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暖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84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暖风机,包括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壳体内设有风道组件,风道组件内设有吸风组件和发热组件;风道组件包括与壳体固连的两支撑座,支撑座上方固连支撑板,两支撑板上固连吸风组件,吸风组件下方设向后延伸的下导板,下导板后端向上弯折形成竖直导板,竖直导板上部向前弯曲形成出风导板,竖直导板和出风导板两侧固连侧导板;吸风组件上方设有上导板,上导板与竖直导板之间设有气流口,发热组件设置在气流口上方,发热组件前侧设有辅导板;吸风组件与发热组件分别电性连接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出风柔和、噪音低、使用寿命长、滤网更换方便、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暖风机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家用暖风机。
技术介绍
在市场上,可供人们选择的家用电取暖器种类繁多,暖风机是其中一种比较受欢迎的类型。暖风机属强制对流型的取暖器,主要通过吸风组件工作强制室内空气从暖风机进风口流入,气流经过机身内发热体被加热后从出风口吹出,达到取暖效果。现有的暖风机,由于使用一段时候后,发热体组件容易积攒大量灰尘,容易造成发热体组件内部局部过热产生安全事故,同时也降低了发热体组件与风交换的热效率,排出风的温度大大降低,影响正常使用。同时,现有吸风组件工作产生的噪音较大,影响人们的正常休息及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家用暖风机,该暖风机出风柔和、噪音低、使用寿命长、过滤板更换方便、使用安全可靠。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家用暖风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前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设有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内设有吸风组件和发热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包括与壳体固连的两支撑座,每个所述支撑座上方固连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上固连吸风组件,所述吸风组件下方设向后延伸的下导板,所述下导板后端向上弯折形成竖直导板,所述竖直导板上部向前弯曲形成出风导板,所述竖直导板和出风导板两侧固连侧导板;所述吸风组件上方设有上导板,所述下导板与上导板之间形成进风通道口,所述上导板与竖直导板之间设有气流口,所述发热组件设置在气流口上方,所述发热组件前侧设有辅导板,所述出风导板与辅导板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口;所述吸风组件与发热组件分别电性连接控制器。上述的家用暖风机,其中,所述吸风组件包括固定在两支撑板之间的贯流风扇,所述支撑板外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贯流风扇。上述的家用暖风机,其中,所述进风口与贯流风扇之间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两水平设置的滑槽和过滤板,两所述滑槽固连在进风口内侧上下两端,所述过滤板滑动连接在两滑槽间,所述过滤板上设有滤网,所述壳体侧壁设有与过滤板适配的滑移口,所述过滤板一端伸出所述滑移口。上述的家用暖风机,其中,所述进风通道口与进风口通道口相对,所述出风通道口与出风口相对。上述的家用暖风机,其中,所述侧导板与竖直导板垂直。上述的家用暖风机,其中,所述下导板与竖直导板连接处为弧状。上述的家用暖风机,其中,所述辅导板为向前弯曲的弧状板,所述辅导板两端分别与侧导板固定连接。上述的家用暖风机,其中,所述上导板、下导板、竖直导板、出风导板、侧导板、辅导板的外侧均贴覆有吸音棉。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技术通过风道组件中的下导板与竖直导板连接的弧状过渡,以及出风导板与辅导板均为弧状结构,使暖风机排出的热风柔和,降低了噪音,提高了人们是使用的舒适度。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动连接的过滤板,提高了暖风机使用的效率和安全性,过滤板安装拆卸方便,提高了清洗过滤板的便捷性。本技术通过在风道组件的外侧贴覆吸音棉,更进一步降低了暖风机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正向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示,1、壳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13、控制器;2、风道组件;21、支撑座;22、支撑板;23、下导板;24、竖直导板;25、出风导板;26、侧导板;27、上导板;28、辅导板;3、吸风组件;31、贯流风扇;32、电机;4、发热组件;5、进风通道口;6、气流口;7、出风通道口;8、过滤装置;81、滑槽;82、过滤板;9、滑移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实施例:一种家用暖风机,包括壳体1,壳体1前侧分别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壳体1内设有风道组件2,风道组件2内设有吸风组件3和发热组件4;风道组件2包括与壳体1固连的两支撑座21,每个支撑座21上方固连支撑板22,两支撑板22上固连吸风组件3,吸风组件3下方设向后延伸的下导板23,下导板23后端向上弯折形成竖直导板24,竖直导板24上部向前弯曲形成出风导板25,竖直导板24和出风导板25两侧固连侧导板26;吸风组件3上方设有上导板27,下导板23与上导板27之间形成进风通道口5,上导板27与竖直导板24之间设有气流口6,发热组件4设置在气流口6上方,发热组件4前侧设有辅导板28,出风导板25与辅导板28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口7;吸风组件3与发热组件4分别电性连接控制器13。本实施例中,吸风组件3包括固定在两支撑板22之间的贯流风扇31,支撑板22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2,电机32的输出轴连接贯流风扇31。控制器13控制电机32转动带动贯流风扇31转动,从而将壳体1外侧的风从进风口11处吸入进风通道口5。在另一实施例中,进风口11与贯流风扇31之间设有过滤装置8,过滤装置8包括两水平设置的滑槽81和竖直设置的过滤板82,两滑槽81固连在进风口11内侧上下两端,竖直的过滤板82滑动连接在两滑槽81支间,在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与过滤板82适配的滑移口9,过滤板82一端伸出滑移口9,当需要清洗或更换过滤板82时,可以拉动伸出滑移口9的过滤板82,将整个过滤板82从壳体1内侧取出。过滤板82上设有滤网,滤网可以滤除较大粒径的灰尘,防止较大粒径的灰尘吸附在发热组件4上,如发热组件4吸附有较多灰尘后,容易造成发热组件4的过热导致安全事故;发热组件4吸附有较多灰尘后,还会降低发热组件4的热效率,造成暖风机排出的热风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人们的正常使用。通过在壳体1侧壁上设置滑移口9,当暖风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可以从滑移口9将过滤板82滑移取出,将过滤板82清洁后再从滑移口9将过滤板82推入滑槽81内。这大大方便了过滤板82的拆装,使清洗或更换过滤板82更加方便快捷。为了使风道的畅通,进风通道口5与进风口11通道相对,出风通道口7与出风口12相对。在另一实施中,侧导板26与竖直导板24垂直。为了减小风阻,降低噪音,本实施例中的下导板23与竖直导板24连接处为弧状。在另一实施例中,辅导板28为向前弯曲的弧状板,辅导板28两端分别与侧导板26固定连接。辅导板28与出风导板25均为向前弯曲的弧形,可以减小出风阻力,降低暖风机的噪音。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暖风机工作时的噪音,在上导板27、下导板23、竖直导板24、出风导板25、侧导板26、辅导板28的外侧均贴覆有吸音棉。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通过控制器13控制电机32和发热组件4工作,电机32带动贯流风扇31转动,将壳体1外的风经进风口11、过滤板82、进风通道口5进入风道组件2内,吸入的风再经气流口6向上流经发热组件4,流经发热组件4的风被加热形成热风,热风在贯流风扇31产生的风压下向上流向出风通道口7并从出风口12排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暖风机,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设有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内设有吸风组件和发热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包括与壳体固连的两支撑座,每个所述支撑座上方固连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上固连吸风组件,所述吸风组件下方设向后延伸的下导板,所述下导板后端向上弯折形成竖直导板,所述竖直导板上部向前弯曲形成出风导板,所述竖直导板和出风导板两侧固连侧导板;所述吸风组件上方设有上导板,所述下导板与上导板之间形成进风通道口,所述上导板与竖直导板之间设有气流口,所述发热组件设置在气流口上方,所述发热组件前侧设有辅导板,所述出风导板与辅导板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口;所述吸风组件与发热组件分别电性连接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暖风机,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设有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内设有吸风组件和发热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包括与壳体固连的两支撑座,每个所述支撑座上方固连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上固连吸风组件,所述吸风组件下方设向后延伸的下导板,所述下导板后端向上弯折形成竖直导板,所述竖直导板上部向前弯曲形成出风导板,所述竖直导板和出风导板两侧固连侧导板;所述吸风组件上方设有上导板,所述下导板与上导板之间形成进风通道口,所述上导板与竖直导板之间设有气流口,所述发热组件设置在气流口上方,所述发热组件前侧设有辅导板,所述出风导板与辅导板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口;所述吸风组件与发热组件分别电性连接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组件包括固定在两支撑板之间的贯流风扇,所述支撑板外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贯流风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暖风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胜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暖的电热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