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箱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02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纸箱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包括外机壳、支撑带和印刷滚筒;所述外机壳的表面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导孔;所述导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数量为二,且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转轴之间共同卷连有同一个支撑带;所述导孔的内部前后侧面之间于支撑带的正上方位置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部套接有印刷滚筒;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实现了印刷滚筒的印刷压力自动调节,对于不同后的瓦楞纸箱,可以做到相同的印刷压力,无需人工对印刷滚筒进行调节,纸箱印刷的切换效率大幅提高,且降低了人力成本,避免了印刷不清晰、缺印以及瓦楞坍塌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纸箱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本专利技术属于印刷机
,具体的说是一种纸箱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技术介绍
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专利技术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CN206899985U一种纸箱印刷机的印刷单元,该装置在机体两侧面上安装支撑台,在支撑台上活动设置滑块,通过操作把手带动支撑台上的定滑轮的转动,进而带动钢丝拉伸,带动滑块及其上的电机的水平移动,从而实现电机及其上的两段轴体的水平移动,通过电机上的两段轴体的可移动调节,实现两段轴体对不同尺寸的印刷滚筒的夹持安装,并可带动印刷滚筒的转动,从而可达到该印刷装置上的印刷部的便捷安装更换。然而现有技术的纸箱印刷机,大多采用一体化的安装方式,印刷滚筒与底部的支撑带之间的距离固定,即使进行了组合改进,在对不同厚度的纸箱进行印刷时,无法自动适应调整,印刷过程中,当纸箱的厚度较厚时,印刷滚筒对纸箱的压力较大,进而导致纸箱内部瓦楞的坍塌,使得纸箱的抗压强度大幅缩减,影响纸箱正常使用,当纸箱的厚度较薄时,印刷滚筒与纸箱的印刷压力较小,使得纸箱表面无法清晰印刷,甚至出现印刷缺料,为了避免该问题的发生,纸箱印刷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调试,严重的影响生产效率,增加了人力成本等问题。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司设计研发了一种纸箱印刷机的印刷单元,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的纸箱印刷机,大多采用一体化的安装方式,印刷滚筒与底部的支撑带之间的距离固定,即使进行了组合改进,在对不同厚度的纸箱进行印刷时,无法自动适应调整,印刷过程中,当纸箱的厚度较厚时,印刷滚筒对纸箱的压力较大,进而导致纸箱内部瓦楞的坍塌,使得纸箱的抗压强度大幅缩减,影响纸箱正常使用,当纸箱的厚度较薄时,印刷滚筒与纸箱的印刷压力较小,使得纸箱表面无法清晰印刷,甚至出现印刷缺料,为了避免该问题的发生,纸箱印刷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调试,严重的影响生产效率,增加了人力成本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纸箱印刷机的印刷单元。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纸箱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包括外机壳、支撑带和印刷滚筒;所述外机壳为长方体结构设计;所述外机壳的表面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导孔;所述外机壳的前端面靠近外机壳的下表面位置固连有输送板;所述外机壳的后端面靠近外机壳的下表面位置固连有放置板;所述外机壳、输送板和放置板的下表面均固连有支柱;所述输送板的内部开设有输送腔;所述输出腔的前后侧面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数量为二,且前后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共同卷连有同一个输送带;所述输送板的前端面于其中一个第一转轴位置固连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第一转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导槽;所述输送带的表面于导槽位置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导块,左右对应导块之间固连有纸箱;所述导孔的内部前后侧面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数量为二,且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转轴之间共同卷连有同一个支撑带;所述外机壳的前端面于其中任意一个第二转轴位置固连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第二转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孔的内部前后侧面之间于支撑带的正上方位置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部套接有印刷滚筒,且印刷滚筒的内径大于支撑柱的外径;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于印刷滚筒的前后位置均固连有导向板,且印刷滚筒均上下滑动连接于两个导向板;工作时,直线印刷机是在纸箱上特别是在厚纸板上印刷文字或图案,从而让产品包装箱外表具有丰富的表现内容,然而现有技术的纸箱印刷机,采用一体化的安装方式,印刷滚筒与底部的支撑带之间的距离固定,在对不同厚度的纸箱进行印刷时,无法自动适应调整,印刷过程中,当纸箱的厚度较厚时,印刷滚筒对纸箱的压力较大,进而导致纸箱内部瓦楞的坍塌,使得纸箱的抗压强度大幅缩减,影响纸箱正常使用,当纸箱的厚度较薄时,印刷滚筒与纸箱的印刷压力较小,使得纸箱表面无法清晰印刷,甚至出现印刷缺料,为了避免该问题的发生,纸箱印刷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调试,严重的影响生产效率,增加了人力成本等问题,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纸箱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当需要通过该印刷机进行纸箱表面印刷时,首先将未印刷的纸箱放置于输送板的上方,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动会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进而带动输送带运动,输送带进而带动其表面的导块在输送板表面的对应导槽内运动,通过导块使得纸箱被不断的导入到外机壳的内部,并落入到支撑带的上表面,与此同时第二电机转动,第二电机会带动第二转轴的转动,第二转动进而带动支撑带的运动,实现支撑带上方的纸箱不断的向前移动,当纸箱移动到印刷滚筒的下方时,纸箱会将轻质的印刷滚筒顶起,印刷滚筒由于受到推力作用而发生转动,且印刷滚筒由于受到两个导向板的导向作用,不会出现左右方向偏移问题,印刷滚筒转动进而可以实现对纸箱表面的有效印刷,由于印刷滚筒的重力固定,当纸箱置于印刷滚筒的下方时,可以受到均匀固定的印刷压力,印刷压力不会因纸箱厚度的变化而改变,因而该印刷机适应性较强,可以满足多种厚度瓦楞纸箱的印刷要求,通过本专利技术有效的实现了印刷滚筒的印刷压力自动调节,对于不同厚度的瓦楞纸箱,可以做到相同的印刷压力,无需人工对印刷滚筒进行调节,纸箱印刷的切换效率大幅提高,且降低了人力成本,避免了印刷不清晰、缺印以及瓦楞坍塌问题的发生。优选的,所述外机壳的前后侧壁之间于印刷滚筒的右侧位置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动力柱;所述动力柱的数量为三,且呈现三角形分布,靠近印刷滚筒的两个动力柱位于同一竖直线;所述外机壳的前端端面于右侧位置的动力柱位置固连有第三电机,且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动力柱之间固定连接;三个所述动力柱的外弧面靠近动力柱的前端面位置均固连有第一环齿;三个所述第一环齿之间共同啮合连接有同一个传动链;所述印刷滚筒的外弧面于传动链位置固连有第二环齿,且第二环齿与传动链之间啮合连接;工作时,通过设置动力柱,当第三电机转动时,第三电机会带动动力柱转动,动力柱会带动第一转环转动,第一齿环进而带动传动链转动,通过传动链可以使得第二齿环转动,第二齿环可以实现印刷滚筒的转动,由于靠近印刷滚筒位置的传动链为竖直设置方式,当印刷滚筒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时,印刷滚筒可以在传动链上向上运动,稳定印刷时,传动链又可以对印刷滚筒提供动力,通过印刷滚筒与支撑带的同速转动,大幅减少了纸箱与印刷滚筒和支撑带的摩擦作用力,避免了印刷过程中,纸箱与印刷滚筒之间相对运动导致印刷滑花问题。优选的,所述外机壳的前后侧壁于两个第二转轴之间位置共同转动连接有支撑转轴,且支撑转轴位于印刷滚筒的正下方位置,支撑转轴的外径与两个第二转轴的外径之间均相等;工作时,由于支撑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纸箱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包括外机壳(1)、支撑带(2)和印刷滚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壳(1)为长方体结构设计;所述外机壳(1)的表面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导孔;所述外机壳(1)的前端面靠近外机壳(1)的下表面位置固连有输送板(11);所述外机壳(1)的后端面靠近外机壳(1)的下表面位置固连有放置板(12);所述外机壳(1)、输送板(11)和放置板(12)的下表面均固连有支柱(13);所述输送板(11)的内部开设有输送腔;所述输出腔的前后侧面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一转轴(14);所述第一转轴(14)的数量为二,且前后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转轴(14)的表面共同卷连有同一个输送带(15);所述输送板(11)的前端面于其中一个第一转轴(14)位置固连有第一电机(16),且第一电机(16)的输出轴与对应的第一转轴(1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导槽;所述输送带(15)的表面于导槽位置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导块(17),左右对应导块(17)之间固连有纸箱;所述导孔的内部前后侧面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二转轴(21);所述第二转轴(21)的数量为二,且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转轴(21)之间共同卷连有同一个支撑带(2);所述外机壳(1)的前端面于其中任意一个第二转轴(21)位置固连有第二电机(22),且第二电机(22)的输出轴与对应的第二转轴(2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孔的内部前后侧面之间于支撑带(2)的正上方位置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柱(31);所述支撑柱(31)的外部套接有印刷滚筒(3),且印刷滚筒(3)的内径大于支撑柱(31)的外径;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于印刷滚筒(3)的前后位置均固连有导向板(32),且印刷滚筒(3)均上下滑动连接于两个导向板(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箱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包括外机壳(1)、支撑带(2)和印刷滚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壳(1)为长方体结构设计;所述外机壳(1)的表面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导孔;所述外机壳(1)的前端面靠近外机壳(1)的下表面位置固连有输送板(11);所述外机壳(1)的后端面靠近外机壳(1)的下表面位置固连有放置板(12);所述外机壳(1)、输送板(11)和放置板(12)的下表面均固连有支柱(13);所述输送板(11)的内部开设有输送腔;所述输出腔的前后侧面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一转轴(14);所述第一转轴(14)的数量为二,且前后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转轴(14)的表面共同卷连有同一个输送带(15);所述输送板(11)的前端面于其中一个第一转轴(14)位置固连有第一电机(16),且第一电机(16)的输出轴与对应的第一转轴(1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导槽;所述输送带(15)的表面于导槽位置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导块(17),左右对应导块(17)之间固连有纸箱;所述导孔的内部前后侧面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第二转轴(21);所述第二转轴(21)的数量为二,且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转轴(21)之间共同卷连有同一个支撑带(2);所述外机壳(1)的前端面于其中任意一个第二转轴(21)位置固连有第二电机(22),且第二电机(22)的输出轴与对应的第二转轴(2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孔的内部前后侧面之间于支撑带(2)的正上方位置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柱(31);所述支撑柱(31)的外部套接有印刷滚筒(3),且印刷滚筒(3)的内径大于支撑柱(31)的外径;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于印刷滚筒(3)的前后位置均固连有导向板(32),且印刷滚筒(3)均上下滑动连接于两个导向板(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纸箱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壳(1)的前后侧壁之间于印刷滚筒(3)的右侧位置共同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亮陈龙苏平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华艺柔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