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连接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385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导线连接器件,接线壳体内设置有安装通道,安装通道内安装有至少两组相互之间间隔设置的导线连接组件,导线连接组件包括导线卡位结构和导电板,两导线卡位结构均包括导电弹片和拨钮,拨钮旋转式安装在安装通道的端口处,拨钮的一端设置倾斜延伸部,倾斜延伸部的底端贯穿安装通道端口处的穿孔后抵触于导电弹片的上片顶面;导电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导电弹片的上片顶端部位接触;拨动拨钮后,导电弹片的上片下压下移后使得在导电弹片的上片顶端与导电板端部下侧面之间形成间隙,间隙内插入导线后拨钮复位导电弹片的上片上移进行夹紧导线。实现两股对接的连接线进行对接或拆分时较为便捷,提升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线连接器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线连接结构
,尤其是一种导线连接器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导线连接器作为接线端子使用,可适用于单股、多股、细多股等铜导线,是一种电器连接的重要连接部件,但由于现有的连接器或接线端子的结构多种多样,接线时未能达到一步到位,往往需要拆开连接器,用连接件或固定件,如螺栓,铆钉等实现导线连接在连接器上,安装和生产连接其繁琐复杂,增加接线的工序和降低接线的效率,尤其是对于需要连接软线和硬线的连接器,工序更为复杂和繁琐;而连接器接有导线时,当需要把导线从连接器上拆除,又要重新拆开连接器,十分不便。虽然,现在已有人专利技术了可一次性接线的连接器或接线端子,在连接时需要将多股连接线拧在一起再焊锡后插接在连接器或接线端子中,但是多股线拧在一起后使得线束增粗,从而在连接固定后线束很容易出现松动,容易脱线,在使用寿命上也不长,未能符合现今多元化的接线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导线连接器件。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导线连接器件,包括接线壳体,接线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线连接器件,包括接线壳体,接线壳体内设置有安装通道,其特征在于,安装通道内安装有导线连接组件,导线连接组件包括安装于安装通道两端口处的导线卡位结构和促使两导线卡位结构相互导电的导电板,两导线卡位结构均包括导电弹片和拨钮,导电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导电弹片的上片顶端部位接触,拨钮旋转式安装在安装通道的端口处,拨钮的一端设置倾斜延伸部,倾斜延伸部的底端贯穿安装通道端口处的穿孔后抵触于导电弹片的上片顶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连接器件,包括接线壳体,接线壳体内设置有安装通道,其特征在于,安装通道内安装有导线连接组件,导线连接组件包括安装于安装通道两端口处的导线卡位结构和促使两导线卡位结构相互导电的导电板,两导线卡位结构均包括导电弹片和拨钮,导电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导电弹片的上片顶端部位接触,拨钮旋转式安装在安装通道的端口处,拨钮的一端设置倾斜延伸部,倾斜延伸部的底端贯穿安装通道端口处的穿孔后抵触于导电弹片的上片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连接器件,其特征在于,拨钮的倾斜延伸部内侧设置抵触凸块,抵触凸块的底部抵触导电弹片的上片部,抵触凸块的顶端抵触于安装块的插孔下口沿,抵触凸块的顶端下方具有凹槽,拨钮提起旋转后抵触凸块下压导电弹片的上片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线连接器件,其特征在于,接线壳体包括一中间块和扣接于中间块两端的安装块,中间块上设有通道一,两安装块上均设置有通道二,且通道一与通道二相互拼合形成安装通道,通道一中部设置一隔板,且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固定导电板的定位孔,且导电板的中部卡位固定在定位孔内,且导线卡位结构安装在通道二的外侧端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线连接器件,其特征在于,中间块与安装块进行扣接的结构为:通道二内通过分割板分隔形成有至少两个导线卡位通道,各导线卡位通道内均安装导电弹片;各导线卡位通道的内侧端部位顶面左右两侧通过设置穿孔在其内侧端口顶部形成扣接板,通道一中部通过设置一隔板分别形成两腔体,隔板的侧面延伸出有至少两个定位框体,隔板上各定位框体位置处分别设置定位孔,且至少两个定位框体之间相互间隔形成插槽,其各定位框体的位置分别对应各导线卡位通道的位置;定位框体的外周侧面和底面分别与通道一的内侧壁之间存有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彬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信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