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免疫亲和凝胶检测装置及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611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免疫亲和凝胶检测装置及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可视化免疫亲和凝胶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柱、进液接头和样品试管;所述检测柱内从上至下设有质控层和检测层;所述检测柱的底部设有所述进液接头;当所述检测柱伸入所述样品试管内时,所述进液接头与所述样品试管的内壁接触,以使所述样品试管内的待检测溶液通过所述进液接头进入所述检测层和所述质控层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检测时,只需将检测柱插入到样品试管中,样品试管中的待检测溶液即可通过进液接头进入到检测柱中的检测层和质控层内,实现待检测溶液的快速检测。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检测时不需要借助注射器和转接口,大大的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视化免疫亲和凝胶检测装置及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免疫亲和凝胶检测柱
,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免疫亲和凝胶检测装置及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各种毒素、激素、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等物质的快速检测一般采用免疫亲和凝胶检测柱进行检测,由于其具有检测速度快、结果可视化(通过检测层的颜色深浅来判断检测结果)和检测准确率高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是,目前使用免疫亲和凝胶检测柱进行检测存在以下不足:检测便捷性差,其必须要借助注射器和转接口才能使用,即在检测时,先要将待检测溶液吸入至注射器中,然后再使用注射器连接转接口,通过转接口将注射器中的待检测溶液注入到检测柱中进行检测。一旦检测人员手中没有注射器或转接口,使得检测无法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免疫亲和凝胶检测柱所存在的在检测时必须要借助注射器和转接口,导致的使用便捷性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使用注射器,使用便捷性高的可视化免疫亲和凝胶检测装置及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r>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化免疫亲和凝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柱(1)、进液接头(2)和用于装载待检测溶液的样品试管(3);/n所述检测柱(1)内从上至下设有质控层(4)和检测层(5);/n所述检测柱(1)的底部设有所述进液接头(2);/n当所述检测柱(1)伸入所述样品试管(3)内时,所述进液接头(2)与所述样品试管(3)的内壁接触,以使所述样品试管(3)内的待检测溶液通过所述进液接头(2)进入所述检测层(5)和所述质控层(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免疫亲和凝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柱(1)、进液接头(2)和用于装载待检测溶液的样品试管(3);
所述检测柱(1)内从上至下设有质控层(4)和检测层(5);
所述检测柱(1)的底部设有所述进液接头(2);
当所述检测柱(1)伸入所述样品试管(3)内时,所述进液接头(2)与所述样品试管(3)的内壁接触,以使所述样品试管(3)内的待检测溶液通过所述进液接头(2)进入所述检测层(5)和所述质控层(4)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免疫亲和凝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柱(1)内还设有净化层(6),其中,所述净化层(6)位于所述检测层(5)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免疫亲和凝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层(6)采用活性炭、石墨化碳多炭壁纳米管或弗罗里硅藻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免疫亲和凝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质控层(4)与所述检测层(5)之间以及所述检测层(5)与所述净化层(6)之间分别设有间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免疫亲和凝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质控层(4)与所述检测层(5)之间的间隔以及所述检测层(5)与所述净化层(6)之间的间隔分别介于2~4mm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免疫亲和凝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柱(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东陈仕伟李小川张福
申请(专利权)人:南充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