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电路的主端处理子电路、从端处理子电路及POC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518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OC电路的主端处理子电路、POC电路的从端处理子电路及POC电路中,主端电源经依次串接的第一二极管及第一电感后接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通过串入的第一二极管就能对第一电感与主端电源的旁路电容产生的LC谐振进行抑制消除,利于主端信号的传输,来自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直流电经依次串接的第二电感及第二二极管后接入从端电源,通过串入的第二二极管就能对第二电感与从端电源的旁路电容产生的LC谐振进行抑制消除,利于从端信号的传输;从主端到从端,直流电源只额外经过了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压降较小,功耗较低;通过简单的电路结构和少量的元器件就消除了LC谐振的影响,不需要繁琐的计算和调试,电路设计难度低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OC电路的主端处理子电路、从端处理子电路及POC电路
本技术涉及供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POC电路的主端处理子电路、POC电路的从端处理子电路及POC电路。
技术介绍
在同轴电缆传输过程中,既要传输信号(包括视频信号、控制信号等),又要传输直流电源给从端供电,即将信号和供电电源复合在一起,在一根同轴电缆上传输,通常称为同轴供电(POC,PowerOverCoaxial)。这种传输方式节约了成本和施工时间,提升了产品效益。但是,目前的POC电路中仍存在许多不足:1)、在POC电路的方案一中,模拟信号通过电容接输出端(或输入端),直流电源通过并联的电感与二极管后接输出端(输入端),将模拟信号与直流电源隔开并通过输出端(或输入端)同时传输,但是由于直流电源平面有很多电容,电感和这些电容形成LC谐振,导致传输的模拟信号异常,当模拟信号频率在LC谐振频率附近时,模拟信号的幅值衰减很大,且波形变形甚至错误;2)、在POC电路的方案二中,为进一步降低模拟信号与直流电源的相互影响,在POC电路的方案一的基础上,在直流电源的输入或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OC电路的主端处理子电路,用于对POC电路的主端信号进行处理并对主端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进行发送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一电阻及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接所述主端信号,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所述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所述主端电源经依次串接的所述第一二极管及所述第一电感后接所述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感并联,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所述主端电源,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接所述第一电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OC电路的主端处理子电路,用于对POC电路的主端信号进行处理并对主端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进行发送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一电阻及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接所述主端信号,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所述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所述主端电源经依次串接的所述第一二极管及所述第一电感后接所述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感并联,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所述主端电源,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接所述第一电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OC电路的主端处理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OC电路的主端处理子电路还包括第一磁珠,所述第一磁珠串接在与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之间。


3.一种POC电路的从端处理子电路,用于对POC电路的从端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从端电源对直流电进行接收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电容、第二二极管、第二电感、第二电阻及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接所述从端信号,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贵明钱亚中秦海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