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自立专利>正文

组合式带内芯灶台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54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灶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组合式带内芯灶台,包括灶顶板、灶侧板、灶底座和烟囱,在灶底座的顶部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灶侧板,在灶侧板的顶部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灶顶板,烟囱的一端贯穿灶侧板并与其固定连接;灶底座包括灶底座顶板、灶底座支架和漏灰口,在灶底座支架的顶部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灶底座顶板,在灶底座顶板上设置漏灰口,漏灰口贯穿灶底座顶板的上下面;灶侧板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和左右侧板,前侧板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左右侧板的一个侧边固定连接,两个左右侧板的另一边分别与后侧板的两侧边固定连接;在前侧板上设置送柴门,烟囱的一端贯穿后侧板并与其固定连接;在灶侧板的内侧、锅圈的下方、漏灰口上方外侧设置灶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带内芯灶台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灶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组合式带内芯灶台的结构

技术介绍
灶台作为农村比较常用的一种的厨房工具,尤其在偏远地方还存在大量使用的情况。而随着新能源的推广使用,对灶台的节能性和使用便利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组合式带内芯灶台,设置内灶心式的灶台,可以提升热利用率。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组合式带内芯灶台,包括灶顶板、灶侧板、灶底座和烟囱,在灶底座的顶部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灶侧板,在灶侧板的顶部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灶顶板,烟囱的一端贯穿灶侧板并与其固定连接;灶底座包括灶底座顶板、灶底座支架和漏灰口,在灶底座支架的顶部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灶底座顶板,在灶底座顶板上设置漏灰口,漏灰口贯穿灶底座顶板的上下面;灶侧板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和左右侧板,前侧板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左右侧板的一个侧边固定连接,两个左右侧板的另一边分别与后侧板的两侧边固定连接;在前侧板上设置送柴门,烟囱的一端贯穿后侧板并与其固定连接;灶顶板包括灶顶板体和锅圈,在灶顶板体上设置锅圈,锅圈贯穿灶顶板体的上下面;在灶侧板的内侧、锅圈的下方、漏灰口上方外侧设置灶心,灶心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侧挡板和后挡板,后挡板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侧挡板的一侧边连接,且两个侧挡板位于送柴门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后挡板为弧形。进一步地,所述送柴门包括门板、上锁扣和合页,门板的底部与前侧板通过合页铰接,门板的顶部与前侧板通过上锁扣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灶底座顶板的下方设置清灰盒,清灰盒包括盒体和滑槽,滑槽与灶底座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盒体与滑槽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后挡板的高度高于侧挡板的高度。进一步地,在所述滑槽的底部、漏灰口的下方设置灰斗,灰斗的底部与滑槽的底部贯通连接。组合式带内芯灶台的制备方法:步骤一:灶底座包括灶底座顶板主架和灶底座支架,先将灶底座顶板主架焊接在灶底座支架的顶部,之后再将水泥浇注在灶底座顶板主架的框架内,待干燥成型后形成灶底座顶板;步骤二:将灶心的主架焊接成型后,将水泥浇筑在其主架的框架内,待干燥成型后形成灶心,再将灶心的底部与灶底座顶板的顶部焊接连接;步骤三:将灶侧板的主架焊接成型后,将水泥浇筑在其主架的框架内,待干燥成型后形成灶侧板;再将灶侧板的底部焊接在灶底座顶板上;步骤四:所述灶顶板体包括灶顶板主架、锅圈、钢筋网和水泥;将灶顶板主架焊接在灶侧板的顶部,灶顶板主架与锅圈的四个支点焊接连接,在灶顶板主架与锅圈之间焊接钢筋网;将水泥浇注在灶顶板主架、钢筋网、锅圈及成型模板之间的模腔内,待干燥成型后形成灶顶板体;步骤五:主体成型后,将烟囱、送柴门和清灰盒进行安装。进一步地,所述灶顶板主架为角钢,锅圈与角钢的一侧边的边缘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通过本装置,设置内灶心式的灶台,可以提升热利用率。2、设置弧形的后挡板,提升了灶心的使用效果。3、设置清灰盒,提升了本灶台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灶顶板主架与锅圈连接方式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前侧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后侧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左右侧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灶底座顶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灶顶板;11-灶顶板体;111-灶顶板主架;12-锅圈;2-灶侧板;21-前侧板;211-前侧板主架;22-左右侧板;221-左右侧板主架;23-后侧板;231-后侧板主架;3-灶底座;31-灶底座顶板;311-灶底座顶板主架;32-灶底座支架;33-漏灰口;4-烟囱;5-送柴门;51-门板;52-上锁扣;53-合页;6-清灰盒;61-盒体;62-滑槽;63-把手;64-灰斗;7-漏灰网;8-灶心;81-侧挡板;82-后挡板;9-钢筋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图11所示,组合式带内芯灶台,包括灶顶板1、灶侧板2、灶底座3和烟囱4,在灶底座3的顶部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灶侧板2,在灶侧板2的顶部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灶顶板1,烟囱4的一端贯穿灶侧板2并与其固定连接;灶底座3包括灶底座顶板31、灶底座支架32和漏灰口33,在灶底座支架32的顶部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灶底座顶板31,在灶底座顶板31上设置漏灰口33,漏灰口33贯穿灶底座顶板31的上下面;灶侧板2包括前侧板21、后侧板23和左右侧板22,前侧板21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左右侧板22的一个侧边固定连接,两个左右侧板22的另一边分别与后侧板23的两侧边固定连接;在前侧板21上设置送柴门5,烟囱4的一端贯穿后侧板23并与其固定连接;灶顶板1包括灶顶板体11和锅圈12,在灶顶板体11上设置锅圈12,锅圈12贯穿灶顶板体11的上下面;在灶侧板2的内侧、锅圈12的下方、漏灰口33上方外侧设置灶心8,灶心8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侧挡板81和后挡板82,后挡板82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侧挡板81的一侧边连接,且两个侧挡板81位于送柴门5的两侧。使用时,将锅具放置在锅圈12上,将漏灰网7放置在漏灰口33上,将烟囱管道与烟囱4连通,打开送柴门5,将干柴通过送柴门5送入灶侧板2组成的灶腔内进行燃烧,在灶腔内燃烧产生的火焰及烟气通过灶心8中挡板的阻挡和引导,将火焰和烟气经过引导后,从后挡板82后面的烟囱4排出;通过设置灶心8可以减少因烟囱4的进气口直对这干柴燃烧区域,而导致对火焰和烟气进行直接引流,而导致锅底受热不均,由于侧挡板和后挡板的阻挡,使得位于灶心8内的火焰和烟气通过气流被先抽送至灶心8与灶腔之间的区域内,在通过烟囱4排出灶腔外,使得灶腔内的火焰和烟气流动尽可能地均匀分散后再汇流入烟囱内,提升锅底的受热均匀性,提升燃烧热量利用率;燃烧产生的灰烬通过漏灰网7和漏灰口33落入底部的清灰盒6的盒体61内(盒体61为顶部敞口的盒体),通过将盒体61抽出滑槽62,将灰烬清空之后,在将盒体61推入滑槽62内,继续收集灰烬。优选的,根据所匹配锅具的尺寸和锅圈12的尺寸,设置相应的灶心8的大小规格,使得当锅具放置在锅圈12上时,锅具的的外侧壁与锅圈12基本完全抵紧,且锅具的底部与灶心8的顶部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火焰和烟气的进出(气流的流通),且空间不宜过大,否则无法起到很好的均流效果。实施例2:如图1-图11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灶心结构。...

【技术保护点】
1.组合式带内芯灶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灶顶板(1)、灶侧板(2)、灶底座(3)和烟囱(4),在灶底座(3)的顶部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灶侧板(2),在灶侧板(2)的顶部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灶顶板(1),烟囱(4)的一端贯穿灶侧板(2)并与其固定连接;灶底座(3)包括灶底座顶板(31)、灶底座支架(32)和漏灰口(33),在灶底座支架(32)的顶部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灶底座顶板(31),在灶底座顶板(31)上设置漏灰口(33),漏灰口(33)贯穿灶底座顶板(31)的上下面;灶侧板(2)包括前侧板(21)、后侧板(23)和左右侧板(22),前侧板(21)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左右侧板(22)的一个侧边固定连接,两个左右侧板(22)的另一边分别与后侧板(23)的两侧边固定连接;在前侧板(21)上设置送柴门(5),烟囱(4)的一端贯穿后侧板(23)并与其固定连接;灶顶板(1)包括灶顶板体(11)和锅圈(12),在灶顶板体(11)上设置锅圈(12),锅圈(12)贯穿灶顶板体(11)的上下面;在灶侧板(2)的内侧、锅圈(12)的下方、漏灰口(33)上方外侧设置灶心(8),灶心(8)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侧挡板(81)和后挡板(82),后挡板(82)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侧挡板(81)的一侧边连接,且两个侧挡板(81)位于送柴门(5)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带内芯灶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灶顶板(1)、灶侧板(2)、灶底座(3)和烟囱(4),在灶底座(3)的顶部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灶侧板(2),在灶侧板(2)的顶部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灶顶板(1),烟囱(4)的一端贯穿灶侧板(2)并与其固定连接;灶底座(3)包括灶底座顶板(31)、灶底座支架(32)和漏灰口(33),在灶底座支架(32)的顶部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灶底座顶板(31),在灶底座顶板(31)上设置漏灰口(33),漏灰口(33)贯穿灶底座顶板(31)的上下面;灶侧板(2)包括前侧板(21)、后侧板(23)和左右侧板(22),前侧板(21)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左右侧板(22)的一个侧边固定连接,两个左右侧板(22)的另一边分别与后侧板(23)的两侧边固定连接;在前侧板(21)上设置送柴门(5),烟囱(4)的一端贯穿后侧板(23)并与其固定连接;灶顶板(1)包括灶顶板体(11)和锅圈(12),在灶顶板体(11)上设置锅圈(12),锅圈(12)贯穿灶顶板体(11)的上下面;在灶侧板(2)的内侧、锅圈(12)的下方、漏灰口(33)上方外侧设置灶心(8),灶心(8)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侧挡板(81)和后挡板(82),后挡板(82)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侧挡板(81)的一侧边连接,且两个侧挡板(81)位于送柴门(5)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带内芯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82)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带内芯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柴门(5)包括门板(51)、上锁扣(52)和合页(53),门板(51)的底部与前侧板(21)通过合页(53)铰接,门板(51)的顶部与前侧板(21)通过上锁扣(5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带内芯灶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灶底座顶板(31)的下方设置清灰盒(6),清灰盒(6)包括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自立
申请(专利权)人:梁自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