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的移动就位支架系统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桥梁的移动就位支架系统。
技术介绍
桥梁是架设在江河之上使车辆行人通行的建筑物。图1为桥梁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所示,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等构造物组成;其中,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10,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根桩21,承台22和桥跨支承结构23。多根根桩21的顶部通过承台22联接为一体,根桩21设置于土中将承受的荷载传递到地基持力层上,承台22之上固定桥跨支承结构23,其中,桥跨支承结构包括位于桥梁两端的桥台和位于桥梁中间的桥墩。将桥跨结构固定到桥跨支承结构之上的施工方式主要有原位现浇、预制架设及预制横移等等。而当新建桥梁要跨越既有道路时,不允许中断部分或全部交通,为保证施工安全无法采用原位现浇或预制架设。目前桥跨结构的预制横移是通过桥梁的横移就位支架(即桥梁的移动就位支架系统)实现的,装有电动台车等结构,结构复杂且笨重。因此,桥梁的移动就位支架系统结构复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的移动就位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墩旁支撑架,所述墩旁支撑架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桥梁的桥跨支承结构的上表面;/n移动结构,包括滑道和移动座,所述滑道固定于所述墩旁支撑架之上,所述移动座置于所述滑道之上,所述移动座用来承载所述桥梁的桥跨结构;/n其中,所述移动座能够在所述滑道上沿所述桥梁的横桥向移动,带动所述桥跨结构移动到所述桥跨支承结构之上的预设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的移动就位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墩旁支撑架,所述墩旁支撑架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桥梁的桥跨支承结构的上表面;
移动结构,包括滑道和移动座,所述滑道固定于所述墩旁支撑架之上,所述移动座置于所述滑道之上,所述移动座用来承载所述桥梁的桥跨结构;
其中,所述移动座能够在所述滑道上沿所述桥梁的横桥向移动,带动所述桥跨结构移动到所述桥跨支承结构之上的预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就位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旁支撑架在所述桥梁的横桥向与所述桥跨支承结构并排设置;
所述滑道还固定于所述桥跨支承结构之上;
其中,所述移动座能够在所述滑道上沿所述桥梁的横桥向移动,带动所述桥跨结构从所述墩旁支撑架之上移动到所述桥跨支承结构之上的预设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就位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墩旁支撑架平行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桥跨支承结构之间,且每个所述墩旁支撑架在所述桥梁的横桥向突出于所述桥跨支承结构;
其中,所述移动座能够在所述滑道上沿所述桥梁的横桥向移动,带动所述桥跨结构从所述墩旁支撑架突出于所述桥跨支承结构的位置移动到所述桥跨支承结构之上的预设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就位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包括:
滑道梁;
固定在所述滑道梁之上的下部滑板,所述下部滑板是聚四氟乙烯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就位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包括:
桥跨结构座体,用于承载所述桥跨结构;
固定在所述桥跨结构座体底部的上部滑板,所述上部滑板是不锈钢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就位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滑板在所述桥梁的横桥向的两端翘起,防止移动时破坏所述下部滑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就位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包括:
滑道梁;
固定在所述滑道梁之上的下部滑板,所述下部滑板是不锈钢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就位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包括:
桥跨结构座体,用于承载所述桥跨结构;
固定在所述桥跨结构座体底部的上部滑板,所述上部滑板是聚四氟乙烯板。
9.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移动就位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九林,梁志新,杨少宏,罗红春,郭亚娟,朵君泰,田圆圆,张润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