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85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的盒体开设出风口;风道部件,具有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所述风道部件于所述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之间限定出风道,所述风道部件于所述风道中设有拦截结构;其中,所述风道部件与所述电控盒的盒体连接,并使所述风道入口与所述出风口对接。通过出风口和风道部件形成辅助散热的风道结构,扩展了散热气流的流通路径,大大提升了散热气流的流通量,改善了散热效果。同时,通过在风道中设置拦截结构,在不影响散热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昆虫或小型动物进入电控盒的风险,减小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外机对于电控盒散热大多是在电控盒上合适位置开百叶窗,通过这些百叶窗实现散热目的。当外机功率过大时,会在电控盒上增加风道来辅助散热,然而增加风道会提高水滴或者小型飞虫进入电控盒的风险,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其能够提升散热效果,并减少昆虫或小型动物进入的风险,降低安全隐患。第一方面,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的盒体开设出风口;风道部件,具有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所述风道部件于所述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之间限定出风道,所述风道部件于所述风道中设有拦截结构;其中,所述风道部件与所述电控盒的盒体连接,并使所述风道入口与所述出风口对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通过出风口和风道部件形成辅助散热的风道结构,扩展了散热气流的流通路径,大大提升了散热气流的流通量,改善了散热效果。同时,通过在风道中设置拦截结构,在不影响散热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昆虫或小型动物进入电控盒的风险,减小安全隐患。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盒体的后侧壁面。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部件在所述风道入口的底部位置开设漏水口。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部件在所述风道入口的底部位置开设缺口,所述风道部件在所述缺口位置与所述盒体具有间隙形成所述漏水口。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部件具有围绕所述风道入口的凸缘,所述凸缘向所述风道外侧翻折,所述凸缘与所述电控盒的盒体紧密连接。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凸缘的一端与所述电控盒的盒体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凸缘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控盒的盒体通过螺钉连接。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扣包括凸起于所述凸缘的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与所述凸缘之间限定出与所述出风口的边缘配合的卡口。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拦截结构包括若干分布在所述风道中的挡条。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部件采用阻燃材料制成。第二方面,空调室外机,包括:外壳,内部设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将所述外壳内的空间分为风轮空间和压缩机空间;风轮,设在所述风轮空间;压缩机,设在所述压缩机空间;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所述电控盒的盒体开设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压缩机空间,所述风道出口位于所述风轮空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风轮运行后,在风轮空间形成负压,该负压区域位于风道出口位置,由于负压的存在,外部冷空气在压差的作用下,流经压缩机空间、电控盒和风道部件,到达风轮空空间,并最终由风轮排出,其间,带走压缩机、电控盒的热量。结合第一方面中的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大大提升了散热气流的流通量,改善了压缩机空间的散热效果。同时,通过在风道中设置拦截结构,在不影响散热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昆虫或小型动物进入电控盒的风险,减小安全隐患。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出口朝向所述中隔板。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部件具有横向延伸段和竖向延伸段,所述横向延伸段和竖向延伸段连通,所述横向延伸段的端部形成所述风道入口,所述竖向延伸段在朝向所述中隔板的一侧开设所述风道出口。第三方面,空调器,包括第二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空调室外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其采用第二方面的空调室外机,空调器的散热效率更高,电控盒安全隐患更小。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空调室外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风道部件第一视角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风道部件第二视角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实施例风道部件第三视角示意图;图6为图5中A-A处截面图。附图标记:空调室外机100;外壳110,中隔板111,风轮空间112,压缩机空间113;风轮120;压缩机130;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140;电控盒141,出风口1411,进风口1412,底部壁面1413,侧壁面1414;风道部件142,风道入口1421,风道出口1422,拦截结构1423,漏水口1424,缺口1425,凸缘1426,螺钉孔1427,卡接结构1428,卡口1429;换热器15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其中,图2和图3给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参考方向坐标系,以下结合图2和图3所示的方向,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100,空调室外机100包括外壳110、风轮120、压缩机130和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140。其中,外壳110内部设有中隔板111,中隔板111的形状和布置方式根据空调室外机100内部的设计空间需求灵活设置,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中隔板111竖向设置在外壳110中,中隔板111的边缘与外壳110连接,中隔板111将外壳110内的空间分为风轮空间112和压缩机空间113,换言之,外壳110的内部空间通过中隔板111分隔为两个独立空间,分别为风轮空间112和压缩机空间113。参见图1,风轮120设在风轮空间112,风轮120用于在风轮空间112形成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控盒,所述电控盒的盒体开设出风口;/n风道部件,具有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所述风道部件于所述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之间限定出风道,所述风道部件于所述风道中设有拦截结构;/n其中,所述风道部件与所述电控盒的盒体连接,并使所述风道入口与所述出风口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控盒,所述电控盒的盒体开设出风口;
风道部件,具有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所述风道部件于所述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之间限定出风道,所述风道部件于所述风道中设有拦截结构;
其中,所述风道部件与所述电控盒的盒体连接,并使所述风道入口与所述出风口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盒体的后侧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件在所述风道入口的底部位置开设漏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件在所述风道入口的底部位置开设缺口,所述风道部件在所述缺口位置与所述盒体具有间隙形成所述漏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件具有围绕所述风道入口的凸缘,所述凸缘向所述风道外侧翻折,所述凸缘与所述电控盒的盒体紧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的一端与所述电控盒的盒体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凸缘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控盒的盒体通过螺钉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控盒散热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