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脉膜附接系统和方法本申请是专利技术名称为“静脉膜附接系统和方法”、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3月24日的国际申请PCT/US2016/024068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680018351.2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用于静脉(“IV”)输送的系统和方法,通过该系统和方法可以将流体直接给送至患者。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造静脉输送系统的部件的系统和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静脉输送系统在本文中被广义地使用来描述用于将流体输送至患者的部件,以用于动脉、静脉、血管内、腹膜和/或非血管内的流体给送。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静脉输送系统将流体给送至患者体内的其它部位。
技术介绍
将流体给送至患者的血液流中的一种常见方法是通过静脉输送系统。在许多常见的实施方案中,静脉输送系统可以包括诸如液体袋的液体源、用于确定来自液体袋的流体的流速的滴注室、用于提供液体袋与患者之间的连接的管道、以及静脉接入单元,所述静脉接入单元为例如可以在患者的静脉内定位的导管。静脉输送系统还可以包括Y型连接器,其允许搭载静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造静脉输送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n通过以下步骤提供滴注单元:/n提供防干涸膜,所述防干涸膜包括多个能够渗透待输送至患者的液体的孔,其中,所述防干涸膜由构造成抵抗空气通过所述孔的亲水性材料形成,所述防干涸膜包括附接表面;/n提供附接部件;/n定位所述附接部件以抵接所述防干涸膜;和/n将所述附接部件固定到外壁以将所述防干涸膜保持在适当位置,其中所述附接表面抵接所述外壁的座,其中,所述外壁成形为至少部分地限定从液体源接收液体的滴注室。/n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26 US 62/138,718;20160323 US 15/078,7221.一种用于制造静脉输送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以下步骤提供滴注单元:
提供防干涸膜,所述防干涸膜包括多个能够渗透待输送至患者的液体的孔,其中,所述防干涸膜由构造成抵抗空气通过所述孔的亲水性材料形成,所述防干涸膜包括附接表面;
提供附接部件;
定位所述附接部件以抵接所述防干涸膜;和
将所述附接部件固定到外壁以将所述防干涸膜保持在适当位置,其中所述附接表面抵接所述外壁的座,其中,所述外壁成形为至少部分地限定从液体源接收液体的滴注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提供所述外壁;
其中,提供附接部件的步骤包括提供包括附接特征部的第二外壁;
其中,定位所述附接部件以抵接所述防干涸膜的步骤包括定位所述第二外壁,使得所述第二外壁与所述外壁协作以限定所述滴注室;
其中,将所述附接部件固定到外壁的步骤包括使所述附接特征部与所述外壁匹配,使得所述外壁和所述第二外壁抵接所述防干涸膜,以将所述防干涸膜保持在适当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附接部件的步骤包括提供第二外壁;
其中,将所述附接部件固定到外壁的步骤包括执行模制工艺,由此,在模制工艺完成时,所述外壁定位成与所述第二外壁协作以限定所述滴注室并将所述防干涸膜保持在适当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提供所述外壁;
其中,所述附接部件包括垫圈;
其中,定位所述附接部件以抵接所述防干涸膜的步骤包括定位所述垫圈使得所述防干涸膜位于所述垫圈和所述座之间;
其中,将所述附接部件固定到外壁的步骤包括以保持所述附接表面和所述座之间的接合的方式将所述垫圈固定到所述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垫圈包括具有多个锚定元件的面向膜的表面;
其中,定位所述垫圈使得所述防干涸膜位于所述垫圈和所述座之间的步骤包括使所述锚定元件突出穿过所述防干涸膜;
其中,将所述垫圈固定到所述外壁的步骤包括将每个锚定元件的远侧端部对接焊接到所述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克拉尔,K·A·马利,B·R·斯托达德,S·斯特利,J·G·霍廷,
申请(专利权)人: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