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栓与结构胶连接的模块建筑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41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螺栓与结构胶连接的模块建筑节点,模块建筑节点包括上模块节点和下模块节点,上模块节点和下模块节点通过结构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螺栓与结构胶连接的模块建筑节点,解决了常规模块连接节点加工精度要求高且安装工序复杂的问题,采用钢与结构胶的粘接方式使模块节点连接可快速安装并适应工程安装误差,并螺母与长螺杆组合实现模块可拆卸,增加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栓与结构胶连接的模块建筑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螺栓与结构胶连接的模块建筑节点。
技术介绍
模块建筑是一种高度装配式建筑,是将传统的房屋以单个房间或者一定的三维建筑空间为建筑模块单元进行划分,可以提前在工厂预制加工,完成后运输至现场进行安装连接,具有施工速度快、绿色环保、节约人力物力等优点,是一种新兴的、发展前景广阔的建筑形式。与传统建筑模块相比,模块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施工速度快,但节点的连接加工精度低、安装工序复杂,导致模块建筑的适用性不高。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螺栓与结构胶连接的模块建筑节点,解决了常规模块连接节点加工精度要求高且安装工序复杂的问题,采用钢与结构胶的粘接方式使模块节点连接可快速安装并适应工程安装误差,并螺母与长螺杆组合实现模块可拆卸,增加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螺栓与结构胶连接的模块建筑节点,解决了常规模块连接节点加工精度要求高且安装工序复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钢与结构胶的粘接方式使模块节点连接可快速安装并适应工程安装误差,并螺母与长螺杆组合实现模块可拆卸,增加适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栓与结构胶连接的模块建筑节点,所述模块建筑节点包括上模块节点和下模块节点,所述上模块节点和所述下模块节点通过结构胶粘接;所述上模块节点包括上层模块角件、上模块柱和上模块梁,其中,所述上层模块角件包括上箱型短柱,位于所述上箱型短柱内从顶部到底部依次设置有上端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上模块柱通过所述上端板设置在所述上箱型短柱上方,所述上模块梁设置在所述上箱型短柱侧壁并与所述第一隔板持平,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长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长螺杆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二隔板下表面套设有螺母;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上箱型短柱底壁间隔一个所述螺母厚度;所述下模块节点包括下层模块角件、下模块柱和下模块梁,其中,所述下层模块角件包括下箱型短柱,所述下箱型短柱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三隔板和下端板,所述下模块柱通过所述下端板设置在所述下箱型短柱下方,所述下模块梁设置在所述下箱型短柱侧壁并与所述第三隔板持平,所述第三隔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位于所述下箱型短柱内并穿过所述第三隔板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底部与所述下端板相抵,所述结构胶填充于所述套筒内。进一步的,所述上箱型短柱内并位于所述上端板下方与所述第一隔板上方之间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操作孔。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模块角件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上模块柱和所述上模块梁横截面积;所述下层模块角件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下模块柱和所述下模块梁横截面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长螺杆直径相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套筒直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套筒长度等于所述下端板与所述第三隔板之间静距离。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螺栓与结构胶连接的模块建筑节点安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制备上层模块角件:步骤a1、用钢板焊接组成上箱型短柱,所述上箱型短柱高度大于上模块梁高度;步骤a2、在所述上箱型短柱顶部焊接上端板、在所述上箱型短柱与所述上模块梁齐平处焊接第一隔板、所述上箱型短柱底部向上一个螺母厚度处焊接第二隔板;步骤a3、在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中心预留与长螺杆直径相同的第一通孔;步骤a4、在所述上箱型短柱于模块内部方向在所述上端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开施工操作孔;步骤a5、所述长螺杆贯通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并在所述第一隔板上部与所述第二隔板下部安装螺母;步骤b、制备下层模块角件:步骤b1、用钢板焊接组成下箱型短柱,所述下箱型短柱高度大于下模块梁高度;步骤b2、在所述下箱型柱底部焊接下端板、顶部焊接第三隔板;步骤b3、所述第三隔板中心开设与套筒直径相同的第二通孔;步骤b4、使得所述套筒长度等于所述下端板与所述第三隔板之间静距离;步骤b5、所述套筒与所述下端板、所述第三隔板中心焊接,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套筒内径贯通;步骤c、将所述长螺杆置于上层模块角件内部以方便运输,所述长螺杆底部与上层模块角件底部齐平,所述第二隔板底部安装螺母,同时在所述第一隔板上部安装螺母,多余所述长螺杆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上部;步骤d、下节点所在模块安装完毕,于下层模块角件的所述套筒中添加结构胶,添加前测试结构胶的粘稠度;步骤e、调整上层模块角件的所述长螺杆,使所述长螺杆于上层模块角件下部伸出相应的锚固长度,所述长螺杆由所述第一隔板上部与所述第二隔板下部的螺母紧固;步骤f、安装上模块节点所在模块单元,使上模块节点伸出的所述长螺杆插入下层模块角件的套筒的结构胶中至结构胶凝结达到强度;步骤g、上模块节点拆卸,即通过上层模块角件所预留施工操作孔,拧下第一隔板上部的螺母,即可完成节点间的拆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螺栓与结构胶连接的模块建筑节点,解决了常规模块连接节点加工精度要求高且安装工序复杂的问题,采用钢与结构胶的粘接方式使模块节点连接可快速安装并适应工程安装误差,并螺母与长螺杆组合实现模块可拆卸,增加适用性。应当理解,前述大体的描述和后续详尽的描述均为示例性说明和解释,并不应当用作对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内容的限制。附图说明参考随附的附图,本专利技术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阐明,其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上模块节点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上模块节点结构俯视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下模块节点结构示意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下模块节点结构俯视图;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模块建筑节点装配完成示意图。图中:1、上箱型短柱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操作孔5、螺母6、长螺杆7、上模块柱8、上模块梁9、上端板10、下箱型短柱11、第三隔板12、下端板13、套筒14、下模块梁15、下模块柱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参考示范性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实现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法将得以阐明。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对其加以实现。说明书的实质仅仅是帮助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综合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细节。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一种螺栓与结构胶连接的模块建筑节点,主要由上模块节点、下模块节点和结构胶组成。结构胶用于上下模块节点的粘接,使上下模块形成整体。上模块节点由上层模块角件与上模块柱7和上模块梁8焊接组成。上层模块角件横截面大于上模块柱7和上模块梁8以方便焊接,上层模块角件由钢板焊接构成并附带长螺杆6与螺母5,上层模块角件钢板厚度大于上模块柱7和上模块梁8钢材厚度。上层模块角件为长方体节点角件。上层模块角件加工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栓与结构胶连接的模块建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建筑节点包括上模块节点和下模块节点,所述上模块节点和所述下模块节点通过结构胶粘接;/n所述上模块节点包括上层模块角件、上模块柱和上模块梁,其中,所述上层模块角件包括上箱型短柱,位于所述上箱型短柱内从顶部到底部依次设置有上端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上模块柱通过所述上端板设置在所述上箱型短柱上方,所述上模块梁设置在所述上箱型短柱侧壁并与所述第一隔板持平,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长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长螺杆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二隔板下表面套设有螺母;/n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上箱型短柱底壁间隔一个所述螺母厚度;/n所述下模块节点包括下层模块角件、下模块柱和下模块梁,其中,所述下层模块角件包括下箱型短柱,所述下箱型短柱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三隔板和下端板,所述下模块柱通过所述下端板设置在所述下箱型短柱下方,所述下模块梁设置在所述下箱型短柱侧壁并与所述第三隔板持平,所述第三隔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位于所述下箱型短柱内并穿过所述第三隔板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底部与所述下端板相抵,所述结构胶填充于所述套筒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栓与结构胶连接的模块建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建筑节点包括上模块节点和下模块节点,所述上模块节点和所述下模块节点通过结构胶粘接;
所述上模块节点包括上层模块角件、上模块柱和上模块梁,其中,所述上层模块角件包括上箱型短柱,位于所述上箱型短柱内从顶部到底部依次设置有上端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上模块柱通过所述上端板设置在所述上箱型短柱上方,所述上模块梁设置在所述上箱型短柱侧壁并与所述第一隔板持平,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长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长螺杆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二隔板下表面套设有螺母;
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上箱型短柱底壁间隔一个所述螺母厚度;
所述下模块节点包括下层模块角件、下模块柱和下模块梁,其中,所述下层模块角件包括下箱型短柱,所述下箱型短柱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三隔板和下端板,所述下模块柱通过所述下端板设置在所述下箱型短柱下方,所述下模块梁设置在所述下箱型短柱侧壁并与所述第三隔板持平,所述第三隔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位于所述下箱型短柱内并穿过所述第三隔板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底部与所述下端板相抵,所述结构胶填充于所述套筒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建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型短柱内并位于所述上端板下方与所述第一隔板上方之间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操作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建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模块角件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上模块柱和所述上模块梁横截面积;所述下层模块角件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下模块柱和所述下模块梁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建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长螺杆直径相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套筒直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建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长度等于所述下端板与所述第三隔板之间静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霓徐福泉张兰英曲可鑫易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住人居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