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露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移动充放电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6551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转换器领域内的一种新型移动充放电连接装置,包括壳体、音响装置、插接头以及电路集成板;所述壳体为腔体结构,所述插接头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音响装置和所述电路集成板安装于所述壳体的腔体内;位于所述音响装置上方的所述壳体上设有音孔;所述音响装置和所述插接头分别与所述电路集成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扩展了移动充放电连接装置的使用功能,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受用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移动充放电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源转换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移动充放电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电池驱动的电动工具不仅是安装工人的必备的装备,也大范围的进入普通家庭,是普通家庭存储使用的装卸设备之一。电动工具通常配备一个直流电池包,现有的电池包的使用仅仅限于为电动工具提供动力,用途没有得到有效的扩展,现有技术中已出现能够将直流电池包的直流电转换成其它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车载冰箱及各种旅游、野营、医疗急救电器等的电源转换器,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现有技术中的电源转换器在功能上还较为单一,对实现电源转换器的多功能化,进一步扩展电源转换器的功能,提高产品的受用度方面还有待提高。经现有技术检索,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201830160U,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能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直流电池包电源转换器,所述的电源转换器本体形成一个能够部分的容纳所述直流电池包的容腔,在所述容腔内所述直流电池包与所述电源转换器电连接,并且所述直流电池包通过一快速连接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电源转换器本体上形成的容腔内。通过电池包部分的容置在转换器本体上形成的容腔内的这种包容的结构能够增强电池包和转换器之间的连接及支撑强度。该装置就存在上述相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移动充放电连接装置。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移动充放电连接装置,包括壳体、音响装置、插接头以及电路集成板;所述壳体为腔体结构,所述插接头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音响装置和所述电路集成板安装于所述壳体的腔体内;位于所述音响装置上方的所述壳体上设有音孔;所述音响装置和所述插接头分别与所述电路集成板电连接。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分别设有相适配卡接的卡槽和卡扣。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上包括多个所述卡槽,所述卡槽的形状为直线型、L型以及Z型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的形状相匹配。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音响装置的壳体设有外延部,所述壳体内设有承力槽,所述外延部适配连接于所述承力槽内。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对所述音响装置进行限位固定。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音响开关,所述壳体侧面内凹形成凹槽,所述音响开关位于所述凹槽内。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位于与所述凹槽相对的所述壳体的侧面。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壳体的壳体上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为锥形孔。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内设有多根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端部与所述照明装置的外壳相接触。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USB插口,所述USB插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端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扩展了移动充放电连接装置的使用功能,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受用度。2、本技术通过对壳体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方便各组件拆装的同时,实现对音响装置等组件连接的稳固性。3、本技术通过音响装置外壳结构的优化以及与壳体的连接结构的优化,进一步提高音响装置的安装固定效果。4、本技术通过对音响装置的开关按健以及相应的功能按键的安装进行优化设计,一方面保护开关按键使其不易损坏,另外提高产品的美感。5、本技术通过增设照明装置以及USB插口等,进一步扩展了充放电连接装置的使用功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正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反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显示第二壳体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显示第一壳体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音响装置的一种外壳结构示意图;图6位本技术安装有音响装置和照明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充放电连接装置,不仅具有充放电功能,还可以有线形式或无线如蓝牙连接形式进行音频播放,实现产品功能的多元化。如图1-6所示,对本技术的产品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详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新型充放电连接装置,包括壳体1、音响装置2、插接头3以及电路集成板4,壳体1是一种腔体结构,内置有多种加强结构以及连接结构,用于音响装置2、插接头3以及电路集成板4的连接固定,其中音响装置2和电路集成板4均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壳体内,插接头3与壳体1固定连接后,其插头31用于和电池包实现连接,其音响装置2和插接头3均与电路集成板4电连接。在音响装置2的顶部的壳体1的面板上开设有音孔104,音孔104用于音频的外放,其音孔104可为圆形孔、条形孔、星形孔、多边形孔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同时,其音孔104于壳体1板面上的布置可均匀成规律布置,如音孔104为圆孔时,可呈圆形多圈规律布置,或音孔104为条形孔时,平行设置等等,也可无规律分散布置。其音响装置2、插接头3以及电路集成板4与壳体1的连接固定方式可通过如下方式。在壳体1的腔体内设置有容置槽用于放置音响装置2,其容置槽可为敞口筒体结构等,其音响装置2放置于容置槽内即可;在壳体1的腔体内设有四角卡接扣或者夹持口,其电路集成板4的边沿可卡入卡接扣内或被夹持在夹持口内,以实现电路集成板4的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开设有连接部7,其连接部7为自壳体1的其中一端部向相对的另一端部延伸一定距离形成的簸箕状的凹槽结构,连接部7端部设置有缺口,其缺口用于供插接头3的端头部进入壳体1内并与壳体1内的相应结构连接,其插接头3具有插接金属片的插接段位于连接部7内,在和电池包连接时,其通过连接部7滑动推入,使得插接头3的插接金属片与电池包插接连接。实施例2本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优化实施例,主要针对壳体1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方便各组件拆装的同时,实现对音响装置等组件连接的稳固性,具体的:将壳体1的结构设计为分体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其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分别设置相适配的对接螺孔,通过螺杆螺栓等实现固定连接。其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内部结构上呈现基本对称的特点,用于实现对音响装置2、插接头3以及电路集成板4的连接固定。同时,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对接的面上分别设置相适配卡接的卡槽110和卡扣120,其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对接后,其卡扣120卡入卡槽110内,进一步增强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牢固度的同时,提高第一壳体11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移动充放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音响装置(2)、插接头(3)以及电路集成板(4);/n所述壳体(1)为腔体结构,所述插接头(3)安装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音响装置(2)和所述电路集成板(4)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腔体内;/n位于所述音响装置(2)上方的所述壳体(1)上设有音孔(104),所述音响装置(2)和所述插接头(3)分别与所述电路集成板(4)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移动充放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音响装置(2)、插接头(3)以及电路集成板(4);
所述壳体(1)为腔体结构,所述插接头(3)安装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音响装置(2)和所述电路集成板(4)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腔体内;
位于所述音响装置(2)上方的所述壳体(1)上设有音孔(104),所述音响装置(2)和所述插接头(3)分别与所述电路集成板(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移动充放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分别设有相适配卡接的卡槽(110)和卡扣(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移动充放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包括多个所述卡槽(110),所述卡槽(110)的形状为直线型、L型以及Z型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卡扣(120)与所述卡槽(110)的形状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移动充放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装置(2)的壳体设有外延部(21),所述壳体(1)内设有承力槽(105),所述外延部(21)适配连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露
申请(专利权)人:田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