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微球、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64683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自主合成的化合物对纳米磁性微球进行表面改性,接着在改性后的磁性纳米颗粒表面进行单体聚合,最后得到磁性微球,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也提供了将改性后的纳米磁性微球或者单体聚合后的磁性微球在体外诊断试剂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毒性低、合成工艺简单、能够保障磁性颗粒稳定性,并且合成的磁性微球单分散性好以及具有良好的抗非特异性吸附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性微球、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领域的原材料,具体涉及用于体外诊断试剂中的原材料。
技术介绍
表面修饰羧基、氨基的磁性微球,广泛应用于免疫检测领域,尤其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中,作为固相结合物被各大试剂厂家应用在试剂中。利用磁珠表面的羧基或氨基等活性基团将抗原或抗体通过共价交联的方式包被在磁珠表面,从而制备出具备抗原抗体结合能力的免疫磁性微球;人体生物样本中的待测物通过抗原抗体结合的方式被识别,再利用化学发光技术将检测信号放大,已达到精准测量待测物浓度的目的;但是表面修饰羧基、氨基的磁性微球之间容易发生团聚,稳定性差,但分散性不好,最后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或者原材料严重浪费,目前对磁性颗粒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包括采用表面活性剂、硅烷试剂以及有机高分子聚合物,采用表面活性剂以及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对磁性颗粒表面进行改性时,对磁性颗粒进行分离时,表面活性剂不容易清除掉,导致整个工序复杂以及检测结果不准确;并且硅烷试剂大多气味以及毒性很大,不利于实验人员以及环境的保护;并且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的检测灵敏度很高,所以对试剂中的原材料的抗非特异性吸附的要求比较高,故其中的原材料的合成要求比较高,故很多原材料都是进口的,价格昂贵,所以现在急需开发另外一种毒性低、能够简化整个合成工艺、能够保障磁性颗粒稳定性、分散性以及磁饱和性的化合物对磁性颗粒表面进行改性,并且开发一种应用这种化合物制备磁性颗粒的方法,并且能够抗非特异性吸附的磁性微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毒性低、合成工艺简单、能够保障磁性颗粒稳定性、分散性以及磁饱和性的磁性微球制备方法、采用这种制备方法制备出来的抗非特异性吸附的磁性微球以及这种磁性微球的用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磁性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采用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对磁性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进一步的,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改性后的磁性纳米颗粒表面进行单体聚合形成磁性微球。进一步的,所述磁性纳米颗粒的成分为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掺杂有Co、Ni、Mn、Zn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元素的四氧化三铁或者三氧化二铁,掺杂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为0-5%,磁性纳米颗粒的粒径在1-250nm之间。进一步的,式1中的R1为F或者H,R3为F或者H。进一步的,1中的R2为F或者H或者丙烯基或者如式(A)所示的结构。进一步的,式(A)中的R6为1至18个碳中的任意一种的碳链。进一步的,式1中的R4为F或者H或者丙烯基或者如式(A)所示的结构。进一步的,式1中的R5为丙烯基或者如式(A)所述的结构。进一步的,采用如式1所示的化学物对磁性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的具体步骤如下:a1、将磁性纳米颗粒与式1所示的化合物溶解在溶剂1中;在惰性气体或者空气环境中,加热反应;b1、反应完成后,将磁性纳米颗粒分离出来并用a1中的溶剂1进行清洗。进一步的,所述磁性纳米颗粒:式1所示的化合物质量比为:10:1-300:1;优选的,所述磁性纳米颗粒:式1所示的化合物质量比为:20:1-100:1;更优选的,所述磁性纳米颗粒:式1所示的化合物质量比为:30:1-40:1;进一步的,所述溶剂1为甲苯、辛烷、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正己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进一步的,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或者氦气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步骤a1中加热反应的具体要求为:加热到20℃至150℃,反应时间为30分钟至24小时;进一步的,步骤a1中加热反应的具体要求为:加热到65℃,反应时间为20h。进一步的,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a2、将改性后的磁性纳米颗粒分散于苯乙烯类单体和共聚单体中,加入溶剂2、分散剂和引发剂,加热反应;b2、反应完成后,将磁性聚合物微球分离出来并用a2中的溶剂2进行清洗。进一步的,所述磁性纳米颗粒、苯乙烯类单体、共聚单体、分散剂、引发剂以及溶剂2占单体的质量份数分别如下:苯乙烯类单体为100质量份,磁性纳米颗粒为0.2-1000质量份,共聚单体为0-20质量份,分散剂为0-20质量份,引发剂为0-4质量份,溶剂2为100-5000质量份;优选的,所述磁性纳米颗粒、苯乙烯类单体、共聚单体、分散剂、引发剂以及溶剂2占单体的质量份数分别如下:苯乙烯类单体为100质量份,则磁性纳米颗粒为20-200质量份,共聚单体为0-15质量份,分散剂为0-5质量份,引发剂为0-3质量份,溶剂为500-2500质量份。进一步的,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a2、将改性后的磁性纳米颗粒分散于苯乙烯类单体和共聚单体中,加入溶剂2、分散剂和引发剂,加热反应;b2、在初步聚合物中继续加入共聚单体,加热反应;c2、反应完成后,将磁性聚合物微球分离出来并用a2中的溶剂2进行清洗。进一步的,所述磁性纳米颗粒、苯乙烯类单体、共聚单体、分散剂、引发剂以及溶剂2占单体的质量份数分别如下:苯乙烯类单体为100质量份,磁性纳米颗粒为0.2-1000质量份,共聚单体为0-20质量份,分散剂为0-20质量份,引发剂为0-4质量份,溶剂2为100-5000质量份;优选的,所述磁性纳米颗粒、苯乙烯类单体、共聚单体、分散剂、引发剂以及溶剂2占单体的质量份数分别如下:苯乙烯类单体为100质量份,则磁性纳米颗粒为20-200质量份,共聚单体为0-15质量份,分散剂为0-5质量份,引发剂为0-3质量份,溶剂为500-2500质量份。进一步的,苯乙烯类单体为苯乙烯或者二乙烯基苯;进一步的,所述共聚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进一步的,所述共聚单体为如式B所示化合物或者如式C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进一步的,溶剂2为甲醇、乙醇和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更进一步的,溶剂2中为甲醇、乙醇和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并且溶剂中包含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锂、硫酸钠、硫酸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盐。进一步的,分散剂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或者聚乙烯醇。进一步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戊腈或者过氧化苯甲酰。进一步的,式B中的R7为H或者甲基。进一步的,式B中的R8为羧甲基或者羧甲基的钾盐、铵盐、钠盐或者(-(CH2)n-SO3H),n为0-6或者(-(CH2)n-SO3H)的钾盐、铵盐、钠盐,n为0-6。进一步的,式C中的R9为H或者甲基,式C中的R10为-(CH2)n-,n为1-4,式C中的R11为-(CH2)n-,n为1-6,式C中的R12为羧基或者羧基的钠盐、钾盐、铵盐或者磺酸基或者磺酸基的钾盐、铵盐、钠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制备方法制备出来的磁性微球在体外诊断试剂中的用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对磁性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采用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对磁性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磁性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采用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对磁性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改性后的磁性纳米颗粒表面进行单体聚合形成磁性微球。
优选的,所述磁性纳米颗粒的成分为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掺杂有Co、Ni、Mn、Zn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元素的四氧化三铁或者三氧化二铁,掺杂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为0-5%,磁性纳米颗粒的粒径在1-250nm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1中的R1为F或者H,R3为F或者H。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1中的R2为F或者H或者丙烯基或者如式(A)所示的结构,优选的,所述R6为1至18个碳中的任意一种的碳链。



优选的,所述式1中的R4为F或者H或者丙烯基或者如式(A)所示的结构,优选的,所述式1中的R5为丙烯基或者如式(A)所述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式1所示的化学物对磁性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的具体步骤如下
a1、将磁性纳米颗粒与式1所示的化合物溶解在溶剂1中;在惰性气体或者空气环境中,加热反应;
b1、反应完成后,将磁性纳米颗粒分离出来并用a1中的溶剂1进行清洗。
优选的,所述磁性纳米颗粒:式1所示的化合物质量比为:10:1-300:1;更优选的,所述磁性纳米颗粒:式1所示的化合物质量比为:20:1-100:1,更优选的,所述磁性纳米颗粒:式1所示的化合物质量比为:30:1-40:1;更优选的,所述溶剂1为甲苯、辛烷、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正己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更优选的,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或者氦气中的一种;更优选的,在步骤a1中加热反应的具体要求为:加热到20℃至150℃,反应时间为30分钟至24小时;更优选的,在步骤a1中加热反应的具体要求为:加热到65℃,反应时间为20小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改性后的磁性纳米颗粒表面进行单体聚合形成磁性微球的具体步骤为:
a2、将改性后的磁性纳米颗粒分散于苯乙烯类单体和共聚单体中,加入溶剂2、分散剂和引发剂,加热反应;
b2、反应完成后,将磁性聚合物微球分离出来并用a2中的溶剂2进行清洗。
优选的,所述磁性纳米颗粒、苯乙烯类单体、共聚单体、分散剂、引发剂以及溶剂2占单体的质量份数分别如下:苯乙烯类单体为100质量份,磁性纳米颗粒为0.2-1000质量份,共聚单体为0-20质量份,分散剂为0-20质量份,引发剂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露霆刘丰马如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