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错位式结构的高铁站台门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站台屏蔽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错位式结构的高铁站台门。
技术介绍
站台屏蔽门系统是设置在站台边缘、将乘客候车区与列车运行区相互隔离,并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启和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一般有全高、半高、密闭和非密闭之分,简称屏蔽门或站台门。当列车到达和出发时,屏蔽门可自动开启和关闭,将行车空间与乘客候车空间做一个机械化的隔离,为乘客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而在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的运行环境下,由于行车密度大,过站(不停站)列车高速经过车站等因素会导致一系列空气动力学问题,对站台上的旅客及工作人员安全构成威胁,地下站台尤其如此。并且在部分城际铁路的设计和建设中,为体现城际铁路快进快出的特点,节省工程投资,城际铁路也会采用类似于地铁的站台候车模式,站台候车的安全隐患会增大,有必要在站台边缘设置站台门装置,保证乘客安全和运营安全。然而,我国的高铁列车、城际列车由于运输线路分布广泛、运行里程长等因素,同一站台中进站的在线运行车辆存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错位式结构的高铁站台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站台边缘长度方向设置的、相互平行的前后两排滑动门组,每一排滑动门组均包括若干樘直立设置的活动单元门(2),每樘所述活动单元门(2)均设置有独立的驱动单元(5)且在所述驱动单元(5)的驱动下可独立沿站台边缘长度方向左、右滑动;前后两排滑动门组中的活动单元门(2)均为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樘活动单元门(2)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等于单樘活动单元门(2)的宽度;且在站台门关闭状态下,前后两排滑动门组中的活动单元门(2)相互错位,即后排滑动门组中的活动单元门(2)位于前排动门组中相邻的两个活动单元门(2)之间的间隔位置;而在站台门开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错位式结构的高铁站台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站台边缘长度方向设置的、相互平行的前后两排滑动门组,每一排滑动门组均包括若干樘直立设置的活动单元门(2),每樘所述活动单元门(2)均设置有独立的驱动单元(5)且在所述驱动单元(5)的驱动下可独立沿站台边缘长度方向左、右滑动;前后两排滑动门组中的活动单元门(2)均为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樘活动单元门(2)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等于单樘活动单元门(2)的宽度;且在站台门关闭状态下,前后两排滑动门组中的活动单元门(2)相互错位,即后排滑动门组中的活动单元门(2)位于前排动门组中相邻的两个活动单元门(2)之间的间隔位置;而在站台门开门状态下,前排或者后排的滑动门组中位置对应列车开门位置处的单樘活动单元门(2)向左或向右滑动形成开门;或者,前后两排滑动门组中位置对应列车开门位置的相邻两樘活动单元门(2)背向滑动相互远离形成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错位式结构的高铁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每樘活动单元门(2)均包括门体和设置在门体底部的承载板(3),所述承载板(3)底部设置有用于在地面或轨面进行滑动的运动轮(4);承载上还设置有带有减速器、并通过同步带(7)为运动轮(4)提供动力的伺服电机;所述运动轮(4)上设置有同步齿轮(8),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驱动齿轮,驱动齿轮通过同步带(7)将动力传递至运动轮(4)上同步齿轮(8),同步齿轮(8)带动运动轮(4)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错位式结构的高铁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为水平设置且中间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运动轮(4)的开口的平面安装板,所述运动轮(4)通过安装轴承设置在开口处。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错位式结构的高铁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底部、承载板(3)外还扣设有可开启的检修门罩(10),所述检修门罩(10)关闭时将安装于所述承载板(3)上的运动轮(4)和伺服电机罩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错位式结构的高铁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两排滑动门组均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沿站台边缘长度方向设置于地面的滑轨(1),以及设置于承载板(3)底部且与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栋,张志豪,苏轩,曹伟,唐清,谢明生,肖建明,黄华清,李丰,李文刚,朱强,王明慧,严余松,张学鹏,景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