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需玲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修复用土壤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604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修复用土壤取样装置,包括转动杆、卡销、第二弹簧和连接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握把,所述转动杆的内部插设有推动杆,且推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把,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插设在固定块的内部,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外壳,且保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取样头,所述保护外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转动握把实现取样,简单方便操作且不需要耗费大量的力气,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在进行取样后,通过推片的推动将取样后的土壤拿取出来,该过程操作简单,即使是力气很小的女性也可以完成取样,该装置操作简单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修复用土壤取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取样装置
,具体为一种生态修复用土壤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生态修复的顺利施行,需要生态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栽培学和环境工程等多学科的参与,对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维护涉及生态稳定性、生态可塑性及稳态转化等多种生态学理论。在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土壤的破环,现有的土壤检测装置在对土壤进行检测取样时,由于土壤的硬度较高在取样时,就十分难以操作,这样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增加了取样的难度,在进行取样时,取样的土壤容易卡和在取样装置中,不容易拿取出来,增加了取样的难度,在取样中操作十分用力,大大增大了取样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修复用土壤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取样困难十分用力和取样出的土壤不易拿取出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修复用土壤取样装置,包括转动杆(1)、卡销(17)、第二弹簧(18)和连接杆(19),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的外表面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握把(2),所述转动杆(1)的内部插设有推动杆(3),且推动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把(4),所述转动杆(1)的底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插设在固定块(6)的内部,所述固定块(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外壳(7),且保护外壳(7)的内部设置有取样头(8),所述保护外壳(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9),且底板(9)的外表面开设有脚踏板(10),所述推动杆(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1),且第一弹簧(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修复用土壤取样装置,包括转动杆(1)、卡销(17)、第二弹簧(18)和连接杆(19),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的外表面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握把(2),所述转动杆(1)的内部插设有推动杆(3),且推动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把(4),所述转动杆(1)的底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插设在固定块(6)的内部,所述固定块(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外壳(7),且保护外壳(7)的内部设置有取样头(8),所述保护外壳(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9),且底板(9)的外表面开设有脚踏板(10),所述推动杆(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11),且第一弹簧(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片(12),所述保护外壳(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5),且限位块(15)的内部插设有锹杆(14),所述锹杆(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锹把(13),所述锹杆(14)远离锹把(13)一端固定连接有锹头(16),所述底板(9)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脚踏板(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杆(20),所述底板(9)通孔内部贯穿有第三弹簧(21),所述第三弹簧(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22),且第一齿条(22)的左侧啮合有齿轮(23),所述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德红
申请(专利权)人:陈需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