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螺旋空气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934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螺旋空气冷却器,涉及空气冷却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螺旋管道;螺旋管道在壳体内分为左半部与右半部;壳体左端焊接固定有出气管;壳体右端焊接固定有进气管;出气管与进气管内部均放置有过滤网;壳体靠近出气管一端下侧固定有排水管,壳体上固定有多个支撑调整装置;壳体内部下侧壁贯穿固定有喷雾装置;壳体内壁与进气管内壁通过多个固定短杆焊接固定有二次冷却风罩;二次冷却风罩置于螺旋管道右半部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的进风管处安装二次冷却风罩,分两级作用于螺旋管道,在喷雾装置的共同作用,提高了冷却效果,解决了现有风冷冷却效率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螺旋空气冷却器
本技术属于空气冷却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螺旋空气冷却器。
技术介绍
空气冷却器是利用空气冷却热流体的换热器。管内的热流体通过管壁和翅片与管外空气进行换热,所用的空气通常由通风机供给。由于空气侧的传热分系数很小,故常在管外加翅片,以增加传热面积和流体湍动,减小热阻。空冷器大都采用径向翅片。但是气流直接的从进风口到出风口直线式的经过螺旋的管道,风力单次的经过带走的热量较少,螺旋管道的左端与右端需要的冷却风量也不同,在高热区域的左半部冷风单独的从螺旋管道内侧吹过冷却能力较弱,风冷冷却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螺旋空气冷却器,通过在壳体的进风管处安装二次冷却风罩,分两级作用于螺旋管道,在喷雾装置的共同作用,提高了冷却效果,解决了现有风冷冷却效率较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高效螺旋空气冷却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螺旋管道;所述螺旋管道在壳体内分为左半部与右半部;所述壳体左端焊接固定有出气管;所述壳体右端焊接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螺旋空气冷却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螺旋管道(2);所述螺旋管道(2)在壳体(1)内分为左半部与右半部;所述壳体(1)左端焊接固定有出气管(3);所述壳体(1)右端焊接固定有进气管(4);所述出气管(3)与进气管(4)内部均放置有过滤网;所述壳体(1)靠近出气管(3)一端下侧固定有排水管(5),其特征在于:/n所述壳体(1)上固定有多个支撑调整装置(6);所述壳体(1)内部下侧壁贯穿固定有喷雾装置(7);所述壳体(1)内壁与进气管(4)内壁通过多个固定短杆(101)焊接固定有二次冷却风罩(8);所述二次冷却风罩(8)置于螺旋管道(2)右半部外侧;/n所述喷雾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螺旋空气冷却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螺旋管道(2);所述螺旋管道(2)在壳体(1)内分为左半部与右半部;所述壳体(1)左端焊接固定有出气管(3);所述壳体(1)右端焊接固定有进气管(4);所述出气管(3)与进气管(4)内部均放置有过滤网;所述壳体(1)靠近出气管(3)一端下侧固定有排水管(5),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上固定有多个支撑调整装置(6);所述壳体(1)内部下侧壁贯穿固定有喷雾装置(7);所述壳体(1)内壁与进气管(4)内壁通过多个固定短杆(101)焊接固定有二次冷却风罩(8);所述二次冷却风罩(8)置于螺旋管道(2)右半部外侧;
所述喷雾装置(7)包括U形的外部套管(9)、多个超声波空气雾化喷嘴(10)、穿设在外部套管(9)内部的水管(11);所述外部套管(9)两端与壳体(1)下壁贯穿固定连接;所述外部套管(9)中部的平直部与螺旋管道(2)同轴线;所述超声波空气雾化喷嘴(10)穿过外部套管(9)与水管(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螺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整装置(6)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固定在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迪陈泽垄阚甲虎庄金钰方思源刘剑姚远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中迪空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