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PVC-C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45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PVC‑C管,包括包括管体和内管芯,所述管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且耐磨层的内圈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的陶瓷片层内圈设置有导电涂层,所述管体的内部表面设置有弧形板,且弧形板的上表面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且隔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隔间,所述内管芯设置于管体内部,且内管芯的内部表面设置有V型槽,所述V型槽的内部连接有梯形挡板。该新型PVC‑C管设置有陶瓷片层,陶瓷片能够减少摩擦,便于在安装电缆时减小阻力,不会损坏电缆护层,设置有导电涂层能够吸收传导和衰减电磁波,从而起到屏蔽电磁波干扰的作用,同时隔板能够为PVC‑C管提供支撑,保证了PVC‑C管的内部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PVC-C管
本技术涉及PVC-C
,具体为一种新型PVC-C管。
技术介绍
PVC-C管道系统(国外称为CPVC)高温机械强度高,适于受压场合。使用温度高达90摄氏度左右,寿命可达50年,安全简便。连接方法为冷融连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和卡箍连接。阻燃、防火、导热性低,管道热损少,安装费用低,属于绿色建材。现有的PVC-C存在安装电缆时阻力过大,对不同规格的管线进行安装时,不能进行隔离,管线之间容易相互影响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PVC-C管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PVC-C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PVC-C存在安装电缆时阻力过大,对不同规格的管线进行安装时,不能进行隔离,管线之间容易相互影响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PVC-C管,包括管体和内管芯,所述管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且耐磨层的内圈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内圈设置有金属层,且金属层的内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PVC-C管,包括管体(1)和内管芯(1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2),且耐磨层(2)的内圈设置有隔热层(3),所述隔热层(3)的内圈设置有金属层(4),且金属层(4)的内圈设置有绝缘层(5),所述绝缘层(5)的内圈设置有尼龙复合层(6),且尼龙复合层(6)的内圈设置有陶瓷片层(7),所述的陶瓷片层(7)内圈设置有导电涂层(8),所述管体(1)的内部表面设置有弧形板(12),且弧形板(12)的上表面连接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0),且隔板(9)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隔间(11),所述内管芯(13)设置于管体(1)内部,且内管芯(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PVC-C管,包括管体(1)和内管芯(1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2),且耐磨层(2)的内圈设置有隔热层(3),所述隔热层(3)的内圈设置有金属层(4),且金属层(4)的内圈设置有绝缘层(5),所述绝缘层(5)的内圈设置有尼龙复合层(6),且尼龙复合层(6)的内圈设置有陶瓷片层(7),所述的陶瓷片层(7)内圈设置有导电涂层(8),所述管体(1)的内部表面设置有弧形板(12),且弧形板(12)的上表面连接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0),且隔板(9)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隔间(11),所述内管芯(13)设置于管体(1)内部,且内管芯(13)的内部表面设置有V型槽(14),所述V型槽(14)的内部连接有梯形挡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PVC-C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片层(7)贯穿于尼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松陆欢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圣昊管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