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廷杨专利>正文

收烟除雾二次动力和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6812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收烟除雾二次动力和净化系统,包括主净化装置、管道净化装置和二次动力净化装置,主净化装置包括机壳和安装于机壳内的第一风机和主净化装置,机壳的下部设有主进风口,机壳的上端设有主净化出风口,二次动力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的第二风机和二次净化装置,壳体的一端设有二次进风口,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主净化出风口与管道净化装置的一端连接,管道净化装置的另一端与二次进风口连接。使用时,主净化装置可以去除烟气中的大部分有害物质。通过将主净化装置、管道净化装置和二次动力净化装置串连,可最大限度地将烟气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去除干净,达到完全净化烟气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烟除雾二次动力和净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气体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烟除雾二次动力和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空气污染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日益突显,人类提高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需要更洁净的空气和干净的环境。因此,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有较大的提高。但目前各种净化装置存在技术落后、能耗高、体积庞大且净化效果不好的问题,对生产和生产活产生的污染气体无法进行快速净化且净化后也达不到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最大限度地将烟气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去除干净,完全净化烟气的收烟除雾二次动力和净化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收烟除雾二次动力和净化系统,包括主净化装置、管道净化装置和二次动力净化装置,所述主净化装置包括机壳和安装于机壳内的第一风机和主净化装置,所述机壳的下部设有主进风口,所述机壳的上端设有主净化出风口,所述二次动力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的第二风机和二次净化装置,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二次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所述主净化出风口与管道净化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管道净化装置的另一端与二次进风口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净化装置还包括集油水槽、进风孔板、第一冷却水箱、第二冷却水箱和第三冷却水箱,所述机壳包括后板和侧板,侧板设置为两块并分别固定于后板的两侧,所述集油水槽固定机壳的下端,所述主进风孔板连接于集油水槽的上侧并呈倾斜设置,所述主进风孔板、第一冷却水箱、第二冷却水箱和第三冷却水箱均固定于两块侧板之间并自下而上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机壳的上部,所述进风孔板上设有多个进风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冷却水箱包括第一箱体、第一出水管和第一溢流管,所述第一箱体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与第一箱体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后板相对并能将第一箱体内的液体引流到后板与主进风板下孔边线之间。,所述第一溢流管的一端与第一箱体连接,所述第一溢流管的另一端与后板相对并能将第一箱体内的液体引流到后板与主吸风板下孔线之间,水不能落到主吸风板上掉入锅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冷却水箱包括第二箱体、第二出水管和第二溢流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与第二箱体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与与后板相对并能将第二箱体内的液体引流到后板前距后板下落于下固定水箱中横线的左右而不能掉到主吸风板上,所述第二溢流管的一端与第二箱体连接,所述第二溢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冷却水箱相接并能将第二冷却水箱内的液体引流到第一冷却水箱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冷却水箱设有第三溢流管,所述第三溢流管的一端与第三冷却水箱连接,所述第三溢流管的出水端与第二冷却水箱相接并能将第三冷却水箱内的液体引流到第二冷却水箱内。第三冷却水箱也是净化器检修更换人孔通道。它是活动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管道净化装置包括管道、净化单元和弹性衬套,所述净化单元和弹性衬套均设置于管道内,所述净化单元和弹性衬套均设置为多个依次并交替排列,所述净化单元的外缘形状和弹性衬套的外缘形状均与管道内壁形状相吻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衬套包括弹性外环和内衬条,所述弹性外环呈环形并与管道内壁形状相吻合,所述内衬条固定于弹性外环内,所述弹性外环与内衬条之间形成过气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外环上设有缺口,所述弹性外环与管道的内壁弹性配合,所述弹性衬套在管道内采用两个为一组以缺口错位安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次净化装置安装于二次进风口一侧,所述第二风机安装于出风口一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抽风量相同、抽风风速相同且功率相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主净化装置的仓体下部设置集油水槽,并将主净化装置的下部仓体密封。在风机抽吸时,气体通过与集油水槽上侧相连的进风孔板时,能在集油水槽的上侧形成负压,带动集油水槽内的水或水与其它用于吸收净化的液体沿进风孔板向上流动与气体达到水气互切割掽撞雾化快速而充分的混合。通过水与气体的快速融合而达到很好的乳化而被水吸收净化的效果,主净化装置可以去除烟气中的大部分有害物质。可以去除气体中的有害成分和异味。通过将主净化装置、管道净化装置和二次动力净化装置串连,可最大限度地将烟气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去除干净,达到完全净化烟气的环保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收烟除雾二次动力和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收烟除雾二次动力和净化系统的主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收烟除雾二次动力和净化系统的管道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管道净化装置的弹性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弹性衬套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收烟除雾二次动力和净化系统的二次动力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收烟除雾二次动力和净化系统。参照图1~图6,收烟除雾二次动力和净化系统包括主净化装置1、管道净化装置2和二次动力净化装置3。主净化装置1用于直接吸收污染气体并进行净化,经主净化装置1净化后的污染气体输送到管道净化装置2进行二次净化,二次净化后的污染气体再输送到二次动力净化装置3进行再次净化,可保证污染气体中的污染物被完全吸收,达到优异的净化效果。主净化装置1包括机壳10和安装于机壳10内的第一风机12和主净化装置13,机壳10的下部设有主进风口101,机壳10的上端设有主净化出风口102,二次动力净化装置3包括壳体31和安装于壳体31内的第二风机32和二次净化装置33,壳体31的一端设有二次进风口311,壳体31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312,主净化出风口102与管道净化装置2的一端连接,管道净化装置2的另一端与二次进风口311连接。参照图2,主净化装置1还包括集油水槽11、进风孔板14、第一冷却水箱15、第二冷却水箱16、第三冷却水箱17和风机18,主净化装置13采用植物纤维净化器。机壳10包括后板103和侧板104,侧板104设置为两块并分别固定于后板103的两侧。集油水槽11固定机壳10的下端,进风孔板14连接于集油水槽11的上侧并呈倾斜40~50度设置。进风孔板14、第一冷却水箱15、第二冷却水箱16和第三冷却水箱17均固定于两块侧板104之间并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第一风机12设置于机壳10的上部,进风孔板14上设有多个进风孔141。后板103和侧板104为一体结构并与进风孔板14、第一冷却水箱15、第二冷却水箱16焊接连接,使整个机体的下部的各连接部位均呈密封状,抽吸的气体只能从进风孔板14进入机体内,从而可确保进风孔板14的进风速度。集油水槽11与后板103和两块侧板104可以是一体结构或分体焊接结构,均须确保仓体下部的密封。集油水槽11的下部设有放水管111,通过放水管111可将集油水槽11内部的液体排出。第一冷却水箱15包括第一箱体151、第一出水管152和第一溢流管153,第一箱体1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收烟除雾二次动力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净化装置(1)、管道净化装置(2)和二次动力净化装置(3),所述主净化装置(1)包括机壳(10)和安装于机壳(10)内的第一风机(12)和主净化装置(13),所述机壳(10)的下部设有主进风口(101),所述机壳(10)的上端设有主净化出风口(102),所述二次动力净化装置(3)包括壳体(31)和安装于壳体(31)内的第二风机(32)和二次净化装置(33),所述壳体(31)的一端设有二次进风口(311),所述壳体(31)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312),所述主净化出风口(102)与管道净化装置(2)的一端连接,所述管道净化装置(2)的另一端与二次进风口(31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收烟除雾二次动力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净化装置(1)、管道净化装置(2)和二次动力净化装置(3),所述主净化装置(1)包括机壳(10)和安装于机壳(10)内的第一风机(12)和主净化装置(13),所述机壳(10)的下部设有主进风口(101),所述机壳(10)的上端设有主净化出风口(102),所述二次动力净化装置(3)包括壳体(31)和安装于壳体(31)内的第二风机(32)和二次净化装置(33),所述壳体(31)的一端设有二次进风口(311),所述壳体(31)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312),所述主净化出风口(102)与管道净化装置(2)的一端连接,所述管道净化装置(2)的另一端与二次进风口(3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烟除雾二次动力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净化装置(1)还包括集油水槽(11)、进风孔板(14)、第一冷却水箱(15)、第二冷却水箱(16)和第三冷却水箱(17),所述机壳(10)包括后板(103)和侧板(104),侧板(104)设置为两块并分别固定于后板(103)的两侧,所述集油水槽(11)固定机壳(10)的下端,所述进风孔板(14)连接于集油水槽(11)的上侧并呈倾斜设置,所述进风孔板(14)、第一冷却水箱(15)、第二冷却水箱(16)和第三冷却水箱(17)均固定于两块侧板(104)之间并自下而上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风机(12)设置于机壳(10)的上部,所述进风孔板(14)上设有多个进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烟除雾二次动力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水箱(15)包括第一箱体(151)、第一出水管(152)和第一溢流管(153),所述第一箱体(151)与侧板(10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152)的一端与第一箱体(151)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152)的另一端与后板(103)相对并能将第一箱体(151)内的液体引流到后板(103),所述第一溢流管(153)的一端与第一箱体(151)连接,所述第一溢流管(153)的另一端与后板(103)相对并能将第一箱体(151)内的液体引流到后板(103)与主吸风口之间而不能通过主吸口滴入锅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烟除雾二次动力和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水箱(16)包括第二箱体(1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廷杨许馨予张光祥
申请(专利权)人:许廷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