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芳胺基硅烷化合物、丙烯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烯烃催化聚合领域,特别是一种芳胺基硅烷化合物、丙烯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以镁、钛、卤素和给电子体作为基本成分的固体催化剂,可用于CH2=CHR丙烯聚合反应。在用于聚合反应时,要同时加入助催化剂烷基铝化合物以及外给电子体组分。对于丙烯的定向聚合,如果不加外给电子体,大多数催化剂所得聚合物等规度较低,一般低于90%,不利于工业生产和聚合物的应用。因此,对于多数丙烯聚合催化剂来说,外给电子体的加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外给电子体的种类己由最初的苯甲酸酯类发展到现在广泛使用的有机硅氧烷类。如US4562173中公布了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组分,其中包含通式为SiRm(OR’)4-m的有机硅氧烷化合物,其中R是氢原子、烷基或者芳基,R’是烷基或芳基,m的范围是0≤m≤4。该专利公开的实施例显示,使用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外给电子体,进行丙烯聚合,聚丙烯产物的等规度明显高于对比实施例对甲基苯甲酸乙酯外给电子体。专利CN1176258公开了一种丙烯聚合和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芳胺基硅烷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芳胺基硅烷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芳胺基硅烷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芳胺基硅烷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
其中,R1为C1-C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C1-C8的硅烷基;
R2、R3、R4、R5和R6各自独立地为H或者C1-C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R7、R8和R9各自独立地为C1-C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C1-C8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胺基硅烷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为甲基、乙基、丙基、三甲基硅基、三乙基硅基、二甲基乙基硅基或甲基二乙基硅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胺基硅烷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2、R3、R4、R5和R6各自独立地为H、甲基、乙基、丙基或异丙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胺基硅烷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7、R8和R9各自独立地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胺基硅烷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为甲基或三甲基硅基;
R2、R3、R4、R5和R6均为H;或者R3、R4和R5均为H,R2和R6均为异丙基;
R7、R8和R9各自独立地为甲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芳胺基硅烷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芳胺基硅烷化合物为(N-甲基苯胺基)三甲氧基硅烷、(N-甲基苯胺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甲基苯胺基)三乙氧基硅烷、(N-甲基苯胺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2,6-二异丙基-N-三甲基硅基苯胺基)三甲氧基硅烷、(2,6-二异丙基-N-三甲基硅基苯胺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6-二异丙基-N-三甲基硅基苯胺基)三乙氧基硅烷、(2,6-二异丙基-N-三甲基硅基苯胺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芳胺基硅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式II所示的芳胺与烷基锂在保护气氛围、-80℃~30℃条件下于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反应体系不经分离,向其中加入R7R8R9SiCl在-80℃~30℃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所述芳胺基硅烷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胺与烷基锂的摩尔比为1:(1~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胺与R7R8R9SiCl的摩尔比1:(1~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芳胺与烷基锂反应1-48小时;加入R7R8R9SiCl之后反应1-48小时。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胺为N-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N-丙级苯胺、N-甲基-2,6-二异丙基苯胺、N-甲基-2,6-二甲基苯胺、N-甲基-2,4,6-三甲基苯胺、N-甲基-2,4,6-三异丙基苯胺、N-乙基-2,6-二异丙基苯胺、N-乙基-2,6-二甲基苯胺、N-乙基-2,4,6-三甲基苯胺、N-乙基-2,4,6-三异丙基苯胺、2,6-二异丙基-N-三甲基硅基苯胺、2,6-二甲基-N-三甲基硅基苯胺、2,4,6-三甲基-N-三甲基硅基苯胺或2,4,6-三异丙基-N-三甲基硅基苯胺。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7R8R9SiCl为(CH3O)3SiCl、(C2H5O)3SiCl、CH3(CH3O)2SiCl、CH3(C2H5O)2SiCl、(C3H7O)3SiCl、(C4H9O)3SiCl、(CH3O)(C2H5O)2SiCl、(C2H5O)3SiCl、(CH3O)(C3H7O)2SiCl、(CH3O)(C2H5O)(C3H7O)SiCl、CH3(C3H7O)2SiCl、CH3(C4H9O)2SiCl、C2H5(CH3O)2SiCl、C2H5(C2H5O)2SiCl、C2H5(C3H7O)2SiCl或C2H5(C4H9O)2SiCl。
技术研发人员:义建军,崔亮,张希来,雷珺宇,郝海军,赵士胜,王科峰,庄俊鹏,张圣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