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模型的摆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3D打印机
本申请属于3D打印
,尤其涉及一种3D模型的摆放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3D打印技术中,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资源,可以将两个或更多的3D模型同时进行打印,但是在模型的预处理过程中,往往是靠操作人员的经验进行模型摆放,经常出现两个模型之间摆放间距过大的情况,导致空间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模型的摆放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3D打印机,以解决现有的3D模型摆放空间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3D模型的摆放方法,可以包括:对第一3D模型和第二3D模型分别进行降维处理,得到与所述第一3D模型对应的第一平面图形和与所述第二3D模型对应的第二平面图形;确定所述第一平面图形的最小外接矩形;确定所述第二平面图形的凸包,并在所述凸包中确定插入点;将所述最小外接矩形在所述插入点进行逐步插入试探,确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模型的摆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对第一3D模型和第二3D模型分别进行降维处理,得到与所述第一3D模型对应的第一平面图形和与所述第二3D模型对应的第二平面图形;/n确定所述第一平面图形的最小外接矩形;/n确定所述第二平面图形的凸包,并在所述凸包中确定插入点;/n将所述最小外接矩形在所述插入点进行逐步插入试探,确定最终的摆放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模型的摆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第一3D模型和第二3D模型分别进行降维处理,得到与所述第一3D模型对应的第一平面图形和与所述第二3D模型对应的第二平面图形;
确定所述第一平面图形的最小外接矩形;
确定所述第二平面图形的凸包,并在所述凸包中确定插入点;
将所述最小外接矩形在所述插入点进行逐步插入试探,确定最终的摆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模型的摆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凸包中确定插入点,包括:
对所述凸包进行采样,得到各个采样点的深度值;
使用单调队列算法遍历各个采样点的深度值,得到各个采样点的输出值;
将输出值最大的采样点确定为插入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模型的摆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单调队列算法遍历各个采样点的深度值,得到各个采样点的输出值,包括:
将各个采样点的深度值构造为深度值序列;
确定与所述最小外接矩形对应的滑动窗;
使用单调队列算法将所述滑动窗在所述深度值序列中逐次滑动,得到所述滑动窗在各个采样点的输出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模型的摆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最小外接矩形在所述插入点进行逐步插入试探,确定最终的摆放位置,包括:
使用二分逼近算法将所述最小外接矩形在所述插入点进行逐步插入试探,直至所述最小外接矩形与所述第二平面图形发生边界碰撞为止;
将所述最小外接矩形与所述第二平面图形发生边界碰撞前的位置确定为第一位置;
使用二分逼近算法将所述第一平面图形从所述第一位置起始进行逐步插入试探,直至所述第一平面图形与所述第二平面图形发生边界碰撞为止;
将所述第一平面图形与所述第二平面图形发生边界碰撞前的位置确定为最终的摆放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模型的摆放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翼龙,易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必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