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硫酸成色的分离器,涉及烧结烟气活性焦脱硫脱硝设备一体化制酸工艺技术领域,包括密闭压力罐罐体、一端与换热器冷凝酸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密闭压力罐罐体侧壁相连通的进污管、与密闭压力罐罐体底部相连通的排酸管、与密闭压力罐罐体顶部相连通的三氧化硫导出管,所述三氧化硫导出管在密闭压力罐罐体内部的部分的末端为三氧化硫入口,三氧化硫入口开口竖直向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三氧化硫和冷凝酸充分分离,有效提高浓硫酸质量,降低回收和生产成本,持续生产出质量合格的浓硫酸,避免排放出三氧化硫气体,降低了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硫酸成色的分离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烧结烟气活性焦脱硫脱硝设备一体化制酸工艺
,尤其是一种提高硫酸成色的分离器。
技术介绍
在烧结烟气活性焦脱硫脱硝设备一体化工艺中,制酸工艺为节约活性焦脱硫脱硝最后一道工序。在制酸工艺中,净化段洗涤出的二氧化硫气体经转化段形成三氧化硫气体,在干吸段吸收,生产出无色透明浓硫酸,排入成品地下槽;同时转化段的换热器所产生的冷凝酸也会同时排入成品地下槽,给好成色的浓酸造成污染。换热器温度高,冷凝酸吸收大量杂质,颜色浑浊发黑,虽然量很少,但足以给成色好的硫酸造成污染。冷凝酸排入成品地下槽的原因主要是在换热器排出冷凝酸的同时会伴随着大量白色的三氧化硫气体一起喷出,由于地下槽是密封设备,上面有连接到硫酸干燥塔的负压管道,喷出的三氧化硫气体可以被抽到干燥塔继续生成硫酸,但黑酸也会同时污染洁净的成品酸。之后,对成品酸的处理费时费力,极大增加了处理成本,如不处理成品酸颜色问题则会影响产品质量以及使用感官。同时冷凝酸的成分中确实存在一定的杂质,对较细的管就造成阻塞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硫酸成色的分离器,将三氧化硫和冷凝酸充分分离,有效提高浓硫酸质量,降低回收和生产成本,持续生产出质量合格的浓硫酸,避免排放出三氧化硫气体,降低了污染环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硫酸成色的分离器,包括密闭压力罐罐体、一端与换热器冷凝酸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密闭压力罐罐体侧壁相连通的进污管、与密闭压力罐罐体底部相连通的排酸管、与密闭压力罐罐体顶部相连通的三氧化硫导出管,所述三氧化硫导出管在密闭压力罐罐体内部的部分的末端为三氧化硫入口,三氧化硫入口开口竖直向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三氧化硫导出管在密闭压力罐罐体内部的部分为从密闭压力罐罐体顶部向下延伸再水平延伸再竖直向上延伸的“J”形。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三氧化硫导出管的水平延伸部分的底部设置有穿透三氧化硫导出管壁厚的压力平衡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与排酸管相连通的排酸注水管。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酸注水管和排酸管相连通的位置与排酸管和密闭压力罐罐体相连通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不超过密闭压力罐罐体底部最小宽度的一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浮力注水控制装置,所述浮力注水控制装置包括与排酸注水管相连通的水泵、设置在密闭压力罐罐体内部的浮力扇、连杆、与连杆末端以及水泵的开关相连接的触发装置,连杆的一端与浮力扇的尾端固定连接,连杆中间部分铰接在密闭压力罐罐体的侧壁上,连杆另一端设置在密闭压力罐罐体以外。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杆包括与浮力扇的尾端固定连接的连杆第一段、与连杆第一段固定连接的设置在密闭压力罐罐体内部的水平设置的铰接轴、与铰接轴的末端固定连接的设置在密闭压力罐罐体外的连杆第二段,连杆第一段与铰接轴相互垂直,铰接轴与连杆第二段相互垂直。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铰接轴为螺杆形结构,密闭压力罐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铰接轴形状性配合的螺杆套。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浮力扇为内部设置有空腔的扁平扇形板状结构。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专利技术将三氧化硫和冷凝酸充分分离,有效提高浓硫酸质量,降低回收和生产成本,持续生产出质量合格的浓硫酸,避免排放出三氧化硫气体,降低了污染环境。三氧化硫导出管的开口向上为烟气提供聚集的空间,使得洁净烟气被负压导走,优化了烟气和冷凝酸分离的效果。三氧化硫导出管在密闭压力罐罐体内部为“J”形,加一个弯曲,有效应对夹杂废酸滴的烟气比较重的问题,防止三氧化硫导出管上存在冷凝酸的附着并流入管道内,进一步三氧化硫和冷凝酸的优化分离效果。压力平衡孔在防止冷凝酸污染烟气的同时,防止烟气无法流入三氧化硫导出管内,提高了烟气流入的效率。排酸注水管防止冷凝酸的粘性过大导致流动性不足,有利于排出冷凝酸,提高了排酸的效率。所述排酸注水管和排酸管相连通的位置与排酸管和密闭压力罐罐体相连通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不超过密闭压力罐罐体底部最小宽度的一半,即防止了注入的水分距离冷凝酸的液面过近造成液面的不稳定进而使得冷凝酸上扬飞溅进入三氧化硫导出管的开口,又有效的冲淡了冷凝酸,便于冷凝酸的排出,防止了注水与冷凝酸的导出口距离过远而不能有效的冲淡冷凝酸。浮力注水控制装置形成自动注水的功能,防止了冷凝酸的流动不畅的现象,提高了排酸的效率。所述连杆的连杆第一段、铰接轴、连杆第二段结构有利于通过铰接轴密封,防止管体内部酸液的流出,延长了使用寿命。连杆第一段与铰接轴相互垂直,铰接轴与连杆第二段相互垂直,方便了安装和制造,降低了制造成本。所述铰接轴为螺杆形结构,提高了密封的效果,防止酸液的流出,同时增加了连杆摆动的灵活性。所述浮力扇为内部设置有空腔的扁平扇形板状结构,便于控制浮力扇的浮力防止浮力扇不能随着液面的改变而上下浮动,提高了浮力注水控制装置动作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处剖切结构示意图;其中,1、密闭压力罐罐体,2、进污管,3、排酸管,4、三氧化硫导出管,4a、压力平衡孔,4b、三氧化硫入口,5、排酸注水管,6、连杆,7、浮力扇,8、铰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提高硫酸成色的分离器,包括密闭压力罐罐体1、进污管2、排酸管3、三氧化硫导出管4、排酸注水管5、浮力注水控制装置。进污管2一端与换热器冷凝酸管道相连通,进污管2另一端与密闭压力罐罐体1侧壁相连通。排酸管3与密闭压力罐罐体1底部相连通,排酸管3的另一端与污酸池相连通,三氧化硫导出管4与密闭压力罐罐体1顶部相连通。所述三氧化硫导出管4在密闭压力罐罐体1内部的部分的末端为三氧化硫入口4b,三氧化硫入口4b开口竖直向上。所述三氧化硫导出管4在密闭压力罐罐体1内部的部分为“J”形,三氧化硫导出管4从密闭压力罐罐体1顶部向下延伸再水平延伸再竖直向上延伸。所述三氧化硫导出管4的水平延伸部分的底部设置有压力平衡孔4a,压力平衡孔4a穿透三氧化硫导出管4壁厚。排酸注水管5与排酸管3相连通,所述排酸注水管5和排酸管3相连通的位置与排酸管3和密闭压力罐罐体1相连通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不超过密闭压力罐罐体1底部最小宽度的一半。浮力注水控制装置包括水泵、浮力扇7、连杆6、触发装置。水泵与排酸注水管5相连通,浮力扇7设置在密闭压力罐罐体1内部。连杆6一端与浮力扇7的尾端固定连接,连杆6中间部分铰接在密闭压力罐罐体1的侧壁上,连杆6另一端穿过密闭压力罐罐体1的侧壁设置在密闭压力罐罐体1以外。触发装置与连杆6末端以及水泵的开关相连接,触发装置为微动的电磁开关或带杠杆的机械结构,连杆6末端的摆动会按下水泵的电路开关或关闭水泵的电路开关。所述连杆6包括连杆第一段、铰接轴8、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硫酸成色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压力罐罐体(1)、一端与换热器冷凝酸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密闭压力罐罐体(1)侧壁相连通的进污管(2)、与密闭压力罐罐体(1)底部相连通的排酸管(3)、与密闭压力罐罐体(1)顶部相连通的三氧化硫导出管(4),所述三氧化硫导出管(4)在密闭压力罐罐体(1)内部的部分的末端为三氧化硫入口(4b),三氧化硫入口(4b)开口竖直向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硫酸成色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压力罐罐体(1)、一端与换热器冷凝酸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密闭压力罐罐体(1)侧壁相连通的进污管(2)、与密闭压力罐罐体(1)底部相连通的排酸管(3)、与密闭压力罐罐体(1)顶部相连通的三氧化硫导出管(4),所述三氧化硫导出管(4)在密闭压力罐罐体(1)内部的部分的末端为三氧化硫入口(4b),三氧化硫入口(4b)开口竖直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硫酸成色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氧化硫导出管(4)在密闭压力罐罐体(1)内部的部分为从密闭压力罐罐体(1)顶部向下延伸再水平延伸再竖直向上延伸的“J”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硫酸成色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氧化硫导出管(4)的水平延伸部分的底部设置有穿透三氧化硫导出管(4)壁厚的压力平衡孔(4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硫酸成色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排酸管(3)相连通的排酸注水管(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硫酸成色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酸注水管(5)和排酸管(3)相连通的位置与排酸管(3)和密闭压力罐罐体(1)相连通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不超过密闭压力罐罐体(1)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刘娇,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