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速缓存技术的协同办公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6540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9
基于高速缓存技术的协同办公系统包括协同办公装置和后台指挥中心,协同办公装置包括升降杆的顶部固定壳体、底部固定支撑架,壳体一侧与盖体一侧铰接;壳体上面固定桌面,桌面上且位于边角处开设长孔,壳体内集成有数据采集器、视频处理模块、音频处理模块、MCU、协同摄像模块、高速缓存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长孔位于协同摄像模块的正上方,协同摄像模块包括电动推杆、基座、L型固定杆和协同摄像头,电动推杆固定于壳体内的底部,电动推杆的推杆端固定有基座,基座的内侧端固定有L型固定杆,L型固定杆的竖杆朝下,L型固定杆的竖杆的底部固定协同摄像头;盖体内表面嵌设显示屏,盖体上设有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扬声器和麦克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高速缓存技术的协同办公系统
本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高速缓存技术的协同办公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野外作业和现场抢修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现场工作和后台指挥中心脱节。由于现场工作往往具有地点不确定性、流动性、突发性,技术专家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旦现场作业遇到问题和困难,只能通过电话进行沟通,现场和后台指挥中心无法进行实时的协同办公,无法实现双方间的图片、图像和文档的传真、技术文档的交流互动,达不到现场移动办公、异地协同办公的目的,因而会造成施工作业的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基于高速缓存技术的协同办公系统。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高速缓存技术的协同办公系统,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协同办公装置和后台指挥中心,所述协同办公装置包括支撑架、升降杆、壳体和盖设壳体的盖体,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有壳体,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架,所述壳体的一侧边与盖体的一侧边相铰接。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有桌面,所述桌面上且位于边角处开设有长孔,所述壳体内集成有数据采集器、视频处理模块、音频处理模块、MCU、协同摄像模块、高速缓存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视频处理模块包括视频编码器和视频解码器,所述音频处理模块包括音频编码器和音频解码器,所述长孔位于协同摄像模块的正上方,所述协同摄像模块包括电动推杆、基座、L型固定杆和协同摄像头,所述电动推杆固定于壳体内的底部,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端固定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内侧端固定有L型固定杆,且所述L型固定杆的竖杆朝下,所述L型固定杆的竖杆的底部固定有协同摄像头。所述盖体的内表面中间位置嵌设有显示屏,所述盖体的内表面顶部且位于显示屏的上方设置有前置摄像头、扬声器和麦克风,所述盖体的背部顶部设置有后置摄像头,所述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扬声器、麦克风、数据采集器、视频编码器、视频解码器、音频编码器、音频解码器、高速缓存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电动推杆、协同摄像头和显示屏均与MCU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后台指挥中心通讯连接。较佳地,所述高速缓存模块采用高速缓冲存储器。较佳地,所述MCU采用STM32FRC103RC芯片。较佳地,所述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现场和后台指挥中心能够进行实时的协同办公,实现双方间的图片、图像和文档的传真、技术文档的交流互动,从而实现现场移动办公、异地协同办公的目的,提高了施工作业的效率;而且,本技术采用高速缓存技术存储双方间传输的图像、技术资料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基于高速缓存技术的协同办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基于高速缓存技术的协同办公系统的原理框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协同摄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相反,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高速缓存技术的协同办公系统,其包括协同办公装置100和后台指挥中心200,所述协同办公装置100包括支撑三脚架1、升降杆2、壳体3和盖设壳体3的盖体4,所述升降杆2的顶部固定有壳体3,所述升降杆2的底部固定有支撑三脚架1,所述壳体3的一侧边与盖体4的一侧边相铰接。所述壳体3的上表面固定有桌面30,所述桌面30上且位于边角处开设有长孔31,所述壳体3内集成有数据采集器32、视频处理模块33、音频处理模块34、MCU35、协同摄像模块36、无线通讯模块37和高速缓存模块38。所述盖体4的内表面中间位置嵌设有显示屏40,所述盖体4的内表面顶部且位于显示屏40的上方设置有前置摄像头41、扬声器43和麦克风44,所述盖体4的背部顶部设置有后置摄像头42。所述数据采集器32、视频处理模块33、音频处理模块34、协同摄像模块36、无线通讯模块37、高速缓存模块38、显示屏40、前置摄像头41、后置摄像头42、扬声器43和麦克风44均与MCU35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37与后台指挥中心200通讯连接。其中,所述高速缓存模块39采用高速缓冲存储器,能够高速地存储双方间传输的图像、技术资料等。所述视频处理模块33包括视频编码器和视频解码器,所述音频处理模块34包括音频编码器和音频解码器。如图3所示,所述长孔31位于协同摄像模块36的正上方,所述协同摄像模块36包括电动推杆361、基座362、L型固定杆363和协同摄像头364,所述电动推杆361固定于壳体3内的底部,所述电动推杆361的推杆端固定有基座362,所述基座362的内侧端固定有L型固定杆363,且所述L型固定杆363的竖杆朝下,所述L型固定杆363的竖杆的底部固定有协同摄像头364,所述电动推杆361和协同摄像头364与MCU35电连接。所述MCU35采用STM32FRC103RC芯片,所述显示屏40为液晶显示屏。下面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工作人员在野外作业,在需要与后台指挥中心200沟通作业方案时,取出协同办公装置100,支撑三脚架1置于地面上,操作升降杆2进行升降以使得壳体3和盖体4升至合适的位置,打开盖体4,工作人员将图纸或草稿纸等放置于桌面30上。协同办公装置100上电,数据采集器32进行现场采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MCU35,MCU35通过无线通讯模块37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后台指挥中心200,同时MCU35将采集的数据存储至高速缓存模块38。在工作人员需要与后台指挥中心200视频通话时,开启前置摄像头41、麦克风44和扬声器43,这样野外作业的工作人员就可以与后台指挥中心200的技术专家等人员进行视频通话了。同时,当后台指挥中心200的专家等需要看现场的桌面30上的图纸或观看桌面30的草稿纸上进行书写演示操作时,需要开启电动推杆361和协同摄像头364,MCU35控制电动推杆361,使得电动推杆361能够将位于壳体3内部的协同摄像模块36推出长孔31。这时,协同摄像头364就能够摄像桌面上的图纸或草稿纸上的书写演示操作了,协同摄像头364将拍摄的摄像图像传输至MCU35,MCU35通过无线通讯模块38将拍摄的摄像图像传输至后台指挥中心200,同时MCU35将拍摄的摄像图像存储至高速缓存模块38。在工作人员需要将现场的一些情况通过图像的形式传输至后台指挥中心200时,开启后置摄像头42进行现场拍摄,后置摄像头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高速缓存技术的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协同办公装置和后台指挥中心,所述协同办公装置包括支撑架、升降杆、壳体和盖设壳体的盖体,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有壳体,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架,所述壳体的一侧边与盖体的一侧边相铰接;/n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有桌面,所述桌面上且位于边角处开设有长孔,所述壳体内集成有数据采集器、视频处理模块、音频处理模块、MCU、协同摄像模块、高速缓存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视频处理模块包括视频编码器和视频解码器,所述音频处理模块包括音频编码器和音频解码器,所述长孔位于协同摄像模块的正上方,所述协同摄像模块包括电动推杆、基座、L型固定杆和协同摄像头,所述电动推杆固定于壳体内的底部,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端固定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内侧端固定有L型固定杆,且所述L型固定杆的竖杆朝下,所述L型固定杆的竖杆的底部固定有协同摄像头;/n所述盖体的内表面中间位置嵌设有显示屏,所述盖体的内表面顶部且位于显示屏的上方设置有前置摄像头、扬声器和麦克风,所述盖体的背部顶部设置有后置摄像头,所述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扬声器、麦克风、数据采集器、视频编码器、视频解码器、音频编码器、音频解码器、高速缓存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电动推杆、协同摄像头和显示屏均与MCU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后台指挥中心通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速缓存技术的协同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协同办公装置和后台指挥中心,所述协同办公装置包括支撑架、升降杆、壳体和盖设壳体的盖体,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有壳体,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架,所述壳体的一侧边与盖体的一侧边相铰接;
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有桌面,所述桌面上且位于边角处开设有长孔,所述壳体内集成有数据采集器、视频处理模块、音频处理模块、MCU、协同摄像模块、高速缓存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视频处理模块包括视频编码器和视频解码器,所述音频处理模块包括音频编码器和音频解码器,所述长孔位于协同摄像模块的正上方,所述协同摄像模块包括电动推杆、基座、L型固定杆和协同摄像头,所述电动推杆固定于壳体内的底部,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端固定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内侧端固定有L型固定杆,且所述L型固定杆的竖杆朝下,所述L型固定杆的竖杆的底部固定有协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正雄罗华峰时燕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