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式喷水增湿试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055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式喷水增湿试验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下端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上端活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外表面中间的位置与箱体的上端内表面中间的位置均活动安装有第一喷头,所述箱体的前后两端内表面中间的位置均活动安装有第二喷头,所述箱体的两侧内边表面中间的位置均活动安装有第三喷头,且第一喷头、第二喷头和第三喷头之间活动安装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远离箱体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第一导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多组喷头使待增湿土样增湿均匀,可调节水流速度,增湿后的余水可计量,并可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降低成本,优化使用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式喷水增湿试验箱
本技术涉及常规土工试验中喷水增湿试验箱
,具体为一种可控式喷水增湿试验箱。
技术介绍
黄土是一种具有架空孔隙、弱胶结的特殊第四纪松散沉积物,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集中且连续分布面积最大的区域,黄土地震、滑坡、液化等地质灾害频发,因此研究原状黄土的动、静力学特性凸显必要,研究表明,黄土具有显著的水敏性,含水率对其力学性质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在室内试验中,通过对原状黄土试样进行增湿以达到设定含水率,进而开展动、静三轴试验,测试不同含水率的原状黄土试样在动力作用下的破坏强度、动弹性模量、阻尼比等动力特性指标和静力作用下的抗剪强度等指标,得到含水率对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关系,因此动、静三轴试验前的原状黄土试样增湿准备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现有的有关黄土增湿的实现方案是依据水膜转移法,即采用手动滴渗和手动喷水两种方式,在试样表面滴渗或喷水,使水分在水膜压力作用下逐渐转移,最后均匀分布于试样内部,对试样增湿以达到设定含水率,其中,手动滴渗是使用滴管吸水,在试样外表面缓慢滴入预定水量,使水分在水膜压力作用下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式喷水增湿试验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下端开设有集水槽(2),所述集水槽(2)的上部活动安装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中间的位置与箱体(1)的上端内表面中间的位置均活动安装有第一喷头(4),所述箱体(1)的前后两端内表面中间的位置均活动安装有第二喷头(5),所述箱体(1)的两侧内边表面中间的位置均活动安装有第三喷头(6),且第一喷头(4)、第二喷头(5)和第三喷头(6)之间活动安装有分流管(7),所述分流管(7)远离箱体(1)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第一导水管(8),且第一导水管(8)与出水管(10)连通,且出水管(10)的下端活动安装有水箱(11),所述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式喷水增湿试验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下端开设有集水槽(2),所述集水槽(2)的上部活动安装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中间的位置与箱体(1)的上端内表面中间的位置均活动安装有第一喷头(4),所述箱体(1)的前后两端内表面中间的位置均活动安装有第二喷头(5),所述箱体(1)的两侧内边表面中间的位置均活动安装有第三喷头(6),且第一喷头(4)、第二喷头(5)和第三喷头(6)之间活动安装有分流管(7),所述分流管(7)远离箱体(1)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第一导水管(8),且第一导水管(8)与出水管(10)连通,且出水管(10)的下端活动安装有水箱(11),所述箱体(1)的内部中间的位置活动安装有网格置物台(12),且网格置物台(12)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待增湿的土样(13),出水管(10)上设置有水流量传感器(14)和水流速传感器(15),水流量传感器(14)和水流速传感器(15)均与显示屏(907)连接,显示屏(907)显示水流量传感器(14)和水流速传感器(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谦高中南刘钊钊钟秀梅徐溶马海萍柴少峰王峻马金莲马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