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分层改善复合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371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6
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复合件,包括头部、尾部;头部由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以及底壁围成的敞口凹槽,该敞口凹槽的上部敞口端为电解液进液口,前侧壁、后侧壁对称向上一体成型有用于防止复合件向上窜动的定位板,定位板上端面与水平面相平齐;底壁与水平面相平齐,底壁与左侧壁相隔形成有头部出液口;尾部包括导流槽,导流槽上端部与头部出液口处的底壁相连通,下端部连接倾斜的漏液板,漏液板上均布多个电解液出液口,导流槽前后两侧向电池槽壁折弯形成两个侧壁,两个侧壁的顶端面与电池槽内壁相贴合,并设成导流空间;可有效防止电池在震动过程中复合件窜动,位置上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解液分层改善复合件
本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生产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复合件。
技术介绍
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失效模式之一是板栅腐蚀。板栅腐蚀是由于蓄电池电解液与板栅的化学反应造成的,电解液密度越高,化学反应越快,板栅腐蚀越严重。蓄电池在汽车上长期使用后,蓄电池单格内部电解液的密度会发生变化,低密度的电解液位于上层,高密度的电解液位于下层,导致出现电解液的分层现象。极板下部具有更高浓度的硫酸,导致极板下部比上部腐蚀快;电池的持续使用会加速极板的硫化,存在使寿命缩短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电解液分层改善器可以提高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但是现有的电解液分层改善器接液部分均为设计定位装置,在汽车在行驶中产生的颠簸晃动,会使电解液分层改善器存在向上窜动的现象,向上卫位移过大将会使电池在倾斜15°时,电解液无法进入接液部位,无法产生压力差,进而使电解液分层改善器失去混合电解液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复合件,设计简单,可有效防止电池在震动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复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液的头部(1)、用于导流的尾部(3);/n所述头部(1)由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以及底壁围成的敞口凹槽,该敞口凹槽的上部敞口端为电解液进液口,前侧壁、后侧壁对称向上一体成型有用于防止复合件向上窜动的定位板(2),定位板(2)上端面与水平面相平齐;底壁与水平面相平齐,底壁与左侧壁相隔形成有头部(1)出液口;/n所述尾部(3)包括导流槽,导流槽上端部与头部(1)出液口处的底壁相连通,下端部连接倾斜的漏液板,漏液板上均布多个电解液出液口(7),导流槽前后两侧向电池槽壁折弯形成两个侧壁,两个侧壁的顶端面与电池槽(8)内壁相贴合,并设成导流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复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液的头部(1)、用于导流的尾部(3);
所述头部(1)由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以及底壁围成的敞口凹槽,该敞口凹槽的上部敞口端为电解液进液口,前侧壁、后侧壁对称向上一体成型有用于防止复合件向上窜动的定位板(2),定位板(2)上端面与水平面相平齐;底壁与水平面相平齐,底壁与左侧壁相隔形成有头部(1)出液口;
所述尾部(3)包括导流槽,导流槽上端部与头部(1)出液口处的底壁相连通,下端部连接倾斜的漏液板,漏液板上均布多个电解液出液口(7),导流槽前后两侧向电池槽壁折弯形成两个侧壁,两个侧壁的顶端面与电池槽(8)内壁相贴合,并设成导流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分层改善复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上端面与大盖(11)封合后的下端面相隔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分层改善复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正对电池槽一侧设置有多个竖直的加强筋(6),多个加强筋(6)与导流板围成多个导流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分层改善复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前后两端对称向下一体成型有两个挡板(5),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松赵云龙周珊珊张仁银孟刚徐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