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家居用多功能型灯光照明设备,平板灯主体的两个对应侧面之间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一侧末端下方的平板灯主体外壁上贯穿设置有筒体,且筒体固定连接在平板灯主体上,筒体内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网,筒体外侧末端上通过固定板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平行于第一转轴设置,第二转轴的内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风扇,第一转轴的另一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刮板,刮板下方的平板灯主体上固定安装有与之对应的第二防尘网,且刮板内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毛刷,毛刷的刷毛与第二防尘网相接触,平板灯主体外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尘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居用多功能型灯光照明设备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用多功能型灯光照明设备。
技术介绍
智能家居是在物联网的影响之下物联化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网络家电以及三表抄送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窗帘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现有的智能家居中会使用大量的LED平板灯进行照明,但是由于平板灯为了散热开有散热孔,这就导致灰尘容易进入平板灯内,后期清理起来十分的麻烦,如果将散热孔开的很小以防止灰尘进入,会使得平板灯内的热空气流通不畅,这就导致平板灯的散热效果不佳,影响平板灯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防尘散热效果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家居用多功能型灯光照明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智能家居用多功能型灯光照明设备,包括平板灯主体,所述平板灯主体的底部通过若干螺钉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散光板,所述平板灯主体的两个对应侧面之间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侧末端下方的平板灯主体外壁上贯穿设置有筒体,且所述筒体固定连接在平板灯主体上,所述筒体内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网,所述筒体外侧末端上通过固定板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且所述第二转轴平行于第一转轴设置,所述第二转轴的内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下方的平板灯主体上固定安装有与之对应的第二防尘网,且所述刮板内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毛刷,所述毛刷的刷毛与第二防尘网相接触,所述平板灯主体外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均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电动机,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末端轴连接有电动机的输出轴,且所述电动机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在平板灯主体外壁上,所述电动机与平板灯主体之间的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外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优选的,所述平板灯主体的两个对应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罩住驱动机构和刮板的罩体,所述罩体上开有若干散热孔。优选的,所述罩体内部表面覆盖有消音材料。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家居用多功能型灯光照明设备,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驱动机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筒体、刮板、风扇等,利用驱动机构同时驱动两个转轴旋转,第一转轴旋转时带动刮板上的毛刷不断的将第二防尘网上的灰尘扫落,避免灰尘堵塞防尘网,第二转轴旋转时带动风扇旋转,从而将平板灯主体内部的热空气快速的排出,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灰尘进入平板灯罩体内,还可以有效的促进平板灯的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家居用多功能型灯光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家居用多功能型灯光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家居用多功能型灯光照明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的B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的C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家居用多功能型灯光照明设备的罩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图中:平板灯主体1、安装板2、散光板3、第一转轴5、固定架6、第一齿轮7、筒体8、固定板9、第二转轴10、第二齿轮11、风扇12、第一防尘网13、刮板14、毛刷15、电动机16、第二防尘网17、罩体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6,一种智能家居用多功能型灯光照明设备,包括平板灯主体1,其特征在于,平板灯主体1的底部通过若干螺钉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散光板3,平板灯主体1的两个对应侧面之间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一侧末端下方的平板灯主体1外壁上贯穿设置有筒体8,且筒体8固定连接在平板灯主体1上,筒体8内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网13,筒体8外侧末端上通过固定板9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0,且第二转轴10平行于第一转轴5设置,第二转轴10的内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风扇12,第一转轴5的另一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刮板14,刮板14下方的平板灯主体1上固定安装有与之对应的第二防尘网17,且刮板14内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毛刷15,毛刷15的刷毛与第二防尘网17相接触,平板灯主体1外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10均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架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11、电动机16,第一转轴5的一侧末端轴连接有电动机16的输出轴,且电动机16通过固定架6固定安装在平板灯主体1外壁上,电动机16与平板灯主体1之间的第一转轴5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7,第二转轴10外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齿轮7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1。利用一个电动机16同时驱动两个转轴旋转,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安装内置有无线控制模块的电动机16,从为可以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对电动机16的开启关闭进行控制。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平板灯主体1通过螺栓固定在天花板上,并接通电源,在日常使用时,利用驱动机构同时驱动两个转轴旋转,第一转轴5旋转时带动刮板14上的毛刷15不断的将第二防尘网17上的灰尘扫落,避免灰尘堵塞防尘网,第二转轴10旋转时带动风扇12旋转,从而将平板灯主体1内部的热空气快速的排出,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灰尘进入平板灯罩体内,还可以有效的促进平板灯的散热.实施例2参照图7,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平板灯主体1的两个对应侧面上均固定安装有罩住驱动机构和刮板14的罩体18,罩体18上开有若干散热孔。罩体18内部表面覆盖有消音材料。利用罩体18将驱动机构以及刮板等罩住,从而提高平板灯整体的美观度,同时开设的散热孔不影响平板灯的散热,覆盖的消音材料可以有效减少驱动机构等发出的噪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家居用多功能型灯光照明设备,包括平板灯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灯主体(1)的底部通过若干螺钉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散光板(3),所述平板灯主体(1)的两个对应侧面之间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一侧末端下方的平板灯主体(1)外壁上贯穿设置有筒体(8),且所述筒体(8)固定连接在平板灯主体(1)上,所述筒体(8)内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网(13),所述筒体(8)外侧末端上通过固定板(9)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0),且所述第二转轴(10)平行于第一转轴(5)设置,所述第二转轴(10)的内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风扇(12),所述第一转轴(5)的另一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刮板(14),所述刮板(14)下方的平板灯主体(1)上固定安装有与之对应的第二防尘网(17),且所述刮板(14)内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毛刷(15),所述毛刷(15)的刷毛与第二防尘网(17)相接触,所述平板灯主体(1)外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10)均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居用多功能型灯光照明设备,包括平板灯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灯主体(1)的底部通过若干螺钉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散光板(3),所述平板灯主体(1)的两个对应侧面之间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一侧末端下方的平板灯主体(1)外壁上贯穿设置有筒体(8),且所述筒体(8)固定连接在平板灯主体(1)上,所述筒体(8)内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网(13),所述筒体(8)外侧末端上通过固定板(9)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0),且所述第二转轴(10)平行于第一转轴(5)设置,所述第二转轴(10)的内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风扇(12),所述第一转轴(5)的另一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刮板(14),所述刮板(14)下方的平板灯主体(1)上固定安装有与之对应的第二防尘网(17),且所述刮板(14)内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毛刷(15),所述毛刷(15)的刷毛与第二防尘网(17)相接触,所述平板灯主体(1)外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何显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