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天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能够同时满足指向性的控制和小型化的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具有指向性的车载用天线装置,已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天线装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天线装置中,配置由移动电话系统使用的两种移动电话用天线、和由车车间通信系统使用的车车间通信用天线,使得当车载天线装置搭载于车辆时从车车间通信用天线来看,移动电话用天线以及另一个移动电话用天线成为车辆前方侧。在车车间通信用天线的馈电状态下,两种移动电话用天线作为引向器工作,提高车车间通信用天线的向车辆前方侧的指向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514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构成指向性天线的情况下,通常需要引向器、发射器、反射器这三个元器件。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天线装置中,也各自以规定间隔设有作为引向器、发射器、反射器工作的三个元器件。但是,在车载用天线装置的情况下,对于配置各元器件的空间具有界限。另外,在接收GHz带的高频的天线装置的情况下,元器件为几mm的大小,元器件数量越多,设计越困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n馈电元件;/n无馈电元件,其与所述馈电元件以规定间隔相对;和/n特性控制机构,其通过在维持所述无馈电元件的位置以及物理长度的同时使该无馈电元件的电气长度变化,而控制所述馈电元件的指向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31 JP 2017-148520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馈电元件;
无馈电元件,其与所述馈电元件以规定间隔相对;和
特性控制机构,其通过在维持所述无馈电元件的位置以及物理长度的同时使该无馈电元件的电气长度变化,而控制所述馈电元件的指向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性控制机构根据所述无馈电元件的电气长度,使所述无馈电元件作为相对于所述馈电元件的引向器或者反射器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性控制机构通过变更对所述无馈电元件加载的电抗的类型或者大小,而使所述无馈电元件的电气长度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性控制机构具有:各自的一端成为接地电位的感性电抗元件以及容性电抗元件;和
将所述感性电抗元件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容性电抗元件的另一端选择性地向所述无馈电元件连接的切换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性控制机构具有:各自的一端成为接地电位的第1容性电抗元件以及第2容性电抗元件,该第2容性电抗元件具有不同于所述第1容性电抗元件的电抗;和
将所述第1容性电抗元件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2容性电抗的另一端选择性地向所述无馈电元件连接的切换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性控制机构具有可变电容元件,所述可变电容元件的一端成为接地电位,另一端与所述无馈电元件连接,且
所述特性控制机构具有使从所述可变电容元件输出的容性电抗的大小变化的控制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