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装配榫卯连接模数化多腔钢板组合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墙体施工领域,特别是全装配榫卯连接模数化多腔钢板组合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相比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使用空间大、工业化程度高、结构自重轻等一系列优点,是未来住宅建筑的发展方向。目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主要采用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然而,该结构体系应用于住宅时,由于我国的住宅套内户型多样化,建筑上采光、通风和造型等需要,容易出现柱网不连续、柱网过密、露梁露柱等问题。传统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能承担较大的水平荷载,对平面布置适用性较好,能够适应套内户型变化,因此,将剪力墙结构体系引入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中,可以以实现新结构体系兼具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与装配式钢结构二者的优势,解决了目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存在的问题。在装配式钢结构中应用剪力墙结构体系,需要采用一种适合于钢结构的剪力墙构件。钢板组合剪力墙由于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抗侧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多腔钢板组合剪 ...
【技术保护点】
1.全装配榫卯连接模数化多腔钢板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包括顶部剪力墙(12)、底部剪力墙(13)、至少一个设置在顶部剪力墙(12)与底部剪力墙(13)之间的中部剪力墙(1);/n所述顶部剪力墙(12)包括墙本体(8)、设置在墙本体(8)底部的第一法兰盘(3),所述墙本体(8)包括外包钢板(5)、间隔设置在外包钢板(5)内的竖向隔板(6)、设置在墙本体(8)下部的预留空腔(19)以及内填混凝土(7);第一法兰盘(3)为矩形边框,边框边缘位置开设有用于穿过高强螺栓(14)的第一螺栓孔(4),外包钢板(5)下部与第一法兰盘(3)边框的内侧边缘焊接固定;/n所述中部剪力 ...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装配榫卯连接模数化多腔钢板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包括顶部剪力墙(12)、底部剪力墙(13)、至少一个设置在顶部剪力墙(12)与底部剪力墙(13)之间的中部剪力墙(1);
所述顶部剪力墙(12)包括墙本体(8)、设置在墙本体(8)底部的第一法兰盘(3),所述墙本体(8)包括外包钢板(5)、间隔设置在外包钢板(5)内的竖向隔板(6)、设置在墙本体(8)下部的预留空腔(19)以及内填混凝土(7);第一法兰盘(3)为矩形边框,边框边缘位置开设有用于穿过高强螺栓(14)的第一螺栓孔(4),外包钢板(5)下部与第一法兰盘(3)边框的内侧边缘焊接固定;
所述中部剪力墙(1)包括墙本体(8)、设置在墙本体(8)顶面的水平连接结构(2)、设置在墙本体(8)底部的第一法兰盘(3),所述墙本体(8)包括外包钢板(5)、间隔设置在外包钢板(5)内的竖向隔板(6)、设置在墙本体(8)下部的预留空腔(19)以及内填混凝土(7);第一法兰盘(3)为矩形边框,边框边缘位置开设有第一螺栓孔(4),外包钢板(5)下部与第一法兰盘(3)边框的内侧边缘焊接固定;
水平连接结构(2)包括第二法兰盘(9)、焊接设置在第二法兰盘(9)顶面的一组凸部(11),第二法兰盘(9)底面与墙本体(8)顶面焊接连接,第二法兰盘(9)呈矩形,第二法兰盘(9)四周边缘位置开设有第二螺栓孔(10);
所述底部剪力墙(13)包括墙本体(8)和设置在墙本体(8)顶面的水平连接结构(2)、所述墙本体(8)包括外包钢板(5)、间隔设置在外包钢板(5)内的竖向隔板(6)以及内填混凝土(7);水平连接结构(2)包括第二法兰盘(9)、焊接设置在第二法兰盘(9)顶面的一组凸部(11),第二法兰盘(9)底面与墙本体(8)顶面焊接连接,第二法兰盘(9)呈矩形,第二法兰盘(9)四周边缘位置开设有用于穿过高强螺栓(14)的第二螺栓孔(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榫卯连接模数化多腔钢板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凸部(11)采用方钢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榫卯连接模数化多腔钢板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凸部(11)与预留空腔(19)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榫卯连接模数化多腔钢板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竖向隔板(6)为钢板;钢板厚度至少4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榫卯连接模数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银泉,朱峰岐,王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