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灵敏度多功能测电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627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灵敏多功能电源测电笔,其测试电路是由两个晶体三极管组合的达林顿管以及限流电阻和分流电阻组成的测试放大电路,并具有第一和第二手触电极,用发光二极管作显示装置,该测电笔可测交直流电压范围为1.5~500V,具有可测电源相、地、零线、探测直流电源正极、检测导线是否导通和电容器、整流二极管是否完好等功能,测试方便、灵敏、可靠。(*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指示电压存在的电测量装置。一般由外壳、测试触头、手触电极、限流电阻和显示装置组成的测电笔,通常只能测量交流电源的电压存在与否,所测电压较高才能显示。中国技术专利公报公告了申请号为90213802.2的多功能测电器,可测量交直流电压,范围为4~250V,可测出直流电路极向,可测试带线皮的断线电路等功能,但该测电器还存在灵敏度不够高,结构较复杂,使用不够方便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普通测电笔外型结构,单触头、多电极、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的有源测电笔,使其除可作一般测电笔用,还可检验电器及电路是否通电、漏电、检测电容器及整流二极管是否完好等多种测试功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塑料笔形外壳、测试触头、发光二极管、手触电极和钮扣电池组成,测电笔中具有由两个晶体三极管(BG1和BG2)组合而成的达林顿管、限流电阻R1、分流电阻R2组成的放大测试电路,限流电阻R1的一端接到测试触头上,发光二极管D连接到达林顿管的集电极和电池的电极之间,从达林顿管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D的连接点引出第一手触电极(T1),从发光二极管和电池电极的连接点引出第二手触电极(T2)。本技术的外形为带金属笔插的笔形,测电笔的前端为测试触头,并可将金属笔插作为第一手触电极,在笔插的上方设一金属触环作为第二手触电极,将发光二极管装在测电笔的顶端作为显示装置。为使测电笔在不作测试工作时可避免耗电,将作为第一手触电极-->的金属笔插上端与发光二极管D直接连接,金属笔插的下端头则与测试电路中达林顿管的集电极以弹性压触连接,即在笔杆上相对于笔插下端头的位置开一窗口,窗口内设一导电金属片连到测试电路中达林顿管的集电极,笔插的下端头通过自身弹性与笔杆窗口内的金属片形成常通压触性连接。当测电笔不作测试工作时,将笔插挂插起来,如挂插在衣袋或其他挂插物上,笔插即与达林顿管的集电极脱离接触,而使测电笔中的测试电路电源切断。本技术灵敏度很高,可测量交直流电压范围为(1.5~500V,不但可通过电源插座,也可隔着电线外皮测出电源“火线”,当测电笔的测试触头直接触及电源的“相电位”时,只要手触笔杆,发光二极管也能发亮。本技术具有以下多种测试功能:(1)判断电源之“火线”及“地线”(或零线)。方法是:以测试触头接触“火线”或地线(或零线),手触笔插(即第一手触电极),发光二极管亮时为“火线”,发光二极管不亮时为“地线”(或零线)。(2)探测负极接地的直流电源的正极。方法是一手按地端,一手按第一手触电极,电测电笔的测试触头探测的部位使发光二极管发亮时,即为直流电源的正极。(3)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方法是一手触第二手触电极,另一手触电池的任一极,使测试触头触电池的另一极,若发光二极管亮时,测试触头触及的是电池的正极,二极管不亮时,测试触头触及的则是负极。(4)检验导线是否导通。方法是用一手触导线一端,另一手触测电笔的第二手触电极,将测试触头触导线的另一端,若发光二极管发亮,-->则导线导通,若发光二极管不亮,则导线不通。(5)检验电容器(1000pf~10μf)的好坏,方法是一手触第二手触电极,另一手按住电容器的一端,将测试触头触电容器的另一端,若发光二极管发亮一会即灭、电容器正常;若发光二极管完全不亮,电容器为断路,若发光二极管长时间亮而不灭,则电容器已严重漏电或已击穿。(6)检验整流二极管(或整流器)的好坏。方法是一手触第二手触电极,另一手按住整流二极管(或整流器)的一端,将测试触头触整流二极管或整流器的另一端,如发光二极管不亮,再将整流二极管(或整流器)两端反向测试一次,如发光二极管发亮则整流二极管(或整流器)正常。如正反两次测试发光二极管都不亮,则整流二极管(或整流器)断路,如两次测试发光二极管都亮,则整流二极管(或整流器)已击穿。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容易生产安装的优点。附图1为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窗口位置AA向的剖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测试电路线路图。以下根据附图详细叙述本技术的结构细节:如附图1所示,本测电笔在笔杆主体(2)的前端装置测试触头(1),测试电路元件装配在测试电路板(4)上,电路板的前端通过金属簧片(3)与测试触头(1)相连,电路板的后端固定一块电池顶板(7),电池顶板上放置二粒钮扣电池(8),电池(8)上端放置压力弹簧(9),在笔杆主体(2)的上部具有与笔杆主体螺纹连接的笔杆头部(12),在笔杆头部中自下至上依次装有电池电极导电片(10)、作为第一手触电极(T1)的金属笔插(6)、-->发光二极管导电片(11)、作为第二手触电极(T2)的金属触环导电片(13)、发光二极管(D)(14),电池电极导电片(10)用导线与金属触环导电片(13)相连,再连到发光二极管的一端,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则连到发光二极管导电片(11),当笔杆头部(12)与笔杆主体(2)旋接起来时,导电片(11)与笔插(6)压触相连。本测电笔测试电路(如附图3所示)的有关元件安装在测试电路板(4)上,测试电路包括由两只9013三极管组成的达林顿管,达林顿管的基极(B)和发射极(E)之间连接电阻值为10MΩ的分流电阻R2,限流电阻R1由两只电阻值都为2MΩ的电阻R1a和R1b串连而成,该限流电阻的一端接在达林顿管的基极(B),而一端(A)连到金属簧片(3)进而连到测试触头(1)。在笔杆主体中部相应于第一手触电极金属笔插(6)的下端部位开有一个窗口,窗口内设有导电金属片(5),该金属片固定在测试电路板(4)上并连接到达林顿管的集电极(C),金属笔插(6)通过自身弹力与导电金属片(5)产生压触连接(如图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塑料外壳、测试触头、发光二极管、手触电极和钮扣电池组成的有源测电笔,其特征在于具有由三极管BG↓[1]和BG↓[2]组合而成的达林顿管、限流电阻R↓[1]、分流电阻R↓[2]组成的放大测试电路,限流电阻的一端接到测试触头(1),发光二极管(D)连接在达林顿管的集电极和电池电极之间,从达林顿管的集电极引出第一手触电极(T↓[1]),从发光二极管和电池电极连接点引出第二手触电极(T↓[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塑料外壳、测试触头、发光二极管、手触电极和钮扣电池组成的有源测电笔,其特征在于具有由三极管BG1和BG2组合而成的达林顿管、限流电阻R1、分流电阻R2组成的放大测试电路,限流电阻的一端接到测试触头(1),发光二极管(D)连接在达林顿管的集电极和电池电极之间,从达林顿管的集电极引出第一手触电极(T1),从发光二极管和电池电极连接点引出第二手触电极(T2)。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测电笔,其特征在于分别以测电笔金属笔插和笔插上方的金属触环作为第一手触电极(T1)和第二手触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冠贺
申请(专利权)人:普宁县雄鹰实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