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水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564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水工具,包括:第一注水短节和第二注水短节,第一注水短节的一端用于与浮式防砂帽的注水孔密封连接,第一注水短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第二注水短节的一端用于与注水管线密封连接,第二注水短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形成卡合结构,第一注水短节和第二注水短节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第一注水短节和第二注水短节分别先与防砂帽注水孔和注水管线密封连接,然后第一注水短节和第二注水短节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连接,实现了在甲板提前灌水的操作,节约了大量钻台时效,消除了水溢流到钻台上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水工具
本技术涉及石油钻井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注水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国际上使用较多的主流尾管悬挂器均配备了浮式防砂帽系统,此系统能够与回接筒形成密封,尾管悬挂器入井前在回接筒内灌满清水,浮式防砂帽会漂浮在回接筒顶部,平衡回接筒内外压力,能够有效避免沉砂及水泥等固相颗粒进入回接筒。将尾管送入到位后,送入工具与尾管悬挂器顺利脱离,提供了一个清洁、安全的操作空间。以往在使用浮式防砂帽系统尾管悬挂器的作业中,由于不能提前在甲板灌水,每次只能在钻台上,尾管悬挂器下井之前才能对其回接筒进行灌水,占用钻台时间很长,每口井灌水时间接近80分钟。在这期间有可能造成套管粘卡,导致套管无法下入到设定深度,严重影响作业进度。并且灌水过程进气太多且不能有效排气,如果回接筒内留存空气太多,还会导致尾管悬挂器下入过程中浮式防砂帽下沉,使防砂帽顶部堆积大量沉砂及岩屑,造成后续送入工具与尾管悬挂器脱开困难甚至无法脱开的重大工程事故。另外,防砂帽注水孔口径太小,使用水管直接对其注水时,不能有效密封,会有很多水会溢流到钻台上,引起操作人员脚下打滑,存在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水工具,用于向浮式防砂帽系统尾管悬挂器的回接筒注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注水短节和第二注水短节,所述第一注水短节的一端用于与浮式防砂帽的注水孔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注水短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二注水短节的一端用于与注水管线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注水短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形成卡合结构,所述第一注水短节和第二注水短节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水工具,用于向浮式防砂帽系统尾管悬挂器的回接筒注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注水短节和第二注水短节,所述第一注水短节的一端用于与浮式防砂帽的注水孔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注水短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二注水短节的一端用于与注水管线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注水短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形成卡合结构,所述第一注水短节和第二注水短节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为设置在第一注水短节端部的空心插轴,所述第二连接机构为设置在第二注水短节端部的插套,所述空心插轴卡设在插套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插轴的外壁上设置环形卡槽,所述第二连接机构还包括拉杆,所述插套的外壁上设置铰接座,所述拉杆通过穿过铰接座上铰接孔的铰接轴与插套铰接,所述插套上设置开孔,所述拉杆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为卡合端,所述拉杆的卡合端穿过开口与环形卡槽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水工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黄伟侯海欧于明武尚磊谢雄武冯克满房恩楼刘玉杰李成孙立诰李伟吴利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