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检验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6113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学检验消毒装置,包括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液体消毒室、固体消毒室和设备室,箱体的进液口下方设置固液分离板,固液分离板将核医疗废弃物固液分离后,液体混合消毒液经螺旋状的废液流道进入液体消毒室进行消毒处理,固体进入固体消毒室,经转筒脱水处理、并高温蒸汽杀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医学检验废弃物进行固液分离,分别对固体废渣和液体废液分别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使医学废弃物达到排放标准,避免造成污染,且整个消毒处理过程方便简单,医务人员投入的体力劳动较少,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检验消毒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医学检验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医院检验科每天都会产生很多的废液,这些废液中多数含有病菌,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并且还有可能造成病菌的传播,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医院检验科的废液,按照规程需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排放,为此,人们提出一种废液处理装置,如中国专利CN206940651U所公开的一种医院检验科用废液处理装置,支撑平台顶部设有废液处理箱,废液处理箱内腔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上设有呈等距分布的搅拌桨,旋转轴一侧贯穿废液处理箱一侧连接变频电机,废液处理箱顶部设有废液进口,废液进口内腔设有金属过滤网,金属过滤网下方设有活性炭过滤网,废液进口一侧设有消毒剂进口,废液处理箱底部设有排液装置,排液装置内腔顶部设有与抽拉板相配合连接的凹槽结构,排液装置内腔设有环形分布的紫外线杀菌灯,能够对废液中固体颗粒进行过滤以及吸附废液中的异味,使得废液能够与消毒液进行搅拌实现充分接触反应,消毒效果好,能够对废液进行再次杀菌消毒处理,杀菌消毒效率高,减少了环境污染,高效环保;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废液的投放以及排放难以实现自动化操作,需要人工进行,费时费力,且难以把控废液的投放和排出量,且传统的消毒药剂也能以实现均匀的喷洒,消毒效率较低,给使用带来不便。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本领域人员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医学检验消毒装置,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学检验消毒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液体消毒室、固体消毒室和设备室,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下方设置有固液分离板,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液体消毒室、固体消毒室和设备室,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下方设置有固液分离板,所述固液分离板的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接液口,所述接液口上设置有螺旋结构的废液流道,所述废液流道延伸至液体消毒室内,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消毒液箱,所述消毒液箱设置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延伸至接液口;所述固体消毒室设置于固液分离板的末端,所述固体消毒室内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漏水孔,转筒的底部设置可自由开合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一端与转筒的底板铰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转筒的侧壁;所述设备室内设置有电机和高压蒸汽装置,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转筒以驱动转筒转动,所述高压蒸汽装置通过蒸汽管与所述固体消毒室相通,所述固体消毒室的底部设置有固体出口。进一步地,所述固液分离板倾斜设置于箱体的内壁,且在固液分离板上设置有若干滴水孔。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消毒室的下端内壁交替设置有若干阻流板。进一步地,所述固体出口呈漏斗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够对医学检验废弃物进行固液分离,分别对固体废渣和液体废液分别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使医学废弃物达到排放标准,避免造成污染,且整个消毒处理过程方便简单,医务人员投入的体力劳动较少,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医学检验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体,2-液体消毒室,3-固体消毒室,4-设备室,5-进液口,6-固液分离板,7-滴水孔,8-废液流道,9-导流板,10-残渣出口,11-溢流管,12-消毒液箱,13-导液管,14-隔板,15-电机,16-高温蒸汽装置,17-主动带轮,18-蒸汽管,19-转筒,20-漏水孔,21-密封板,22-弹簧,23-从动带轮,24-固体出口,25-接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医学检验消毒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液体消毒室2、固体消毒室3和设备室4。所述箱体1的左侧顶部设置有漏斗状的进液口5,所述进液口5的下方设置有倾斜的固液分离板6,所述固液分离板6的一端与箱体1的内壁焊接,另一端向下延伸至固体分离室,在固液分离板6的表面均布有若干滴水孔7。所述固液分离板6的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接液口25,所述接液口25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螺旋状的废液流道8,所述废液流道8延伸至液体消毒室2的底部。所述液体消毒室2的下端内侧壁上焊接有若干相互交替的导流板9,通过导流板9可以阻挡残留于废液中的固体残渣,在所述液体消毒室2的底部设置有通往箱体1外侧的残渣出口10,所述残渣出口10处设置有阀门,液体消毒室2的顶部侧壁设置有溢流孔。在箱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消毒液箱12,所述消毒液箱12上设置有导液管13,所述导液管13从箱体1的外端延伸至接液口25,这样使得废液核消毒液一起进入螺旋状的废液流道8内,利用废液流道8的螺旋结构,使二者消毒液与废液充分混合,消毒充分。所述箱体1的右上方通过隔板14形成密封的设备室4,所述设备室4内设置有电机15和蒸汽装置。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主动带轮17,所述蒸汽装置上连接有蒸汽管18,所述蒸汽管18延伸至固体消毒室3。所述固体消毒室3内设置有转筒19,所述转筒19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竖直立板焊接,另一端与所述隔板14连接,所述转筒19与支撑板之间轴承连接,所述转筒19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漏水孔20,转筒19的底部设置可自由开合的密封板21,所述密封板21的一端与转筒19的底板铰接,另一端通过弹簧22与转筒19的侧壁,所述转筒19的外壁中部过盈套装有从动带轮23,所述从动带轮23与所述主动带轮17之间皮带连接,在转筒19的底部设置有与箱体1外部连通的漏斗状的固体出口2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学检验消毒装置,其工作原理过程是:首先将医学检验废弃物从进液口5处倒入箱体1内,经过固液分离板6的分离,液体从滴水孔7往下进入废液流道8,而固体则沿倾斜的固液分离板6落入转筒19内;液体和消毒液经废液流道8螺旋状结构充分混合后,进入液体消毒室2底部,然后液体自下往上的过程中,残留于液体中的残渣受阻流板的阻挡慢慢沉淀,同时开启消毒液箱12,将消毒液通入液体消毒室2与废液进行混合消毒,则上层清液从溢流孔处排出。而固体进入转筒19后,残留有部分废液,通过电机15的高速转动带动转筒19转动将废液从漏水孔20中甩出,同时,通过高温蒸汽装置16往固体消毒室3内通入高温蒸汽,对固体进行高温消毒的同时,将甩出的废液烘干,随着转筒19内固体越来越多,将密封板21往下压,密封板21绕另一侧转动打开密封板21将转筒19内的固体落入固体出口24排出箱体1外,固体排出后,密封板21在弹簧22的作用下又将转筒19底部密封,周而往复。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一种医学检验消毒装置,能够实现对医学检验废弃物的固液分离,分别对固体和液体进行消毒处理,使医疗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学检验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液体消毒室、固体消毒室和设备室,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下方设置有固液分离板,所述固液分离板的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接液口,所述接液口上设置有螺旋结构的废液流道,所述废液流道延伸至液体消毒室内,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消毒液箱,所述消毒液箱设置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延伸至接液口;/n所述固体消毒室设置于固液分离板的末端,所述固体消毒室内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漏水孔,转筒的底部设置可自由开合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一端与转筒的底板铰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转筒的侧壁;/n所述设备室内设置有电机和高压蒸汽装置,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转筒以驱动转筒转动,所述高压蒸汽装置通过蒸汽管与所述固体消毒室相通,所述固体消毒室的底部设置有固体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检验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液体消毒室、固体消毒室和设备室,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下方设置有固液分离板,所述固液分离板的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接液口,所述接液口上设置有螺旋结构的废液流道,所述废液流道延伸至液体消毒室内,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消毒液箱,所述消毒液箱设置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延伸至接液口;
所述固体消毒室设置于固液分离板的末端,所述固体消毒室内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漏水孔,转筒的底部设置可自由开合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一端与转筒的底板铰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转筒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古丽比克·木拉提师永欢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