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输送水源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输送水源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利用和保护地表及地下的水资源与环境而修建的各项工程建设的总称,是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水利工程常将水源通过管道送至相应区域或设备进行使用。现今水利工程直接引用的水源往往其中含有大量的固体垃圾,会造成管道或后续设备的堵塞,现有技术中往往会在输送水源前对水源进行过滤预处理,一般直接利用固定的滤网板进行过滤作业,但是实际对输送水源过程中,往往由于被滤出的固体垃圾堆堵于滤网板上,会在长时间过滤作业后导致滤网板的堵塞,而影响实际过滤效果以及实际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用输送水源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输送水源过滤装置,包括水平放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输送水源过滤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处理筒(1),所述处理筒(1)圆周外壁的顶部一侧固定有多个沿着处理筒(1)轴心分布的进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1)圆周外壁靠近进水管(2)的一侧设置成滤网板(3),且滤网板(3)的顶端位于进水管(2)的下方,滤网板(3)的底端位于处理筒(1)底端远离进水管(2)的一侧,所述处理筒(1)圆周外壁与滤网板(3)对应的位置固定有连接罩(4),且连接罩(4)与处理筒(1)之间构成有连接腔(5),连接腔(5)的底端设置有出水管(6),所述处理筒(1)两端内壁之间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件(7),且转动件(7)的圆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输送水源过滤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处理筒(1),所述处理筒(1)圆周外壁的顶部一侧固定有多个沿着处理筒(1)轴心分布的进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1)圆周外壁靠近进水管(2)的一侧设置成滤网板(3),且滤网板(3)的顶端位于进水管(2)的下方,滤网板(3)的底端位于处理筒(1)底端远离进水管(2)的一侧,所述处理筒(1)圆周外壁与滤网板(3)对应的位置固定有连接罩(4),且连接罩(4)与处理筒(1)之间构成有连接腔(5),连接腔(5)的底端设置有出水管(6),所述处理筒(1)两端内壁之间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件(7),且转动件(7)的圆周外壁固定有环形阵列分布的隔板(8),隔板(8)远离转动件(7)的一侧外壁与处理筒(1)的内壁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输送水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筒(1)圆周外壁远离进水管(2)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出料口(9),且出料口(9)的底部内壁固定有倾斜放置的导料板(10),导料板(10)位于滤网板(3)远离进水管(2)一侧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输送水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5)两端内壁之间的底部固定有两个分隔件(11),且两个分隔件(11)均向着远离处理筒(1)的一侧倾斜向下,两个分隔件(11)的倾斜角度在270度和360度之间,连接腔(5)内通过两个分隔件(11)构成有三个腔室,腔室的底端均设置有出水管(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输送水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7)圆周外壁与隔板(8)对应的位置固定有辅助网板(12),且辅助网板(12)与对应的转动件(7)之间构成有辅助腔(13),位于靠近进水管(2)一侧的辅助腔(13)的顶部设置成辅助网板(12),位于靠近出料口(9)一侧的辅助腔(13)的顶部设置成隔板(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输送水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8)远离辅助网板(12)的一侧固定有多个...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