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超细干粉灭火系统专用电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6302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核电站超细干粉灭火系统专用电缆,所述核电站超细干粉灭火系统专用电缆包括线体、接地线、火线和一号绝缘层,所述线体内腔固定设置有接地线,所述接地线一侧固定设置有火线,所述火线共设置有三组,且火线均匀分布在接地线一侧,所述接地线和火线表面均包覆有一号绝缘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抗压性和阻燃性,在发生火灾时不易被点燃,从而在火灾发生时继续进行电力传输,同时可对线体进行快速的固定,使用更加的便捷,固定球对线体进行支撑,避免线体与地面接触发生触电事故,且与其他导线分隔开,具有较强的散热效果,使用更加的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站超细干粉灭火系统专用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核电站超细干粉灭火系统专用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1832年,沙俄退伍军官许林格将电报线路埋在地下,六根导线之间彼此用橡胶绝缘后同放在玻璃管内,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条地下电缆。但是,现有的核电站超细干粉灭火系统专用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线缆在使用过程中抗压性较差,且不具备阻燃效果,在发生火灾时容易被点燃,从而无法具备在火灾发生时进行供电的效果,同时不便进行固定和散热,使用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核电站超细干粉灭火系统专用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线缆在使用过程中抗压性较差,且不具备阻燃效果,在发生火灾时容易被点燃,从而无法具备在火灾发生时进行供电的效果,同时不便进行固定和散热,使用非常的不方便的问题。<b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核电站超细干粉灭火系统专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超细干粉灭火系统专用电缆包括线体(1)、接地线(101)、火线(102)和一号绝缘层(103),所述线体(1)内腔固定设置有接地线(101),所述接地线(101)一侧固定设置有火线(102),所述火线(102)共设置有三组,且火线(102)均匀分布在接地线(101)一侧,所述接地线(101)和火线(102)表面均包覆有一号绝缘层(103),所述火线(102)一侧均固定设置有抗拉线(2),且抗拉线(2)共设置有三组,所述线体(1)内腔固定填充有滑石粉(201),且滑石粉(201)对接地线(101)、火线(102)和抗拉线(2)进行包裹。/...

【技术特征摘要】
1.核电站超细干粉灭火系统专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超细干粉灭火系统专用电缆包括线体(1)、接地线(101)、火线(102)和一号绝缘层(103),所述线体(1)内腔固定设置有接地线(101),所述接地线(101)一侧固定设置有火线(102),所述火线(102)共设置有三组,且火线(102)均匀分布在接地线(101)一侧,所述接地线(101)和火线(102)表面均包覆有一号绝缘层(103),所述火线(102)一侧均固定设置有抗拉线(2),且抗拉线(2)共设置有三组,所述线体(1)内腔固定填充有滑石粉(201),且滑石粉(201)对接地线(101)、火线(102)和抗拉线(2)进行包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超细干粉灭火系统专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1)内腔固定设置有散热铝膜层(3),且散热铝膜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永拓戴光华王巧云董培虎圣大勇李桃林曹玉呈俆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