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药品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7103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0
一种颗粒药品包装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部设有左右方向的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部安装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部固定安装左右方向的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中心上方设有圆板,圆板内开设上下方向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下端固定安装第一竖管,第一竖管左右两侧靠近下端处对称开设竖向的长条孔,第一竖管外圈对应长条孔的位置套装套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个伺服电机的转速的调控,配合摆动、离心力等原理实现了将药品颗粒从堆积状态快速变为沿第一弧形板长度方向的依次排列状态,并且可以配合使用小口径的容器,使用小口径的容器有利于病人用药时使用,通过自动化操作可以轻松的实现双输送线上容器的加药,解决了传统的小颗粒药丸给容器加药不够精确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颗粒药品包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品包装
,具体地说是一种颗粒药品包装装置。
技术介绍
药品包装是指原用适当的材料或容器、利用包装技术对药物制剂的半成品或成品进行分(灌)、封、装、贴签等操作,为药品提供品质保证、鉴定商标与说明的一种加工过程的总称。对药品包装本身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从静态角度看,包装是用有关材料、容器和辅助物等材料将药品包装起来,起到应有的功能;从动态角度看,包装是采用材料、容器和辅助物的技术方法,是工艺及操作。药品包装按期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可分为内包装和外包装两大类。其功能主要有三方面,即保护功能、方便应用和商品宣传。药品有不同的形态,有的是扁平状的,有的是胶囊状的,有的球形颗粒状的,一些球形的颗粒药丸直径很小,进行包装前的给药瓶等容器加装时难度大,容易出现加药量不精确的情况,因此传统的设备往往需要复杂的结构来实现加药的精确性,造成了设备成本高,结构复杂等,而且效率不高,传统的药瓶口径大,使用者容易出现一次倒出过量的情况,特别时小颗粒药丸更加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容易浪费。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颗粒药品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部设有左右方向的第一滑轨(2),第一滑轨(2)上部安装第一滑块(3),第一滑块(3)上部固定安装左右方向的第一齿条(4),第一齿条(4)中心上方设有圆板(5),圆板(5)的轴为先后方向,圆板(5)内开设上下方向的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下端固定安装第一竖管(7),第一竖管(7)左右两侧靠近下端处对称开设竖向的长条孔(8),第一竖管(7)外圈对应长条孔(8)的位置套装套管(9),第一竖管(7)内部对应长条孔(8)的位置安装第二竖管(10),第二竖管(10)侧面与第一竖管(7)内壁接触配合,第二竖管(10)外侧与套管(9)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药品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部设有左右方向的第一滑轨(2),第一滑轨(2)上部安装第一滑块(3),第一滑块(3)上部固定安装左右方向的第一齿条(4),第一齿条(4)中心上方设有圆板(5),圆板(5)的轴为先后方向,圆板(5)内开设上下方向的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下端固定安装第一竖管(7),第一竖管(7)左右两侧靠近下端处对称开设竖向的长条孔(8),第一竖管(7)外圈对应长条孔(8)的位置套装套管(9),第一竖管(7)内部对应长条孔(8)的位置安装第二竖管(10),第二竖管(10)侧面与第一竖管(7)内壁接触配合,第二竖管(10)外侧与套管(9)内壁之间通过两个导向块(11)固定连接,导向块(11)均配合安装在对应的长条孔(8)内,第一竖管(7)的下端左右对称设置水平的挡板(12),挡板(12)的顶部靠近外端处与第一竖管(7)下端铰接连接,铰接轴上安装扭簧,第二竖管(10)的下端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竖向的推杆(13),推杆(13)的下端与对应的挡板(12)顶部接触配合,圆板(5)后侧固定安装与其同轴的转轴(14),转轴(14)通过轴座(15)安装在支架(16)上,支架(16)上安装伺服电机(17),伺服电机(17)输出轴上固定安装主动齿轮(18),转轴(14)的后端固定安装从动齿轮(19),主动齿轮(18)与从动齿轮(19)啮合配合,第一通孔(6)的上端固定连接电磁阀门(20)出口,电磁阀门(20)的进口固定连接输料管(21)的一端;第一竖管(7)的下端下侧设有左右方向的第一弧形板(22),第一弧形板(22)的左右两端与圆板(5)侧部之间均通过斜板(23)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板(22)与圆板同圆心,第一弧形板(22)的上部前后两侧对称设置第二弧形板(24),第二弧形板(24)的圆心位于圆板的轴线上,第二弧形板(24)底部与第一弧形板(22)侧部之间均通过弧形弹性板(25)固定连接,弧形弹性板(25)的凹侧朝向两个第二弧形板(24)之间,第二弧形板(24)底部与第一弧形板(22)上端之间均通过弹性布(26)固定连接,弹性布(26)位于弧形弹性板(25)的内侧,套管(9)的前后两侧与对应的第二弧形板(24)顶部中间处均通过弹性伸缩杆(27)铰接连接,第一弧形板(22)底部固定安装弧形的第二齿条(28),第二齿条(28)齿朝下,第二齿条(28)与第一齿条(4)啮合配合,斜板(23)的下端外侧均设有与其贴合的活动板(29),斜板(23)的下端前后两侧对称设置第二滑轨(30),活动板(29)的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美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