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荣煌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内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538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内开门,包括门框、至少一个活页连接于门框的门扇,所述门扇正面面向室外,所述门扇背面面向室内,所述门框内侧为阶梯结构形成第一阶梯部,所述第一阶梯部沿室外方向上向内侧凸起形成至少两个台阶;所述门扇上设有与第一阶梯部对应的第二阶梯部,所述第二阶梯部位于门扇与门框的交接处,所述第二阶梯部沿室内方向上向外侧凸起形成两个台阶,所述门框正面与所述门扇正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门体技术领域,通过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的设置,使得所述门框正面与所述门扇正面平齐,使得门体更加美观,解决了门扇位于室外的一面和门框位于室外的一面难以保持一个平面,门体挡风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内开门
本技术涉及门体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内开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内开门,门框上通常设有一用于限位门扇的挡边,当门扇关闭时,挡边起了限位的作用,从而使得门扇位于室外的一面和门框位于室外的一面难以保持一个平面,从室外看门体,使得门体与门扇之间具有凹凸感,影响美观。内开门,从室外看门体,难以做到使得门体与门框、墙体看上去一体成型,形成隐形门。通常内开门活页机构设于靠近室内的门框一侧,通常门扇与门体保持平齐,若是在墙体较厚的情况,门体与门框凹凸感越强,影响美观。即使门框与门扇之间采用密封条,通常门框与门扇之间也会存在缝隙,风直接从门框与门扇之间的缝隙吹入室内,门体挡风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内开门。其解决了门扇位于室外的一面和门框位于室外的一面难以保持一个平面,门体挡风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内开门,包括门框、至少一个活页连接于门框的门扇,所述门扇正面面向室外,所述门扇背面面向室内,所述门框内侧为阶梯结构形成第一阶梯部,所述第一阶梯部沿室外方向上向内侧凸起形成至少两个台阶;所述门扇上设有与第一阶梯部对应的第二阶梯部,所述第二阶梯部位于门扇与门框的交接处,所述第二阶梯部沿室内方向上向外侧凸起形成两个台阶,所述门框正面与所述门扇正面平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阶梯部上沿垂直方向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插槽,所述插槽内分别插设一缓冲条,所门扇关闭时,所述缓冲条抵靠于第二阶梯部。所述缓冲条包括设于插槽内的卡置部、与卡置部一体成型的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内沿垂直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长孔,门扇关闭时,所述缓冲部抵靠于第二阶梯部。所述长孔为三角形状。所述第一阶梯部与所述第二阶梯部分别为三级台阶,所述门扇内设有门锁,所述门锁的自由端可伸缩地穿设于第一阶梯部上三级阶梯的中部台阶。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的设置,使得所述门框正面与所述门扇正面平齐,从室外看门体,使得门体与门框看上去一体成型,也可使得门扇、门框、墙体看上去一体成型,形成隐形门,使得门体更加美观;有些场所需要门体、门框、墙体位于室内室外均平齐一致,即使在墙体较厚的情况,也可采用较厚的门体,使得室内室外的门框与门扇平齐,此时,只需将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采用较多的台阶,防止门扇开关时卡置于门框;且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的配合使用,风从缝隙中进入室内经过阶梯状需多次改变方向,减小风速,较少进入室内的风,具有阻挡风的作用,使得进入屋内的风较少且较缓和;进一步的,缓冲条具有缓震的作用,缓冲门扇与门框的碰撞,且具有一定密封的作用;进一步的,门锁的自由端可伸缩地穿设于第一阶梯部上三级阶梯的中部台阶,这种结构可防撬,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的剖视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B-B的剖视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C的放大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的内开门,包括门框1、一个活页连接于门框1的门扇2,门扇2正面面向室外,门扇2背面面向室内,门框1内侧为阶梯结构形成第一阶梯部11,第一阶梯部11沿室外方向上向内侧凸起形成三个台阶;门扇2上设有与第一阶梯部11对应的第二阶梯部21,第二阶梯部21位于门扇2与门框1的交接处,第二阶梯部21沿室内方向上向外侧凸起形成三个台阶,门框1正面与门扇2正面平齐。第一阶梯部11上沿垂直方向上分别设有一个插槽12,插槽12内分别插设一缓冲条3,所门扇2关闭时,缓冲条3抵靠于第二阶梯部21。缓冲条3包括设于插槽12内的卡置部31、与卡置部31一体成型的缓冲部32,缓冲部32内沿垂直方向上设有三个长孔321,长孔321为三角形状,门扇2关闭时,缓冲部32抵靠于第二阶梯部21,门扇2内设有门锁4,门锁4的自由端可伸缩地穿设于第一阶梯部11上三级阶梯的中部台阶。上述长孔321的数量可为一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具体根据情况设置,上述长孔321可为三角形、矩形、圆形或其他形状,当长孔321为三角形时,三角形稳定性好,上部受到压力变形后易恢复,不容易发生形变。上述第一阶梯部11和上述第二阶梯部21的台阶数量可分别为两个、三个、四个甚至更多,具体根据情况设置。上述门扇2可为两个,分别活页连接于门框1的两侧,此时,门框1设有两个插槽12和两个缓冲条3,每个缓冲条3分别对应一个门扇2。本技术的工作方式是:门扇2关闭时,从室外看门体,可使得门框1、门扇2、墙体平齐,看上去一体成型,形成隐形门,使得门体更加美观,且门扇2关闭过程中,缓冲条3不仅具有缓冲的作用,且缓冲条3具有密封挡风的作用;有些场所需要门扇2、门框1、墙体位于室内室外均平齐一致,即使在墙体较厚的情况,也可采用较厚的门扇2,使得室内室外的门框1与门扇2平齐,此时,只需将第一阶梯部11和第二阶梯部21采用较多的台阶,防止门扇2开关时卡置于门框1。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内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至少一个活页连接于门框的门扇,所述门扇正面面向室外,所述门扇背面面向室内,所述门框内侧为阶梯结构形成第一阶梯部,所述第一阶梯部沿室外方向上向内侧凸起形成至少两个台阶;所述门扇上设有与第一阶梯部对应的第二阶梯部,所述第二阶梯部位于门扇与门框的交接处,所述第二阶梯部沿室内方向上向外侧凸起形成两个台阶,所述门框正面与所述门扇正面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内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至少一个活页连接于门框的门扇,所述门扇正面面向室外,所述门扇背面面向室内,所述门框内侧为阶梯结构形成第一阶梯部,所述第一阶梯部沿室外方向上向内侧凸起形成至少两个台阶;所述门扇上设有与第一阶梯部对应的第二阶梯部,所述第二阶梯部位于门扇与门框的交接处,所述第二阶梯部沿室内方向上向外侧凸起形成两个台阶,所述门框正面与所述门扇正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内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部上沿垂直方向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插槽,所述插槽内分别插设一缓冲条,所门扇关闭时,所述缓冲条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煌
申请(专利权)人:黄荣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