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765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制成:酸枣6‑36份、桑椹6‑36份、灵芝2‑12份、百合1‑6份、山楂2‑12份、茯苓1‑6份、陈皮1‑6份、菊花2‑12份、荷叶1‑6份,经试验证实,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可以显著降低ApoE‑/‑小鼠血脂水平并减少斑块数量,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地,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病变常累及大中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主动脉粥样硬化常无特异性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若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缺血、脑萎缩,或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肾动脉粥样硬化常引起夜尿、顽固性高血压、严重者可有肾功能不全;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表现为饱餐后腹痛、消化不良、便秘等,严重时肠壁坏死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等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严重狭窄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严重者甚至可发生坏疽。目前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和支架介入、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降脂、抗血小板、抗凝和溶栓、扩血管、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等药物,有研究报道阿司匹林、洛伐他汀、西他列汀、利格列汀、螺内酯、氯沙坦等可以抑制氧化应激、高血压、高糖等因素诱发的内皮间质转分化,这可能是其用于心血管病治疗的机制之一,但临床实践表明西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已进入瓶颈。支架介入和手术治疗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当前而且支架内栓塞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还有研究发现支架可以引起放置部位的内皮细胞发生间质转分化,这可能是支架内栓塞的原因之一。虽然科研人员正在探索基因治疗、生物可降解支架及纳米治疗等新方法,但鉴于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疾病,基因疗法的远期安全性尚待严格评估,高端设备的昂贵费用也限制了其在临床的普遍应用。虽然西医治疗方法有了很大进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世界主要死因。中医药在心血管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显示出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中医,运用中医解决当前的医疗困境。动脉硬化属中医脉络病变范畴,既往提出脉络学说核心内容——营卫理论:“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内经》)”、“营卫不通,血凝不流(《伤寒论·辨脉法》)”、“血脉相传,壅塞不通(《金匮要略》)”、“损其心者,调其营卫(《难经·十四难》)”,营卫理论揭示了脉络生理特点和脉络病变病理演变及防治规律,指出营卫分别运行于脉之内外,营卫气血运行通畅是维持脉络功能的重要条件,营卫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凝滞失于流通,进一步发展为脉络瘀阻或瘀塞不通是脉络病变的主要病理演变过程,调和营卫气血是脉络病变的主要治疗原则。中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恢复到正常平衡状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且中药治疗疾病具有副作用小的特点,目前市场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成药较多,但是效果一般,因此研制出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效的中成药,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地,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酸枣6-36份、桑椹6-36份、灵芝2-12份、百合1-6份、山楂2-12份、茯苓1-6份、陈皮1-6份、菊花2-12份、荷叶1-6份。优选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酸枣30-36份、桑椹30-36份、灵芝10-12份、百合5-6份、山楂10-12份、茯苓5-6份、陈皮5-6份、菊花10-12份、荷叶5-6份。优选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酸枣30份、桑椹30份、灵芝10份、百合5份、山楂10份、茯苓5份、陈皮5份、菊花10份、荷叶5份。优选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酸枣36份、桑椹36份、灵芝12份、百合6份、山楂12份、茯苓6份、陈皮6份、菊花12份、荷叶6份。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以下步骤制成:(1)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2)将上述净选后药材混匀,粗粉,加9倍量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60℃热测时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加乙醇静置、醇沉、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减压浓缩至60℃热测时相对密度1.02-1.06的流浸膏,干燥,即得活性成分。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剂型为胶囊剂、片剂、丸剂、口服液。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步骤制成:(1)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2)将上述净选后药材混匀,粗粉,加9倍量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60℃热测时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加乙醇静置、醇沉、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减压浓缩至60℃热测时相对密度1.02-1.06的流浸膏,备用;(3)将步骤(2)所得流浸膏中加入药学上所接收的防腐剂,调解PH值至规定范围,加水调解浓度,搅匀、静置、滤过、灌封、灭菌,即得。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物在制备预防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药物中的应用。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物在制备预防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梗死药物中的应用。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物在制备预防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外周血管病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方中,以全酸枣入药,味甘,养心阴,既广药源,又增效力;桑椹、灵芝、百合为臣药,补肝肾阴精,养阴安神,养五脏;配以山楂、茯苓、陈皮、菊花,理气调中,共助脾胃运化,滋填肾精,养心安神;荷叶为使药,引诸脏之清气上荣于脑,使髓海得充。诸药合用,补肾健脑,调和五脏功能,补中有通,心肾得养,五脏充盛,气血流畅,诸症自除,临床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配伍合理,简单易行,为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小,可供病人长期使用。通过本研究发现本专利技术药物可以有效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且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附图说明图1:各组主动脉油红O染色,从左到右依次为对照组、模型组、本专利技术药物组的图2:对照组颈动脉形态学变化HE染色图3:模型组颈动脉形态学变化HE染色图4:本专利技术药物组的颈动脉形态学变化HE染色试验例:为阐明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对动脉硬化的活性,用按实施例1方法所制得的药物(以下称本专利技术药物)进行了下列试验。1实验材料1.1实验动物健康雄性C57BL/6小鼠和ApoE-/-小鼠,6-8周龄,SPF级,购于南京大学—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许可证号:SCXK(苏)2015-0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酸枣6-36份、桑椹6-36份、灵芝2-12份、百合1-6份、山楂2-12份、茯苓1-6份、陈皮1-6份、菊花2-12份、荷叶1-6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酸枣6-36份、桑椹6-36份、灵芝2-12份、百合1-6份、山楂2-12份、茯苓1-6份、陈皮1-6份、菊花2-12份、荷叶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酸枣30-36份、桑椹30-36份、灵芝10-12份、百合5-6份、山楂10-12份、茯苓5-6份、陈皮5-6份、菊花10-12份、荷叶5-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酸枣30份、桑椹30份、灵芝10份、百合5份、山楂10份、茯苓5份、陈皮5份、菊花10份、荷叶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酸枣36份、桑椹36份、灵芝12份、百合6份、山楂12份、茯苓6份、陈皮6份、菊花12份、荷叶6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以下步骤制成:
(1)按照原料药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净选;
(2)将上述净选后药材混匀,粗粉,加9倍量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2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60℃热测时相对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以岭吴相君吴瑞贾振华李红蓉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