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智能侧送百叶风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87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智能侧送百叶风口,包括PP内限位框、PVC外框体和壳体,所述PVC外框体的内侧通过定位螺钉安装有PP内限位框,所述PP内限位框内等距离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导风叶片,所述导风叶片的外表层设置有耐污涂层,所述PVC外框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通过安装座安装有多路伺服电机控制器,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限位口及螺钉安装有散热鳍片,所述壳体内表层设置有隔热层,所述壳体内通过橡胶安装座及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外侧套设有石墨烯吸热棉块。该新型中央空调智能侧送百叶风口功能多样,操作简单,便于生产,满足了使用中的多种需求,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央空调智能侧送百叶风口
本技术涉及中央空调送风
,特别涉及一种中央空调智能侧送百叶风口。
技术介绍
中央空调风口是中央空调系统中用于送风和回风的末端设备,是一种空气分配设备。送风口将冷却或者加热后的空气送到室内,而回风口则通过空调内部风机将室内的空气吸回去,两者形成房间空气的一个周期循环,通过无限循环以上过程进行冷却或者加热房间内的空气。专利号CN201921488466.5,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送风口结构,该中央空调送风口结构有效地解决了中央空调夏天制冷时中央空调送风口边框结水珠,中央空调冬天制热热空气的有效利用率低、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该中央空调送风口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现有的中央空调送风口结构不能自动控制叶片的转动角度;2、现有的中央空调送风口结构不具有耐污的效果,不便于清洗。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央空调智能侧送百叶风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空调智能侧送百叶风口,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央空调智能侧送百叶风口,包括PP内限位框、PVC外框体和壳体,所述PVC外框体的内侧通过定位螺钉安装有PP内限位框,所述PP内限位框内等距离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导风叶片,所述导风叶片的外表层设置有耐污涂层,所述PVC外框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通过安装座安装有多路伺服电机控制器,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限位口及螺钉安装有散热鳍片,所述壳体内表层设置有隔热层,所述壳体内通过橡胶安装座及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外侧套设有石墨烯吸热棉块。进一步地,所述耐污涂层为氟化硅改性涂层,所述隔热层为玻璃纤维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PP内限位框内壁一侧,且转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进一步地,所述多路伺服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和导风叶片具体设置有多组,所述散热鳍片的吸热端位于石墨烯吸热棉块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将该设备通过螺栓安装在空调的出风口上,接通伺服电机电源,利用多路伺服电机控制器自动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动角度,从而控制导风叶片的角度,使出风角度得到控制,冬季空调制热运行时,可以使导风叶片向下倾斜,使温度较高的气流向斜下前方吹射,改善冬季空调房间上部热下部冷的垂直失调现象,将导风叶片向上倾斜,自动调节夏季制冷运行时低温气流贴附房间天花板送风至侧墙面,避免直接吹在人脸上。2.耐污涂层为氟化硅改性涂层,使导风叶片表面耐污垢,不易粘黏,易清理,隔热层为玻璃纤维材料制成,隔热效果显著,避免外部热量对内传递,散热鳍片快速将石墨烯吸热棉块吸收的热量散失出去,提高伺服电机的散热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中央空调智能侧送百叶风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中央空调智能侧送百叶风口的壳体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中央空调智能侧送百叶风口的隔热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中央空调智能侧送百叶风口的耐污涂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PP内限位框;2、PVC外框体;3、导风叶片;4、转动杆;5、壳体;6、散热鳍片;7、橡胶安装座;8、石墨烯吸热棉块;9、伺服电机;10、隔热层;11、多路伺服电机控制器;12、耐污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中央空调智能侧送百叶风口,包括PP内限位框1、PVC外框体2和壳体5,所述PVC外框体2的内侧通过定位螺钉安装有PP内限位框1,所述PP内限位框1内等距离设置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导风叶片3,所述导风叶片3的外表层设置有耐污涂层12,所述PVC外框体2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壳体5,所述壳体5的底部通过安装座安装有多路伺服电机控制器11,所述壳体5的一侧通过限位口及螺钉安装有散热鳍片6,所述壳体5内表层设置有隔热层10,所述壳体5内通过橡胶安装座7及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9,所述伺服电机9的外侧套设有石墨烯吸热棉块8。其中,所述耐污涂层12为氟化硅改性涂层,所述隔热层10为玻璃纤维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耐污涂层12为氟化硅改性涂层,使导风叶片3表面耐污垢,不易粘黏,易清理,隔热层10为玻璃纤维材料制成,隔热效果显著,避免外部热量对内传递。其中,所述转动杆4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PP内限位框1内壁一侧,且转动杆4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上。其中,所述多路伺服电机控制器11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9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利用多路伺服电机控制器11自动控制伺服电机9的转动角度,从而控制导风叶片3的角度,使出风角度得到控制。其中,所述伺服电机9和导风叶片3具体设置有多组,所述散热鳍片6的吸热端位于石墨烯吸热棉块8内。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散热鳍片6快速将石墨烯吸热棉块8吸收的热量散失出去,提高伺服电机9的散热性能。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中央空调智能侧送百叶风口,工作时,将该设备通过螺栓安装在空调的出风口上,接通伺服电机9电源,利用多路伺服电机控制器11自动控制伺服电机9的转动角度,从而控制导风叶片3的角度,使出风角度得到控制,冬季空调制热运行时,可以使导风叶片3向下倾斜,使温度较高的气流向斜下前方吹射,改善冬季空调房间上部热下部冷的垂直失调现象,将导风叶片3向上倾斜,自动调节夏季制冷运行时低温气流贴附房间天花板送风至侧墙面,避免直接吹在人脸上,耐污涂层12为氟化硅改性涂层,使导风叶片3表面耐污垢,不易粘黏,易清理,隔热层10为玻璃纤维材料制成,隔热效果显著,避免外部热量对内传递,散热鳍片6快速将石墨烯吸热棉块8吸收的热量散失出去,提高伺服电机9的散热性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央空调智能侧送百叶风口,包括PP内限位框(1)、PVC外框体(2)和壳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外框体(2)的内侧通过定位螺钉安装有PP内限位框(1),所述PP内限位框(1)内等距离设置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导风叶片(3),所述导风叶片(3)的外表层设置有耐污涂层(12),所述PVC外框体(2)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壳体(5),所述壳体(5)的底部通过安装座安装有多路伺服电机控制器(11),所述壳体(5)的一侧通过限位口及螺钉安装有散热鳍片(6),所述壳体(5)内表层设置有隔热层(10),所述壳体(5)内通过橡胶安装座(7)及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9),所述伺服电机(9)的外侧套设有石墨烯吸热棉块(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空调智能侧送百叶风口,包括PP内限位框(1)、PVC外框体(2)和壳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外框体(2)的内侧通过定位螺钉安装有PP内限位框(1),所述PP内限位框(1)内等距离设置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导风叶片(3),所述导风叶片(3)的外表层设置有耐污涂层(12),所述PVC外框体(2)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壳体(5),所述壳体(5)的底部通过安装座安装有多路伺服电机控制器(11),所述壳体(5)的一侧通过限位口及螺钉安装有散热鳍片(6),所述壳体(5)内表层设置有隔热层(10),所述壳体(5)内通过橡胶安装座(7)及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9),所述伺服电机(9)的外侧套设有石墨烯吸热棉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来王统君芦志凯刘金宁高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