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扭转型电梯扁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29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扭转型电梯扁电缆,包括呈一排布置且轴线位于同一平面的六个线芯体和两个不锈钢丝补强绞线并共同包覆在聚氯乙烯发泡层内,四个线芯体位于中间且左右两侧分别依次间隔设置有一个线芯体和一个不锈钢丝补强绞线,线芯体包括中心部的聚氯乙烯芯材和同心绞合在聚氯乙烯芯材外部的若干绝缘线芯,绝缘线芯包括内导体及依次包覆在内导体外部的三元乙丙橡胶绝缘层、氟树脂带绕包减摩层、金属屏蔽层和PTFE绕包层,两个不锈钢丝补强绞线之间的绞向相反,相邻的线芯体之间的同心绞合方向相反,聚氯乙烯发泡层外部包覆有丁腈聚氯乙烯外护套。该电梯扁电缆能够有效降低扭矩力,消除电缆发生非预期扭曲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扭转型电梯扁电缆
本技术涉及扁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抗扭转型电梯扁电缆。
技术介绍
扁平电缆是用于移动式电气设备中,适用于频繁弯曲的场合,广泛应用于行车、发电、冶金、运输、机械、电气、矿山等恶劣环境下移动电器设备之间电器连接,各种移动动力装置的电源连接及控制信号照明灯,如快速运行集装箱吊车、起重设备,可行驶大型设备和挖掘机、地面和井下采矿等有较高机械应力的场合,如:港口起重设备、斗轮机等。扁平电缆具有易排列、柔软、弯曲不打结等特点,适用于电梯的动力控制、照明及通讯等功能。在高层建筑物中电梯使用的扁平电缆尺寸长、重量大,施加在电缆中钢绞线的张力增加,随之产生更大的扭矩,使得电缆具有发生扭曲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扭转型电梯扁电缆,有效降低扭矩力,消除电缆发生非预期扭曲的安全隐患。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抗扭转型电梯扁电缆,包括呈一排布置且轴线位于同一平面的六个线芯体和两个不锈钢丝补强绞线并共同包覆在聚氯乙烯发泡层内,所述四个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抗扭转型电梯扁电缆,其特征是:包括呈一排布置且轴线位于同一平面的六个线芯体(1)和两个不锈钢丝补强绞线(2)并共同包覆在聚氯乙烯发泡层(3)内,所述四个线芯体(1)位于中间且左右两侧分别依次间隔设置有一个所述线芯体(1)和一个所述不锈钢丝补强绞线(2),所述线芯体(1)包括中心部的聚氯乙烯芯材(4)和同心绞合在所述聚氯乙烯芯材(4)外部的若干绝缘线芯(5),所述绝缘线芯(5)包括内导体(6)及依次包覆在所述内导体(6)外部的三元乙丙橡胶绝缘层(7)、氟树脂带绕包减摩层(8)、金属屏蔽层(9)和PTFE绕包层(10),所述两个不锈钢丝补强绞线(2)之间的绞向相反,相邻的所述线芯体(1)之间的...

【技术特征摘要】
1.抗扭转型电梯扁电缆,其特征是:包括呈一排布置且轴线位于同一平面的六个线芯体(1)和两个不锈钢丝补强绞线(2)并共同包覆在聚氯乙烯发泡层(3)内,所述四个线芯体(1)位于中间且左右两侧分别依次间隔设置有一个所述线芯体(1)和一个所述不锈钢丝补强绞线(2),所述线芯体(1)包括中心部的聚氯乙烯芯材(4)和同心绞合在所述聚氯乙烯芯材(4)外部的若干绝缘线芯(5),所述绝缘线芯(5)包括内导体(6)及依次包覆在所述内导体(6)外部的三元乙丙橡胶绝缘层(7)、氟树脂带绕包减摩层(8)、金属屏蔽层(9)和PTFE绕包层(10),所述两个不锈钢丝补强绞线(2)之间的绞向相反,相邻的所述线芯体(1)之间的同心绞合方向相反,所述聚氯乙烯发泡层(3)外部包覆有丁腈聚氯乙烯外护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扭转型电梯扁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内导体(6)由若干镀锡铜单丝束绞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扭转型电梯扁电缆,其特征是: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绝缘层(7)厚度为0.5mm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兆文江平黄建卫王成旺高旭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物产中大线缆有限公司浙江元通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