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感应灯管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具
,特别涉及一种应急感应灯管。
技术介绍
传统的LED灯管使用在车库、库房、商超、地铁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时,因环境光线暗必须使用灯具长期处于点亮状态,除了增加了不必要的能耗之外,大大降低了灯具寿命,造成二次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应急感应灯管,能够节省能耗、使用寿命较长,避免在停电及紧急状态下发生安全事故,安全性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急感应灯管,包括灯体及设置于灯体内的光源板,所述灯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光源板电连接的应急感应模块及应急感应电源,所述应急感应模块包括感应电路、电源控制电路及应急电源输出电路,所述感应电路及应急电源输出电路均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灯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端灯管堵头及右端灯管堵头,所述应急感应模块安装于所述左端灯管堵头内,所述应急感应电源安装于所述右端灯管堵头内。优选地,所述感应电路包括光传感器、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4、电阻R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感应灯管,包括灯体及设置于灯体内的光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光源板电连接的应急感应模块及应急感应电源,所述应急感应模块包括感应电路、电源控制电路及应急电源输出电路,所述感应电路及应急电源输出电路均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感应灯管,包括灯体及设置于灯体内的光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光源板电连接的应急感应模块及应急感应电源,所述应急感应模块包括感应电路、电源控制电路及应急电源输出电路,所述感应电路及应急电源输出电路均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感应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端灯管堵头及右端灯管堵头,所述应急感应模块安装于所述左端灯管堵头内,所述应急感应电源安装于所述右端灯管堵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感应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路包括光传感器、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4、电阻R17、电阻R18及电阻R24,所述电阻R18的一端与光传感器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及电阻R14的一端均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17与光传感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24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光传感器的第三引脚、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及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感应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电源输出电路包括三极管Q6、三极管Q7、电阻R21、电阻R22、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感L5、电容C10、电容C11、二极管D10、二极管D12、二极管D13及二极管D14,所述电阻R21与电阻R2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及电感L1的一端均与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及电容C10的一端均与电感L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0另一端及三极管Q7的集电极均与电感L4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及电阻R22的另一端均与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一端及电感L3的另一端均与电感L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与所述应急感应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感L5的一端与电容C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及二极管D12的阳极均与二极管D10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0的阳极与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逸风,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江戎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