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追溯印刷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702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追溯印刷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追溯印刷方法通过特有的RGB分色的方式,在更广的色域中,获得印制品原稿的分色模型,克服现有技术中的4色印刷色域小的技术缺陷,特别是同时通过隐形制版的方式嵌入全产业链可追溯信息,使得到的印制品既具有“忠实原稿”的高保真印刷特征、又具有防复制防扫描、全产业链可追溯“优于原稿”的功能。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通过基色油墨选择、分色模型优化,在印刷精准、快速、全产业链可追溯的同时,实现仿真替代传统85%以上的潘通专色配墨、减少印刷原稿中专色使用、减少专色的洗机换墨带来的成本与工时效率损失,降低了印刷复制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适合胶印、也适合柔印、凹印等图文印刷与复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追溯印刷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伪印刷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追溯印刷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印刷复制、包装印刷行业的局限与突出问题:一是使用4色(CMYK)印刷模式、色域小、图像灰灰暗暗;另外,175线、调幅网点印刷,存在印刷视觉玫瑰斑,精度不高、视觉感知不够细腻精致。在图文设计软件PS中常有色域警告的RGB广色域图文、受4色印刷色域局限,难以表现靓丽的色彩(RGB广色域空间色彩难以表达)。故包装印刷大多采用专色、而大量使用专色的结果势必成本高、配色油墨浪费大(专色墨是4色基色墨的2-4倍价格)、洗机换墨、生产订单效率低下,特别是传统金属印刷行业、由于底白白度限制、图像4色印刷色域更小(仅为潘通色域的50%左右)、专色使用量更是达到60%以上。二是通用“4色CMYK+专色”印刷模式、千篇一律、易复制、不防伪。任何企业或个人,拿到印刷品只要通过扫描复制均可获得视觉效果相同的印刷品,真假难辨。三是印刷追溯难,特别是涉及食品安全、需要快速反应、精准管控、及时下架问题产品时,难以满足快速、及时、精准追溯要求。即使采用防伪印刷、一般仅限于品牌识别、若品牌有多家供应商、则更难开展快速供应链追溯,特别是大集团、大品牌、往往全国销售、涉及多家且复杂交错的供应链、如:婴幼儿奶粉、红牛饮料等金属包装产品,不仅包括品牌商自己的灌装企业,还涉及制罐容器企业、印刷企业、承印物材料企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产批号、日期等。也都有可能由于各自食品接触性材料制造、包装容器加工、灌装过程中的问题,导致事故。一旦终端市场发现问题需要反向供应商追溯,确定批号、范围、数量等、时间、市场追溯确认时间太长。另外,有时只为一个局部区域的供应商的问题,而导致全国所有货品下架和召回,品牌商、供应商陪绑损失巨大。如何克服现有的印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既有高清晰广色域效果、又具有防复制防扫描的防伪性能、又能实现全产业链快速、精准、可追溯的印刷,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追溯印刷方法及系统,以克服现有的印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既有高清晰广色域效果、又具有防复制防扫描的防伪性能、又能实现全产业链可追溯的印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印制品的可追溯印刷方法,所述可追溯印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信息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确定全产业链追溯信息的寻址方式;所述寻址方式为:或按颜色寻址、或按区位寻址、或按颜色和区位组合寻址;根据印制品的原稿色域和印刷匹配用色要求建立分色模型;根据印制品的原稿的特征、所述寻址方式和所述分色模型,采用循环打样验证的方式,将全产业链追溯信息采用不同的隐形潜入方式嵌入到印制品原稿的电子图文印版上,得到可追溯印制品合成印版文件;基于防伪印刷技术,对所述可追溯印制品印版文件、进行标准合规印版输出和印刷,即可得到全产业链可追溯印制品。可选的,所述获取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信息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之后还包括:对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进行赋码,获得暗码表示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可选的,所述隐形嵌入方式包括潜影嵌入、微码字符挂网嵌入、局部挂网嵌入、微码字符嵌入和矢量浮雕字符嵌入、特效隐形油墨印刷制版嵌入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可选的,所述根据印制品的原稿色域和印刷匹配用色要求建立分色模型,具体包括:对所述印制品的RGB原稿在PS软件环境中进行色域测量,判断所述印制品的原稿中的所有颜色是否均在CKYK的色域空间内;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是,则将印制品的原稿在PS软件环境、或AI图文设计制作和编辑软件环境下,转PDF标准格式后,借用CTP出版流程内置的4色分色模型,对印制品的原稿进行直接分色,获得印制品的原稿的CMYK4分色印版;或运用第三方分色软件,对印制品的原稿进行基于RGB基色油墨的分色,获得印制品原稿的RGB三基色油墨分色模型;所述第三方分色软件为ICISS分色软件,或GMG分色软件、CGS分色软件、PACKZ+ALwan市面专用多分色色彩管理软件中的一种;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否,即原稿色域超过CMYK4色色域,则测量超出CKYK的色域空间的颜色的数据或色样,作为原稿对应CMYK油墨色域以外需要拓展的基本色,并确定每种拓展基本色的色密度、或Lab、Lch值,利用所述拓展基本色对CKYK的油墨色域空间进行补充,并绘制基于Lab、或Lch颜色空间的“CMYK+拓展基本色”的包含一次色和二次色的油墨色域空间图,判断印制品的原稿色域是否包含在所述拓展后的油墨色域空间内;若绘制的拓展后的油墨空间颜色均大于或等于原稿色域空间,则油墨基色确定匹配可行,为后续构建分色模型奠定前期油墨色域匹配的可行条件;若所述拓展后的油墨色域空间,仍然不足以弥补原稿色域空间,则需要对不足部分继续拓展调整增加新的基色油墨,或将油墨色域空间的颜色不足的部分继续增强该基本色的色密度,达到足够弥补缺少的油墨空间;循环“分别绘制基于Lab、或Lch颜色空间的“CMYK+拓展基本色”的包含一次色和二次色的油墨色域空间”并与原稿色域比较;若油墨色域大于等于原稿色域,或在客户接受的容差范围,则“XMYK+拓展的基本色”油墨色域匹配确定;可以测量全部待用基色油墨光谱,采用第三方多分色软件构建基于该油墨色域的分色模型,完成对印制品的原稿的分色,获得印制品原稿的广色域印刷色分色模型。可选的,所述根据印制品的原稿色域和印刷匹配用色要求建立分色模型,之后还包括:对所述分色模型构建正确性进行识别和验证,可采用RGB格式的全色域标准图谱和中性灰图谱,用对应待检待验的分色模型进行分色,在GMG、CGS色彩管理软件支持下、均可方便的通过屏幕打样、或纸张打样、或实物打样获得分色模型验证的结果,用爱色丽仪器测量、并同时结合标准光源环境下视觉规范观察,二者结合色差在容许范围内即可视为分色模型构建正确、可以通过;当分色模型验证结果表示不通过时,需要重新修改优化分色模型,直至标准彩色测试原稿图谱与中性灰图谱分色后实际屏幕打样、或纸张打样、或实物打样色差Lab、Lch在容许范围内。可选的,所述采用循环打样验证的方式,将全产业链追溯信息采用不同的隐形潜入方式嵌入到印制品原稿的电子图文印版上,得到可追溯印制品合成印版,具体包括:根据印制品的原稿的特征判断印制品的原稿中是否存在图像网点,得到第一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在印制品的原稿的图像网点上采用分色挂网、局部挂网、网点编辑或微码字符挂网的方式进行全产业链追溯信息的隐形嵌入,并采用识别验证方式对嵌入信息进行识别和验证;判断印制品的原稿的特征判断印制品的原稿中是否存在矢量图案,得到第二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是,则在印制品的原稿的矢量图案上采用多分色网目叠印颜色视觉仿真,在网目调上做信息潜影;或对矢量图案区域的实地颜色直接开展微码字符嵌入,并采用识别验证方式对嵌入信息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制品的可追溯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追溯印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获取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信息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n确定全产业链追溯信息的寻址方式;所述寻址方式为:或按颜色寻址、或按区位寻址、或按颜色和区位组合寻址;/n根据印制品的原稿色域和印刷匹配用色要求建立分色模型;/n根据印制品的原稿的特征、所述寻址方式和所述分色模型,采用循环打样验证的方式,将全产业链追溯信息采用不同的隐形潜入方式嵌入到印制品原稿的电子图文印版上,得到可追溯印制品合成印版文件;/n基于防伪印刷技术,对所述可追溯印制品印版文件、进行标准合规印版输出和印刷,即可得到全产业链可追溯印制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制品的可追溯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追溯印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信息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
确定全产业链追溯信息的寻址方式;所述寻址方式为:或按颜色寻址、或按区位寻址、或按颜色和区位组合寻址;
根据印制品的原稿色域和印刷匹配用色要求建立分色模型;
根据印制品的原稿的特征、所述寻址方式和所述分色模型,采用循环打样验证的方式,将全产业链追溯信息采用不同的隐形潜入方式嵌入到印制品原稿的电子图文印版上,得到可追溯印制品合成印版文件;
基于防伪印刷技术,对所述可追溯印制品印版文件、进行标准合规印版输出和印刷,即可得到全产业链可追溯印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品的可追溯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商品制造的全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信息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全产业链追溯信息进行赋码,获得暗码表示的全产业链追溯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品的可追溯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嵌入方式包括潜影嵌入、微码字符挂网嵌入、局部挂网嵌入、微码字符嵌入和矢量浮雕字符嵌入、特效隐形油墨印刷制版嵌入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品的可追溯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印制品的原稿色域和印刷匹配用色要求建立分色模型,具体包括:
对所述印制品的RGB原稿在PS软件环境中进行色域测量,判断所述印制品的原稿中的所有颜色是否均在CKYK的色域空间内;
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是,则将印制品的原稿在PS软件环境、或AI图文设计制作和编辑软件环境下,转PDF标准格式后,借用CTP出版流程内置的4色分色模型,对印制品的原稿进行直接分色,获得印制品的原稿的CMYK4分色印版;或运用第三方分色软件,对印制品的原稿进行基于RGB基色油墨的分色,获得印制品原稿的RGB三基色油墨分色模型;所述第三方分色软件为ICISS分色软件,或GMG分色软件、PACKZ+ALwan市面专用多分色色彩管理软件中的一种;
若所述判断结果表示否,即原稿色域超过CMYK4色色域,则测量超出CKYK的色域空间的颜色的数据或色样,作为原稿对应CMYK油墨色域以外需要拓展的基本色,并确定每种拓展基本色的色密度、或Lab、Lch值,利用所述拓展基本色对CKYK的油墨色域空间进行补充,并绘制基于Lab、或Lch颜色空间的“CMYK+拓展基本色”的包含一次色和二次色的油墨色域空间图,判断印制品的原稿色域是否包含在所述拓展后的油墨色域空间内;
若绘制的拓展后的油墨空间颜色均大于或等于原稿色域空间,则油墨基色确定匹配可行,为后续构建分色模型奠定前期油墨色域匹配的可行条件;
若所述拓展后的油墨色域空间,仍然不足以弥补原稿色域空间,则需要对不足部分继续拓展调整增加新的基色油墨,或将油墨色域空间的颜色不足的部分继续增强该基本色的色密度,达到足够弥补缺少的油墨空间;
循环“分别绘制基于Lab、或Lch颜色空间的“CMYK+拓展基本色”的包含一次色和二次色的油墨色域空间”并与原稿色域比较;若油墨色域大于等于原稿色域,或在客户接受的容差范围,则“XMYK+拓展的基本色”油墨色域匹配确定;可以测量全部待用基色油墨光谱,采用第三方多分色软件构建基于该油墨色域的分色模型,完成对印制品的原稿的分色,获得印制品原稿的广色域印刷色分色具体油墨色域特征及数据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印制品的可追溯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印制品的原稿色域和印刷匹配用色要求建立分色模型,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分色模型构建正确性进行识别和验证,可采用RGB格式的全色域标准图谱和中性灰图谱,用对应待检待验的分色模型进行分色,在GMG、CGS色彩管理软件支持下、均可方便的通过屏幕打样、或纸张打样、或实物打样获得分色模型验证的结果,用爱色丽仪器测量、并同时结合标准光源环境下视觉规范观察,二者结合色差在容许范围内即可视为分色模型构建正确、可以通过;
当分色模型验证结果表示不通过时,需要重新修改优化分色模型,直至标准彩色测试原稿图谱与中性灰图谱分色后实际屏幕打样、或纸张打样、或实物打样色差Lab、Lch在容许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品的可追溯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僖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