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型测温四氟外包探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00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腐型测温四氟外包探杆,包括杆体、管体融合装置和两个辅助限位装置,所述杆体的表面套设有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管体融合装置处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连接处,所述管体融合装置包括模具、加热圈、电热偶和加热温控装置,所述加热圈套设在模具的表面,所述电热偶的底端贯穿至模具的内部,所述加热圈和电热偶均与加热温控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提出的防腐型测温四氟外包探杆,整根管子除融合部位,其他部位是一个整体,无任何缺陷,融合部位采用高温高压下二次结晶,能有效融合,并通过1.5万伏检测合格,能确保长时间使用,且制作长度没有任何限制,可长可短,工艺比较简单,成本小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腐型测温四氟外包探杆
本技术属于四氟外包探杆
,具体涉及防腐型测温四氟外包探杆。
技术介绍
四氟外包探杆是一种防腐型测温探杆,主要由304杆体和杆体表面的聚四氟乙烯层组成,聚四氟乙烯层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从而被运用在测温探杆上。目前市场上关于探杆外包聚四氟乙烯主要有两种工艺,一种是聚四氟乙烯薄膜通过缠绕的方式,二次烧结成型,这种工艺是就是缠绕法,最大的缺点是使用寿命短,风险系数大,杆子表面容易出现缺陷,即使电火花检测有时也会漏检,还有一种方法比较不常见,采用聚四氟乙烯粉末通过模具进行等压法制作,这种工艺主要是受限比较大,超过1米就无法操作,而且成本也很大,一般探杆外包聚四氟乙烯的厚度只要2MM,而模压的厚度至少5mm以上,杆子本身外径很小,更加不利于外加工,为此本技术提出防腐型测温四氟外包探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防腐型测温四氟外包探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关于探杆外包聚四氟乙烯主要有两种工艺,一种是聚四氟乙烯薄膜通过缠绕的方式,二次烧结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腐型测温四氟外包探杆,包括杆体(1)、管体融合装置和安装于所述杆体两端的两个辅助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表面套设有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8),所述管体融合装置位于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8)的连接处,所述管体融合装置包括模具(7)、加热圈(6)、电热偶(5)和加热温控装置(4),所述加热圈(6)套设在模具(7)的表面,所述电热偶(5)的底端贯穿至模具(7)的内部,所述加热圈(6)和电热偶(5)均与加热温控装置(4)连接,所述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8)的连接处缠绕有保护层(3),且模具(7)套设在保护层(3)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腐型测温四氟外包探杆,包括杆体(1)、管体融合装置和安装于所述杆体两端的两个辅助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表面套设有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8),所述管体融合装置位于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8)的连接处,所述管体融合装置包括模具(7)、加热圈(6)、电热偶(5)和加热温控装置(4),所述加热圈(6)套设在模具(7)的表面,所述电热偶(5)的底端贯穿至模具(7)的内部,所述加热圈(6)和电热偶(5)均与加热温控装置(4)连接,所述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8)的连接处缠绕有保护层(3),且模具(7)套设在保护层(3)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型测温四氟外包探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2)的连接端外表面设置有五度坡面,且第二管体(8)的连接端内表面设置有反五度坡面,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通过坡面配合连接并通过所述保护层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型测温四氟外包探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圈(6)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与电热偶(5)相对应的圆孔,且模具(7)的表面开设有与电热偶(5)相对应的插槽,所述电热偶(5)的底端处于插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正良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瑞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