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红映专利>正文

一种涵道式能源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559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回收领域,公开了一种涵道式能源回收装置,包括叶轮、第一转子与外定子,叶轮设置于第一转子内侧且与第一转子相连,外定子设置于第一转子外侧,第一转子与外定子之间形成一环形空腔,空腔内设有减速部件,减速部件包括永磁铁,减速部件通过第一转子、外定子固定于空腔内,外定子的内侧设有硅钢片与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缠绕于硅钢片上,当外部动力推动叶轮转动带动第一转子转动,第一转子转动带动减速部件上的永磁铁转动与硅钢片上的电磁线圈做相对切割运动产生电能,将外部动力能源进行回收产生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涵道式能源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能源回收领域,特别提供一种涵道式能源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现如今能源问题越来越严重,资源有限、使用低效,节能降耗是解决能源资源不足的一个有效途径。现代发达的一个表现是交通便利,但传统机动车上使用的发电机是依靠发动机驱动发电的,这一方面增加了油耗与废气的排放,另一方面,分流了机动车发动机动力,不仅不环保且损耗机动车动力。随着新能源发电设备的日益增多,用于新能源供给的供电设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将其动力通过能源回收装置产生电能,将外部动力能源进行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涵道式能源回收装置,可以通过回收外界流体动能转换为电能进行存储或使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涵道式能源回收装置,包括叶轮、第一转子与外定子,所述叶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子内侧且与所述第一转子相连,所述外定子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子外侧,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外定子之间形成一环形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减速部件,所述减速部件包括永磁铁,所述减速部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涵道式能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第一转子与外定子,所述叶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子内侧且与所述第一转子相连,所述外定子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子外侧,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外定子之间形成一环形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减速部件,所述减速部件包括永磁铁,所述减速部件通过所述第一转子、所述外定子固定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外定子的内侧环形设有硅钢片,所述硅钢片上缠绕有电磁线圈,当所述叶轮转动带动第一转子转动,所述第一转子转动带动所述减速部件的永磁铁转动与所述硅钢片上的电磁线圈做相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涵道式能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第一转子与外定子,所述叶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子内侧且与所述第一转子相连,所述外定子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子外侧,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外定子之间形成一环形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减速部件,所述减速部件包括永磁铁,所述减速部件通过所述第一转子、所述外定子固定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外定子的内侧环形设有硅钢片,所述硅钢片上缠绕有电磁线圈,当所述叶轮转动带动第一转子转动,所述第一转子转动带动所述减速部件的永磁铁转动与所述硅钢片上的电磁线圈做相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道式能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部件还包括第二减速转子、轴、轴承与胶圈,所述第二减速转子上设有若干轴孔与若干永磁铁,所述轴穿过所述轴孔,所述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胶圈相连,所述胶圈由第一胶圈和第二胶圈组成,所述第一胶圈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胶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红映
申请(专利权)人:姚红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