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型钢外包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工业化装配式钢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承载性能的装配式外包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及其施工方法。技术背景型钢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因为型钢钢骨的存在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同时混凝土包裹在型钢钢骨和钢筋外面,具备了良好的防火性能。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节约了钢材,局部和整体稳定性良好。装配式钢结构结合了钢结构良好的延性和耗能,适合工厂生产,现场拼装,促进了建筑产业化,是一种符合全寿命绿色建筑理念的结构形式。此外,目前装配式钢结构柱由于柱子截面太大,造成了建筑角部凸出,影响建筑面积的使用和美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出一种装配式外包混凝土组合异形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型钢外包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梁柱结构承载力、抗震性和防火性不能兼顾,以及制作成本高、现场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适用于高层和抗震设防地区。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型钢外包混凝土组合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型钢外包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包括立柱和横梁,其特征在于:/n所述立柱为矩形钢管柱(1),其内腔内浇筑有混凝土;/n所述矩形钢管柱(1)的四个侧面中至少有一个侧面安装有横梁,与横梁轴线平行的两个侧面靠近横梁一侧延伸,形成外连接板(2);/n所述横梁夹设在两个外连接板(2)之间,为矩形混凝土梁(6),内设型钢骨架(3)和钢筋(4),所述型钢骨架(3)为改造的H型钢,包括上翼缘板(3.1)、下翼缘板(3.2)和腹板(3.3)和加劲腹板(3.4);/n所述上翼缘板(3.1)置于两个外连接板(2)之间、抵在矩形钢管柱(1)的安装面上,其两侧通过内连接板(5)与外连接板(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型钢外包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包括立柱和横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为矩形钢管柱(1),其内腔内浇筑有混凝土;
所述矩形钢管柱(1)的四个侧面中至少有一个侧面安装有横梁,与横梁轴线平行的两个侧面靠近横梁一侧延伸,形成外连接板(2);
所述横梁夹设在两个外连接板(2)之间,为矩形混凝土梁(6),内设型钢骨架(3)和钢筋(4),所述型钢骨架(3)为改造的H型钢,包括上翼缘板(3.1)、下翼缘板(3.2)和腹板(3.3)和加劲腹板(3.4);
所述上翼缘板(3.1)置于两个外连接板(2)之间、抵在矩形钢管柱(1)的安装面上,其两侧通过内连接板(5)与外连接板(2)锚固固定;所述内连接板(5)焊接于上翼缘板(3.1)远离矩形钢管柱(1)一侧,与外连接板(2)平行贴合固定;所述下翼缘板(3.2)设于矩形混凝土梁远离矩形钢管柱(1)的外侧;所述加劲腹板(3.4)与上翼缘板(3.1)和下翼缘板(3.2)平行设置,与腹板(3.3)形成十字形结构;
所述钢筋(4)垂直设于上翼缘板(3.1)和下翼缘板(3.2)之间,共两组,分别沿加劲腹板(3.4)左右两侧自上而下水平间隔设置,并分别与加劲腹板(3.4)边沿固定;
所述矩形钢管柱(1)和外连接板(2)的外侧面、下翼缘板(3.2)的四个边沿均与矩形混凝土梁(6)对应的外侧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型钢外包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混凝土梁(6)为上翼缘板(3.1)、下翼缘板(3.2)、腹板(3.3)、加劲腹板(3.4)、内连接板(5)和外加模板配合浇筑形成的规则矩形混凝土梁,其远离矩形钢管柱(1)的一侧面为下翼缘板(3.2)形成的钢板面,其余侧面为混凝土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型钢外包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板(5)与外连接板(2)通过一系列高强螺栓(7)锚固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型钢外包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4)水平设置,其中间位置与加劲腹板(3.4)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喆,马晓飞,郁银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