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正阳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工程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663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工程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装置主体,所述冷却装置主体,包括导热层、排气管道、出液置物平台、过滤网、回液口、电磁三通阀、压力控制阀、压缩机和注入液口,所述注入液口贯穿连接在压缩罐背离冷却装置主体的侧端面一侧,所述压缩机固定安装在压缩罐的底端面,所述压缩机的一端通过压力控制阀与电磁三通阀相连通,所述电磁三通阀的另一端与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出液置物平台转动连接在电磁三通阀的上端面,所述出液置物平台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导热层,且所述导热层的另一端与冷却装置主体的内壁固定相连,该发明专利技术在实现了生物工程中冷却装置温度的高精度均匀控制,并且可以实现温度的快速升降,同时还集成有液氮低温存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工程用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工程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90年代诞生了基于系统论的生物工程,即系统生物工程的概念。所谓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生物工程是分子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和能源学等各学科的结合,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医药、食品、农林、园艺、化工、冶金、采油、发酵罐新技术和新底物的环保等方面。许多现有的以微生物学为基础的工业,依靠基因工程、利用而得以改进,同时还缓解了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不久的将来,光生物反应器和生物燃料将会变为实现,像木质素纤维素这类结构复杂但能再生的底物会变成为发酵工业的原料,也很可能会为塑料工业和聚合物工业提供起始成分。可以说,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是生物工程的基础,重组DNA技术和酶固定化技术是生物工程的两个最富有特色和潜力的技术,而发酵工程与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是较为成熟和广泛应用的技术。生物工程在应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冷却装置来控制不同的环境温度,或者需要对生物进行超低温冷藏,但是现有的生物工程用冷却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诸多不足,现有的冷却装置多使用采样风冷散热对培养基或者降温样品进行降温,该方式降温不均匀,容易使得样品表面温度不一,对生物培养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现有的冷却装置也有采用水冷调节,在采样水冷调节时使用冷凝器直接对液体进行降温,在实际使用时冷凝器降温温度幅值过高,温度波动较大容易超过样品的温度范围,并且该种方式的温度调节精度较低,难以适应高精度的生物实验,同时常规的冷凝器降温方式在面对极端的降温条件时,受压缩机功率体积限制,降温速率往往难以达到需求,降温响应时延较长,并且现有的冷却装置只能在常规温度-40-160℃下进行调整,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对培养基进行超低温冷藏以降低生物活性,现有的冷藏设备难以支持,往往需要对培养细胞进行转移,在转移过程中温度变化可能会对细胞活性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工程用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物工程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装置主体,所述冷却装置主体,包括导热层、排气管道、出液置物平台、过滤网、回液口、电磁三通阀、压力控制阀、压缩机和注入液口,所述注入液口贯穿连接在压缩罐背离冷却装置主体的侧端面一侧,所述压缩机固定安装在压缩罐的底端面,所述压缩机的一端通过压力控制阀与电磁三通阀相连通,所述电磁三通阀的另一端与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出液置物平台转动连接在电磁三通阀的上端面,所述出液置物平台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导热层,且所述导热层的另一端与冷却装置主体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回液口与回液管相连通,所述排气管道贯穿连接在冷却装置主体的侧端面一侧,所述冷却装置主体的上端面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冷却装置主体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板,所述冷却装置主体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压缩罐,所述冷却装置主体的侧端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液位计,所述冷却装置主体通过进液管和回液管连通有供液装置,所述供液装置包括供液装置输液管、储液箱、冷却箱、比例调节阀、压力泵、反应釜、加热箱和供液装置主体,所述供液装置输液管固定开设在供液装置主体的上端面,所述储液箱固定开设在供液装置输液管的下端面,所述储液箱的侧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连通有加热箱和冷却箱,所述加热箱通过比例调节阀与冷却箱和反应釜相连通,所述反应釜的侧端面一侧固定安装有压力泵。优选的,所述出液置物平台包括出液平台、置物板、出液管、第一转动轴承、输液管、出液喷头和第二转动轴承,所述第一转动轴承转动连接在输液管的下端面,所述出液平台固定连接在输液管的上端面,所述出液置物平台固定连接在出液平台的侧端面,所述出液喷头固定安装在出液置物平台的侧端面,所述置物板通过第二转动轴承转动连接在出液平台的上端面中部。优选的,所述出液管共有四组,均匀对称在出液平台的侧端面,且所述出液喷头在出液置物平台的侧端面沿轴线方向倾斜°安装。优选的,所述导热层一端固定连接在置物板的上端面边缘,且所述导热层采用软性导热硅胶,所述导热层内部嵌设有细铜丝,所述细铜丝与置物板固定相连。优选的,所述密封盖板的上端面开设有透明视窗,所述透明视窗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密封盖板的下端面设有密封胶条,且所述密封胶条与密封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排气管道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固定安装在冷却装置主体的内壁。优选的,所述电磁三通阀共有两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分别于压力控制阀和进液管相连通,输出端与输液管相连通。优选的,所述进液管和回液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且所述进液管和回液管背离冷却装置主体的一端与反应釜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回液口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回流电磁阀。优选的,所述供液装置通过供液装置输液管填充有温度介质,所述温度介质为水、防冻液或者甘油中的一种,所述压缩罐的内部通过注入液口填充有液氮。(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工程用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装置通过设有导热层,导热层采用软性硅胶材质,当降温样品放置于置物板上端面时,温度介质通过进液管进入冷却装置主体的内部,在液体压力作用下导热层迅速与降温样品贴合,且导热层内部嵌设有细铜丝,铜丝与置物板相连,使得导热层的导热效率更高,且导热层对降温效果也更加均匀,避免了样品表面降温速度不同产生影响,温度介质通过输液管进入出液置物平台最终由出液喷头喷出,并且在第二转动轴承和第一转动轴承的作用下,出液平台整体会进行旋转,进而使得温度介质在冷却装置主体的内部呈螺旋形喷射,避免温度介质直接喷射在导热层表面使得降温样品表面温度不均,进一步提高装置降温效果的均匀性,降低局部温度不同对样品的影响,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冷却装置多使用采样风冷散热对培养基或者降温样品进行降温,该方式降温不均匀,容易使得样品表面温度不一,对生物培养造成一定的影响的问题。2.该装置通过设有反应釜,供液装置通过冷热液体相互冲击调配的方式实现温度介质的精准控制和快速响应,冷却箱内设有冷凝器,冷却箱通过细铜管与储液箱连通,便于冷凝器对温度介质进行降温,冷凝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使得冷却箱内部温度介质处于一个恒定低温状态,同时加热箱内设有加热铜管,使得加热箱内温度介质处于室温或者恒定的高温状态,通过调节比例调节阀调整冷却箱和加热箱内温度介质的混合比例,将高温介质和低温介质在反应釜中混合进而使得温度介质调整至合适的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工程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装置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主体(7)包括导热层(17)、排气管道(18)、出液置物平台(19)、过滤网(20)、回液口(21)、电磁三通阀(22)、压力控制阀(23)、压缩机(24)和注入液口,所述注入液口贯穿连接在压缩罐(8)背离冷却装置主体(7)的侧端面一侧,所述压缩机(24)固定安装在压缩罐(8)的底端面,所述压缩机(24)的一端通过压力控制阀(23)与电磁三通阀(22)相连通,所述电磁三通阀(22)的另一端与进液管(5)相连通,所述出液置物平台(19)转动连接在电磁三通阀(22)的上端面,所述出液置物平台(1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导热层(17),且所述导热层(17)的另一端与冷却装置主体(7)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回液口(21)与回液管(6)相连通,所述排气管道(18)贯穿连接在冷却装置主体(7)的侧端面一侧,所述冷却装置主体(7)的上端面开设有密封槽(2),所述冷却装置主体(7)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板(1),所述冷却装置主体(7)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压缩罐(8),所述冷却装置主体(7)的侧端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液位计(3),所述冷却装置主体(7)通过进液管(5)和回液管(6)连通有供液装置(4),所述供液装置(4)包括供液装置输液管(9)、储液箱(10)、冷却箱(11)、比例调节阀(12)、压力泵(13)、反应釜(14)、加热箱(15)和供液装置主体(16),所述供液装置输液管(9)固定开设在供液装置主体(16)的上端面,所述储液箱(10)固定开设在供液装置输液管(9)的下端面,所述储液箱(10)的侧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连通有加热箱(15)和冷却箱(11),所述加热箱(15)通过比例调节阀(12)与冷却箱(11)和反应釜(14)相连通,所述反应釜(14)的侧端面一侧固定安装有压力泵(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工程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装置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主体(7)包括导热层(17)、排气管道(18)、出液置物平台(19)、过滤网(20)、回液口(21)、电磁三通阀(22)、压力控制阀(23)、压缩机(24)和注入液口,所述注入液口贯穿连接在压缩罐(8)背离冷却装置主体(7)的侧端面一侧,所述压缩机(24)固定安装在压缩罐(8)的底端面,所述压缩机(24)的一端通过压力控制阀(23)与电磁三通阀(22)相连通,所述电磁三通阀(22)的另一端与进液管(5)相连通,所述出液置物平台(19)转动连接在电磁三通阀(22)的上端面,所述出液置物平台(1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导热层(17),且所述导热层(17)的另一端与冷却装置主体(7)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回液口(21)与回液管(6)相连通,所述排气管道(18)贯穿连接在冷却装置主体(7)的侧端面一侧,所述冷却装置主体(7)的上端面开设有密封槽(2),所述冷却装置主体(7)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板(1),所述冷却装置主体(7)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压缩罐(8),所述冷却装置主体(7)的侧端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液位计(3),所述冷却装置主体(7)通过进液管(5)和回液管(6)连通有供液装置(4),所述供液装置(4)包括供液装置输液管(9)、储液箱(10)、冷却箱(11)、比例调节阀(12)、压力泵(13)、反应釜(14)、加热箱(15)和供液装置主体(16),所述供液装置输液管(9)固定开设在供液装置主体(16)的上端面,所述储液箱(10)固定开设在供液装置输液管(9)的下端面,所述储液箱(10)的侧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连通有加热箱(15)和冷却箱(11),所述加热箱(15)通过比例调节阀(12)与冷却箱(11)和反应釜(14)相连通,所述反应釜(14)的侧端面一侧固定安装有压力泵(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置物平台(19)包括出液平台(26)、置物板(27)、出液管(28)、第一转动轴承(29)、输液管(30)、出液喷头(31)和第二转动轴承(32),所述第一转动轴承(29)转动连接在输液管(30)的下端面,所述出液平台(26)固定连接在输液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阳王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王正阳王建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