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灵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857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4
一种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包括下壳结构、上壳结构、推动结构、抽气结构、集气结构、风干结构,下壳结构包括下壳、连接框,上壳结构包括上壳、第一密封环、固定环、挤压块、第一弹簧、固定块,推动结构包括气缸、推动杆、支撑板、第二密封环、散热框、加热棒、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气缸、推动杆驱动支撑板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支撑板、第二弹簧、固定环及第一密封环向下移动,以便挤压固定环下方的胶料,将其从挤压框的下端向下挤出,第二弹簧对固定环起到有效的支撑及减震缓冲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在木板的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木板上的裂缝进行涂胶处理,以便防止裂缝的扩大,保证木板的质量。现有的裂缝涂胶装置在进行涂胶的过程中,往往不具有对涂在裂缝中的胶风干的功能,裂缝中的胶干化的效率低;并且涂胶装置内部的胶无法全部的被挤出,导致胶资源的浪费,增加了裂缝处理的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为达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包括下壳结构、设置于所述下壳结构上的上壳结构、设置于所述上壳结构内的推动结构、设置于所述推动结构上的抽气结构、设置于所述上壳结构外部的集气结构、设置于所述下壳结构下方的风干结构,所述下壳结构包括下壳、设置于所述下壳下方的连接框,所述上壳结构包括上壳、设置于所述上壳内的第一密封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环内的固定环、设置于所述固定环内的挤压块、设置于所述挤压块上方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上方的固定块,所述推动结构包括气缸、设置于所述气缸上的推动杆、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下端的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密封环、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散热框、收容于所述散热框内的加热棒、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r>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环收容于所述上壳内且与其内圆周面滑动接触,所述固定环的外圆周面与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块收容于所述固定环内且与其内圆周面滑动接触,所述固定块收容于所述固定环内且与其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挤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环收容于所述上壳内且与其内圆周面滑动接触,所述支撑板收容于所述第二密封环内且与其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抽气结构包括抽气管、设置于所述抽气管上的风机,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抽气管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集气结构包括集气框、设置于所述集气框上的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集气框内的活塞、设置于所述活塞下方的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左右两侧的支撑块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块上的第三弹簧。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设有阀门,所述集气框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集气框的侧面与所述上壳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集气框的上表面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集气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收容于所述集气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活塞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六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活塞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一端与所述集气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风干结构包括挤出框、设置于所述挤出框外部的轴承、设置于所述轴承外部的第一旋转框、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框上方的第二旋转框、设置于所述挤出框外部的固定框、设置于所述固定框内部的若干隔板、位于所述固定框上方的集中框67。优选地,所述挤出框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顶靠在所述下壳的下表面上,所述挤出框的上端收容于所述连接框内,所述挤出框穿过所述轴承的内圈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旋转框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框上设有位于其下表面的若干朝向所述挤出框下端倾斜的吹气孔、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七通孔,所述第二旋转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旋转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框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二旋转框的下端正对所述第七通孔,所述第二旋转框内圆周面上设有若干第八通孔。优选地,所述挤出框穿过所述固定框的内部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开口且正对所述第八通孔,所述第八通孔设有若干个且沿周向倾斜设置,所述固定框的外圆周面顶靠在所述第二旋转框的内圆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九通孔,所述隔板收容于所述固定框内且与所述固定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二旋转框的内圆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集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出框贯穿所述集中框的内外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的下端设有开口且对准所述第九通孔,所述集中框的上表面设有第十通孔,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十通孔且与所述集中框的山表面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通过气缸、推动杆驱动支撑板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支撑板、第二弹簧、固定环及第一密封环向下移动,以便挤压固定环下方的胶料,将其从挤压框的下端向下挤出,第二弹簧对固定环起到有效的支撑及减震缓冲作用;并且,在固定环、第一密封环的下表面顶靠在下壳的内腔底面上时,此时可以朝向支撑板与固定环之间的间隙吹气,然后使得挤压块在挤压框内向下移动,以便将胶料全部的从上壳、下壳及挤压框内全面的接触,减少胶料资源的浪费;同时可以通过及其框将空气集中,然后经过第二管道传输至集中框、固定框、第二旋转框及第一旋转框下壁上的吹气孔斜向下吹出,且吹到挤压框下端挤出的胶料,有利于对胶料的出产固化风干等处理;并且隔板、周向倾斜设置的第八通孔的设置可以防止空气在固定框内形成周向旋转的空气流动,并且可以驱动所述第二旋转框在固定框上稳定的旋转,进而使得第一旋转框及吹气孔随之旋转,从而可以将挤出的胶上的灰尘杂质等清除,并且风干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的沿A-A’方向的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的沿B-B’方向的剖面图;图4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的沿C-C’方向的剖面图;图5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的沿D-D’方向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包括下壳结构1、设置于所述下壳结构1上方的上壳结构2、设置于所述上壳结构2内的推动结构3、设置于所述推动结构3上的抽气结构4、集气结构5、位于所述下壳结构1下方的风干结构6。如图1所示,所述下壳结构1包括下壳11、设置于所述下壳11下方的连接框12。所述下壳11可以为长方体,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包括下壳结构、设置于所述下壳结构上的上壳结构、设置于所述上壳结构内的推动结构、设置于所述推动结构上的抽气结构、设置于所述上壳结构外部的集气结构、设置于所述下壳结构下方的风干结构,所述下壳结构包括下壳、设置于所述下壳下方的连接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结构包括上壳、设置于所述上壳内的第一密封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环内的固定环、设置于所述固定环内的挤压块、设置于所述挤压块上方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上方的固定块,所述推动结构包括气缸、设置于所述气缸上的推动杆、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下端的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密封环、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散热框、收容于所述散热框内的加热棒、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包括下壳结构、设置于所述下壳结构上的上壳结构、设置于所述上壳结构内的推动结构、设置于所述推动结构上的抽气结构、设置于所述上壳结构外部的集气结构、设置于所述下壳结构下方的风干结构,所述下壳结构包括下壳、设置于所述下壳下方的连接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结构包括上壳、设置于所述上壳内的第一密封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环内的固定环、设置于所述固定环内的挤压块、设置于所述挤压块上方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上方的固定块,所述推动结构包括气缸、设置于所述气缸上的推动杆、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下端的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密封环、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散热框、收容于所述散热框内的加热棒、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环收容于所述上壳内且与其内圆周面滑动接触,所述固定环的外圆周面与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块收容于所述固定环内且与其内圆周面滑动接触,所述固定块收容于所述固定环内且与其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挤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环收容于所述上壳内且与其内圆周面滑动接触,所述支撑板收容于所述第二密封环内且与其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结构包括抽气管、设置于所述抽气管上的风机,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抽气管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结构包括集气框、设置于所述集气框上的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集气框内的活塞、设置于所述活塞下方的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左右两侧的支撑块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块上的第三弹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的木板加工用裂缝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灵
申请(专利权)人:曾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