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滕洪福专利>正文

万能测电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216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验电装置,尤其是由测试触头、塑料外壳及位于外壳的手触电极组成的万能测电笔,由于设有接触验电电路、近距离感应验电电路、远距离感应验电电路、灵敏度调整电路、发声发光电路、自检电路,所以可对电器设备接触验电,对线路的通断进行检验、对带电设备近、远距离感应验电,并能对感应验电的灵敏度进行调整和声、光双重显示,具有体积小、功能多、工作可靠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设备的测量。(*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万能测电笔本技术涉及验电装置,尤其是由测试触头、塑料外壳及位于外壳的手触电极组成的万能测电笔。现有测电笔一种是由测试触头、金属弹簧、限流电阻、氖灯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其不足之处是氖灯显示不明显,且只有接触验电一种功能;另一种是液晶数字显示测电笔,其不足之处是当光线强或弱时均看不见所显示的数字;另外,还有本人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测电笔”(专利号:91211565.3)和“万能测电笔”(专利号:95233962.5),这两种测电笔仍存在功能不完善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体积小、工作可靠、具有接触验电、近距离感应验电、远距离感应验电、灵敏度可调、检验线路通断、声、光双重显示的多功能测电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二极管(D1)的正极与测试触头(T)相接,负极经电阻(R1)与三极管(BG1)的基极(b)、电阻(R2)的一端相接,三极管(BG1)的发射极(e)与三极管(BG2)的基极(b)相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2)的发射极(e)、分档开关(K)的静触点(1)相接,分档开关(K)的动触点(2)按电源(E)的负极,三极管(BG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万能测电笔,由测试触头、塑料外壳及位于外壳的手触电极组成,其特征在于:二极管(D1)的正极与测试触头(T)相接,负极经电阻(R1)与三极管(BG1)的基极(b)、电阻(R2)的一端相接,三极管(BG1)的发射极(e)与三极管(BG2)的基极(b)相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2)的发射极(e)、分档开关(K)的静触点(1)相接,分档开关(K)的动触点(2)接电源(E)的负极,三极管(BG1)的集电极(c)与三极管(BG2)的集电极(c)、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相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与电源(E)的正极相接,二极管(D1)的负极经电阻(R3)与二极管(D2)的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能测电笔,由测试触头、塑料外壳及位于外壳的手触电极组成,其特征在于:二极管(D1)的正极与测试触头(T)相接,负极经电阻(R1)与三极管(BG1)的基极(b)、电阻(R2)的一端相接,三极管(BG1)的发射极(e)与三极管(BG2)的基极(b)相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2)的发射极(e)、分档开关(K)的静触点(1)相接,分档开关(K)的动触点(2)接电源(E)的负极,三极管(BG1)的集电极(c)与三极管(BG2)的集电极(c)、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相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与电源(E)的正极相接,二极管(D1)的负极经电阻(R3)与二极管(D2)的负极、集成电路(IC1)的1脚相接,二极管(D1)的正极与分档开关(K)的静触点(3)、二极管(D3)的负极相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二极管(D4)的负极相接,二极管(D4)的正极与分档开关(K)静触点(3′)、静触点(4)、集成电路(IC1)的7脚、集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洪福
申请(专利权)人:滕洪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