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湖原位生态-生物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176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湖原位生态‑生物修复方法,属于生态环保治理领域。本工艺主要包括:内源污染治理、外源污染截留、水动力循环系统、护坡修复区、水下植被微生态系统、水面浮岛净水装置、水中微生物菌剂、水中透氧膜组件、水质原位监测站。该工艺可辅助河湖恢复水生态循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逐步提升水质状况、驳岸等体系可丰富生态景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湖原位生态-生物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湖黑臭水治理领域,特别是一种河湖原位生态-生物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城市河道与开放水域水体黑臭问题已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黑臭水体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对人体健康、居住环境构成威胁,也严重损坏城市形象。由此可见,解决和治理城市水体黑臭问题迫在眉睫。然而,近年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出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水体出现季节性或终年黑臭现象。黑臭水体水生态恢复是重现河流“水清草茂”自然本色的必经之路,也是长效和稳定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生态-生物技术治理河湖水体污染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相关科技研发领域的热点,相关工艺技术的研发具备良好经济前景。生态-生物法是国外发展很快的一种新技术,它是利用人工培育的植物和特效微生物的自身生长规律,对河湖水体中目标污染物进行吸收、转移、降解,从而使得河湖水体得以恢复自然循环。该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低、低耗能、运维成本低等显著优势,此外不需投放药剂,故无二次污染,还能增加河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湖原位生态-生物修复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内源污染治理、外源污染截留、水动力循环系统、护坡修复区、水下植被微生态系统、水面浮岛净水装置、水中微生物菌剂、水中透氧膜组件、水质原位监测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湖原位生态-生物修复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内源污染治理、外源污染截留、水动力循环系统、护坡修复区、水下植被微生态系统、水面浮岛净水装置、水中微生物菌剂、水中透氧膜组件、水质原位监测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湖原位生态-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内源污染治理主要内容为清理河湖黑臭底泥与水中生活垃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湖原位生态-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源污染截留主要内容为在河湖岸边与居民房之间设置一条生态导流渠,生态导流渠内从下至上铺碎石、沙子、土,种植花草等植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湖原位生态-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动力循环系统主要内容为在河湖不同点位安装曝气推流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湖原位生态-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护坡修复区主要内容为水体与堤岸之间设置一道软性隔离带,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家胜张伦梁黄磊汤瑶仲惠川张会敏刘宝蕴
申请(专利权)人:奥为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山地生态科技研究所博川环境修复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