接到所述冷凝器出口(15)的阀入口(16),以及阀出口(17),以及/n-蒸发器(8),所述蒸发器包括连接到所述阀出口(17)的蒸发器入口(18)以及连接到所述压缩机入口(12)的蒸发器出口(19),/n其中,所述主回路(1)被构造成用于使制冷剂主流(90)依次穿过所述压缩机(2)、所述冷凝器(4)、所述膨胀阀(6)...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1 EP 19175782.21.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主回路(1),所述主回路包括:
-压缩机(2),所述压缩机包括压缩机入口(12)和压缩机出口(13),
-冷凝器(4),所述冷凝器包括连接到所述压缩机出口(13)的冷凝器入口(14),以及冷凝器出口(15),
-膨胀阀(6),所述膨胀阀包括连接到所述冷凝器出口(15)的阀入口(16),以及阀出口(17),以及
-蒸发器(8),所述蒸发器包括连接到所述阀出口(17)的蒸发器入口(18)以及连接到所述压缩机入口(12)的蒸发器出口(19),
其中,所述主回路(1)被构造成用于使制冷剂主流(90)依次穿过所述压缩机(2)、所述冷凝器(4)、所述膨胀阀(6)和所述蒸发器(8)进行环路循环,
其中,所述制冷设备进一步包括润滑支路(20),所述润滑支路包括:
-润滑入口(21),所述润滑入口连接到所述主回路(1)的供应部分(4,16),所述供应部分(4,16)包括所述冷凝器(4)、所述阀入口(16)以及所述主回路(1)的在所述冷凝器出口(15)与所述阀入口(16)之间的任何部分,所述润滑入口(21)被构造成从穿过所述供应部分(4,16)进行循环的所述制冷剂主流(90)中导出润滑流(91);以及
-润滑出口(22),所述润滑出口连接到所述压缩机(2),以便向所述压缩机(2)供给所述润滑流(91),以利用制冷剂润滑流(91)对所述压缩机(2)进行润滑,
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进一步包括:
-过冷却支路(40),所述过冷却支路包括:
-过冷却入口(41),所述过冷却入口连接到所述蒸发器(8),以便从穿过所述蒸发器(8)进行循环的所述制冷剂主流(90)中导出过冷却流(92),以及
-过冷却出口(42),所述过冷却出口连接到所述蒸发器(8),以将所述过冷却流(92)重新引入穿过所述蒸发器(8)进行循环的所述制冷剂主流(90);以及
-过冷却热交换器(31),所述过冷却热交换器被定位在所述蒸发器(8)的外部并且被构造成用于允许在穿过所述过冷却支路(40)进行循环的所述过冷却流(92)与穿过所述润滑支路(20)进行循环的所述润滑流(91)之间进行热交换,使得能够通过所述过冷却流(92)在所述过冷却热交换器(31)内对所述润滑流(91)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中,所述过冷却入口(41)被定位在比所述过冷却出口(42)低的高度处,使得当所述过冷却流(92)在所述过冷却热交换器(31)内被所述润滑流(91)加热时,所述过冷却流(92)通过热虹吸效应进行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中,所述蒸发器(8)包括蒸发器箱(61),所述蒸发器箱充满制冷剂主流(90)并且包括:
-下部部分(62),所述下部部分连接到:
-所述蒸发器入口(18),以用于将所述主回路(1)的制冷剂引导到所述下部部分(62)中,以及
-所述过冷却入口(41),以用于将所述过冷却流(92)从所述下部部分(62)中导出到所述过冷却支路(40)中,
-上部部分(63),所述上部部分连接到所述下部部分(62)并且连接到:
-所述过冷却出口(42),以用于将所述过冷却流(92)从所述过冷却支路(40)重新引入所述上部部分(63),以及
-所述蒸发器出口(19),以用于从所述上部部分(63)中排出制冷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中,所述蒸发器(8)包括出口管(66),所述出口管将所述蒸发器出口(19)连接到所述蒸发器箱(61)的所述上部部分(63),所述管(66)包括文丘里效应通道截面缩小部(67),所述过冷却出口(42)径向地连接到所述文丘里效应通道截面缩小部(67),使得当制冷剂从所述上部部分(63)排放到所述蒸发器出口(19)时,通过文丘里效应将所述过冷却流(92)吸入所述管(66)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中,所述过冷却热交换器(31)包括:
-热交换箱(32),所述热交换箱属于从所述润滑支路(20)和所述过冷却支路(40)中选择的第一支路,并且被构造成使得穿过所述第一支路进行循环的制冷剂流(91;92)穿过所述热交换箱(32)进行循环,以及
-热交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拉斐尔·穆勒J·瓦莱莱利C·拉哈尔安东尼·巴里耶尔
申请(专利权)人:开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